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自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116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丙烯
  • 11篇丙烯腈
  • 8篇神经行为
  • 5篇乙醇
  • 4篇神经行为功能
  • 3篇鼠脑
  • 3篇染毒
  • 3篇大鼠脑
  • 2篇单胺
  • 2篇单胺类
  • 2篇低剂量
  • 2篇递质
  • 2篇毒物
  • 2篇性疾病
  • 2篇氧化性应激
  • 2篇医学教育
  • 2篇应激
  • 2篇职业卫生
  • 2篇神经毒
  • 2篇生化

机构

  • 25篇复旦大学
  • 6篇江苏大学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镇江市疾病预...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5篇陈自强
  • 16篇陆荣柱
  • 15篇金复生
  • 5篇项翠琴
  • 5篇孙忠欢
  • 4篇傅慰祖
  • 4篇梁友信
  • 4篇范卫
  • 3篇薛寿征
  • 3篇汪根盛
  • 3篇沈贻谔
  • 3篇蒋学之
  • 3篇金锡鹏
  • 3篇傅华
  • 3篇夏昭林
  • 3篇王卫群
  • 2篇金泰廙
  • 2篇王苏华
  • 2篇陆培廉
  • 2篇李枫

传媒

  • 4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职业卫生与应...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劳动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2003年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10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醇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探讨乙醇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将 3组大鼠分别用蒸馏水 ,2 5 %和 5 0 %的乙醇溶液灌胃染毒 ,在评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同时 ,测定了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和巯基化合物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胆碱脂酶 (AChE)活性 ,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海马中强啡肽A(DynA)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2 5 %、5 0 %乙醇染毒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 (P <0 .0 5 ) ,SOD活性降低 (P <0 .0 5 )。 2 5 %乙醇组强啡肽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2 ) ,且海马中强啡肽A含量与水迷宫测试中的正确反应时间及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相关。结论 :乙醇引起大鼠学习能力的下降可能是通过海马中强啡肽A含量的改变来介导的。乙醇可影响脑中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 ,此与DynA含量变化可能有关。
汪根盛陈自强傅慰祖梁友信项翠琴
关键词:乙醇学习记忆功能胆碱脂酶强啡肽A神经机制
乙醇对大鼠神经行为及相关酶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乙醇对大鼠神经行为效应及脑组织中相关酶的影响。 [方法 ]体重 160g左右的雄性SD大鼠2 5只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为 9、8、8只 ,分别以 0 % (对照组 )、2 5 64 % (低剂量组 )、5 1 2 8% (高剂量组 )乙醇溶液 (浓度以V/V表示 )按 1 0ml/10 0g体重一次性灌胃染毒。 3 0min后 ,进行自发活动、转棒实验和方位水迷宫测试。在染毒 1h后 ,断头处死 ,取血测血中乙醇浓度 (BAC) ,取脑组织测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巯基化合物 ( SH )和胆碱酯酶活性。 [结果 ]高剂量组自发活动中的行走次数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 ;转棒测试 ,高、低剂量组在棒上停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水迷宫试验学习次数 ,在染毒前对照组明显高于染毒组 ,而在染毒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且上述改变与BAC相关显著。高剂量组SOD活性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丙二醛、巯基水平及胆碱酯酶活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乙醇可降低大鼠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肌肉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 。
项翠琴陈自强傅慰祖
关键词:乙醇神经行为相关酶巯基化合物胆碱酯酶丙二醛
职业卫生50年(2)被引量:2
2001年
8职业卫生国际交流 1980年卫生部职业卫生考察组在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参观交流时,与有关部门拟订了在中国北京、上海成立两个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的计划,并先后于1983年和1984年成立.上海中心按照合作项目,每四年再确认一次,现已完成了四次.交流项目有:
顾学箕金泰廙傅华陈自强梁友信王簃兰陆培廉叶葶葶薛寿征蒋学之沈贻谔李枫夏昭林金锡鹏
关键词:职业卫生卫生保健医学教育
丙烯腈染毒大鼠脑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对神经特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丙烯腈(Acrylonitrile AN)所致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神经特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综合评价经饮水染毒大鼠3个月后所致大鼠病理改变及对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微丝(NF)的影响。结果低剂量染毒大鼠皮层和海马区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排列紊乱,且高剂量染毒组还可见血管扩张和出血,但未见明显的神经元坏死迹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显示GFAP表达增加;NF表达减少,排列密集,且有串珠样改变。结论胶质细胞增生及NF改变为AN所致神经损害的病理学特征。
