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敏
- 作品数:110 被引量:6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人类文化共同体与中国文化复兴论被引量:12
- 2019年
- 本文发掘、分析和批判了当前学界文化自信阐释和研究中无意识地潜藏着的"中国文化复兴论",它自鸦片战争以来时起时伏,但从未绝迹,甚至有时以发布宣言的形式形成一次次高潮。本文认为,"文化自信"不是文化复古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等于单一的中国文化之复兴。中国文化复兴论或特殊论是旧时代的后殖民思维,进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标志的新时代,我们需要放下中国文化复兴论,阐扬特殊性或差异性的话语性之交往性维度,致力于人类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 金惠敏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当代世界问题与三种对话主义——在洛阳“二程理学现代价值”高端论坛上的发言
- 2016年
- 当今至少有三大问题在纠缠着我们,一是中国与西方的问题,二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三是天理与人欲的问题。因应这三大问题,本文提出全球对话主义、环境对话主义和德性对话主义。所谓"对话"首先是鼓励介入对话过程的各方充分发声,二是提倡各方之间的相互倾听。对话的哲学前提是承认各方有不可通约的生命存在及其本真性,同时对话又是向异己让渡本己的空间,是诚意的邀请和虚席以待。在充满各种利益冲突的时代,只有高扬对话精神,我们才可能获得一个和谐的世界。
- 金惠敏
- 抑制与作为升华的抗争——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述论被引量:3
- 2005年
-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和最持久的文化思想流派。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其对艺术现象的阐释和对艺术本质的界定别有开拓:艺术是对社会抑制的升华性抗争。本文依据德文第一手资料,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基本构成及其在艺术阐释上的具体应用做了客观的介绍和公正的评论。
- 约西.德.穆尔金惠敏
-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无意识美学
- 阐释的政治学——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谈起被引量:14
- 2019年
- 强制阐释论和公共阐释论的提出是新世纪文论界最重要的思想事件之一,是从文学出发并最终越出了文学领地,从而不再仅仅赋有文学意义而是更兼社会政治喻指和冲击力的理论命题,堪称文学介入现实的典范,属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作为此两论之补充,本文批判性地引入尼采"事实即阐释"的观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汤普森所主张的"社会阐释"以及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廓清了真理、共识、阐释、理性和交往行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揭示了话语性真理或交往理性的合法性与局限性。最后提醒,在理性共识之外还有非理性共感的存在。
- 金惠敏
- 关键词:交往理性真理
- 在美国玩心跳的“拉凯姆”
- 1994年
- 1985年12月1日,特拉维夫时间凌晨3点半,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打来了一个紧急电话,接电话的是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 这个电话实在不礼貌,佩雷斯在睡梦中被下属叫醒。舒尔茨不管这些,他认为有必要给佩雷斯点颜色瞧瞧。一个星期前,一个名叫约翰森·柏拉德的美国海军调查机构分析员,被美方发现在华盛顿以色列大使馆区进行间谍活动,通过调查,他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越来越多。他服务的对象不是象苏联那样的对手,而是美国一个亲近的盟国——以色列。舒尔茨收到联邦调查局关于柏拉德的结论报告,立刻给佩雷斯打电话,要求对方作出解释。谈话中,舒尔茨咄咄逼人,想知道以色列政府内谁操纵此事,并想让以色列政府作出官方道歉。 佩雷斯接到电话后佯装镇静,并向舒尔茨道歉说,不知道此事,他一再重复说:“我向你保证,他们是无赖、私人侦探。”
- 金惠敏
- 关键词:情报机构间谍活动航空电子学舒尔茨大使馆特工人员
-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全球化”——评汤姆林森的后现代性全球化理论被引量:6
- 2008年
- 国内学界多从所谓"文化帝国主义"论即一个现代性的角度理解全球化及其文化后果,而对西方学界的后现代性全球化理论未有充分的认识和评论。汤姆林森是一个极端的后现代性全球化论者,然而他那近乎荒谬的论述则提醒我们去注意以前被忽视的全球化的后现代性方面,从而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更加综合和客观的全球化理论,其核心是将全球化提升为一个超越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及其对立的新的哲学范畴。
- 金惠敏
-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
- 意义的诞生
- 1988年
- 把晦涩的德国现象学著作伊瑟尔的《阅读行为》介绍给中国读书界,我们不敢奢望它会引起一场震动,颠覆根深蒂固的解读习俗,但相信,它会给古典阐释学以一个冲击,至少会洞开一扇户牖,透进些新鲜空气。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和批评之间。
- 金惠敏易晓明
- 关键词:中国文学现象学伊瑟尔习俗接受美学文学理论
- 作为方法的美学——“麦克卢汉与美学研究”专题代序
- 2015年
- 麦克卢汉既是媒介理论家,也是美学家。媒介是他的研究对象,美学是他的研究方法。合而称之,麦克卢汉的理论当为"媒介美学"。不过需要提醒,作为方法的美学并不外在于作为技术的媒介,美学是媒介技术内在固有的属性:媒介技术本质上是感性的,着眼于感性,作用于感性,为感性所界定。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阐扬麦克卢汉的"媒介美学",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媒介无处不在,但另一方面或许更重要,人类迄今为止最深刻的革命乃感性革命或美学革命。此外,对中国学者来说格外饶有兴味的是,遥远的、古老的庄子的感性技术论竟然可以是麦克卢汉媒介美学的一个灵感之源。
- 金惠敏
- 关键词:麦克卢汉感性庄子
- 论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现代之维被引量:7
- 2001年
- 本文论述了施莱尔马赫解释学在 1 9世纪科学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语境中的生成 ,意在解决我们应当在怎样的意义上称其为“现代解释学之父”。
- 金惠敏
-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解释学唯心主义科学主义文艺理论文论
- 别了,中国后殖民主义——于会见艺术的后现代崇高及其世界主义意谓
- 2012年
- 于会见的艺术就是"后现代崇高"哲学①:它以批判的姿态介入"现代性",因而是"后现代"的,而"后现代"如果依据后结构主义的理解,不是杰姆逊美国版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而是不可表述的"大地"和人的生命存在,是康德和利奥塔意义上的"崇高"。因其所处理的是现代性及其后果这样一般性的"世界史"问题,且不再局促于什么后殖民主义文化政治学的"中国特色"和"差异",于会见的艺术获得了"世界主义"的视野和胸怀。
- 金惠敏
- 关键词:文化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