陆荣柱王苏华邢光伟陈自强金复生胡锡琪韩方岸
关键词:丙烯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微丝
驾驶员驾驶事故重要危险因素:酒后驾车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探讨驾驶员驾驶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市711名各类驾驶员做了全面调查 ,并进行事故原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逐步判别分析。结果驾驶前饮酒、驾驶过程中吸烟、驾驶过程中打手机、驾照类型、嗜睡和易发怒均为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结论交通安全部门应针对上述因素 ,特别是酒后驾车 。
汪根盛陈自强傅慰祖项翠琴
关键词:交通事故
为劳动者健康和医学教育改革奋斗终生——纪念顾学箕教授诞辰100周年
2010年
顾学箕教授与辛亥革命同龄,1911年8月出生于我国江南水乡-原江苏省青浦县.1938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自从跨进医学殿堂,顾学箕就坚定地传承老院长颜福庆博士的从医理念,"为人群服务、为劳苦大众服务",永不懈怠、从未考虑个人得失.
王移兰金泰虞傅华夏昭林周志俊薛寿征金锡鹏梁友信蒋学之陆其明任道凤龚梓初陈自强胡景虎沈贻谔何永华金克峙
关键词:医学教育改革劳动者健康辛亥革命学士学位颜福庆
职业接触丙烯腈对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选取某腈纶厂 15 0 4名丙烯腈作业工人 (1998年670名 ,2 0 0 0年 834名 )作为接触组 ,以条件相当的不接触任何毒物的 442名高校职工作为对照组 ,分析接触丙烯腈对职业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提示丙烯腈作业工人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报告率高于对照组 ,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金复生孙忠欢陆荣柱周元陵王卫群陈自强
关键词:丙烯腈流行病学
尿硫氰酸盐水平与丙烯腈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关系的初探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丙烯腈接触工人尿硫氰酸盐浓度 (USCN)与神经行为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评价丙烯腈接触人群神经行为特征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石化公司腈纶事业部 42名丙烯腈操作工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30名 ,女 12名 ,年龄 ( 35 6± 9 0 2 )岁 ;丙烯腈接触工龄为 ( 12 9± 7 3)年 ;男性吸烟率为 5 0 % ( 15 / 30 )女性无人吸烟。采用WHONCTB7项指标对工人进行神经行为心理状况评价及其一般状况问卷 ;收集当日随机尿样 ,测定硫氰酸盐含量 (USCN)。采用协方差分析控制可能混杂因素。 [结果 ]随着尿硫氰酸盐的升高 ,丙烯腈作业工人目标追踪错误打点数显著增多 (P<0 0 5 ) ;消极情感得分增加 ,数字译码得分降低 ,反应时间延长 ,但均未见显著性差别。 [结论 ]丙烯腈接触人群尿硫氰酸盐浓度的增加与神经行为效应的改变呈现相同的增减趋势 ,个别指标还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并有剂量 效应相关。
陆荣柱金复生陈自强范卫朱瑞娟应琪孙忠欢
关键词:丙烯腈尿硫氰酸盐神经行为功能
丙烯腈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评价丙烯腈对大鼠的神经行为效应。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即对照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 ,每组 10只。经饮水染毒 ,分别给予丙烯腈 0 (自来水 )、 5 0mg/L和 2 0 0mg/L丙烯腈。记录大鼠进食量、饮水量、体重增长 ,采用开阔场试验、转棒试验和方位水迷宫试验综合评价自发活动、平衡协调能力以及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染毒大鼠体重增长减慢 ,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减少。开阔场试验中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染毒 4周后转棒试验提示高、低浓度组运动能力较染毒前明显降低 (P<0 0 5 )。方位水迷宫试验 ,染毒早期染毒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染毒 10周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在学习训练次数和平均训练时间上都有所增加。结论 丙烯腈对大鼠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 。
陆荣柱陈自强金复生
关键词:丙烯腈神经行为
丙烯腈作业人群神经精神症状的多因素分析
2003年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丙烯腈(ACN)作业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谱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析直接接触丙烯腈作业的工人神经精神症状的接触-反应关系,并应用多元回归技术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接触组几乎所有的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以及流涎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现接触-反应关系。吸烟、性别以及职业接触ACN是作业人群出现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ACN接触的OR值最大。结论:丙烯腈作业工人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神经精神症状,接触ACN是主要危险因素。
孙美珍陆荣柱陈自强金复生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丙烯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