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耀

作品数:72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肿瘤
  • 22篇细胞
  • 19篇病理
  • 11篇免疫
  • 10篇预后
  • 9篇增殖
  • 9篇组织化学
  • 9篇免疫组织
  • 9篇免疫组织化学
  • 8篇蛋白
  • 8篇子宫
  • 8篇临床病理
  • 8篇囊性
  • 8篇甲状腺
  • 7篇子宫内膜
  • 7篇内膜
  • 7篇宫内
  • 7篇宫内膜
  • 6篇血管
  • 6篇肾肿瘤

机构

  • 71篇山东省立医院
  • 5篇山东大学
  • 4篇新泰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济南市第三人...
  • 1篇济南市第四人...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淮河医院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作者

  • 71篇王家耀
  • 16篇杜德利
  • 16篇王强修
  • 14篇马金龙
  • 11篇刘莹
  • 9篇许纯孝
  • 8篇王万忠
  • 6篇王维屏
  • 6篇罗静
  • 5篇温泽清
  • 5篇程继义
  • 5篇吕家驹
  • 4篇程显魁
  • 4篇刘杜先
  • 4篇牛志宏
  • 4篇赵跃然
  • 4篇林晓燕
  • 3篇张东升
  • 3篇王光彬
  • 3篇程秀英

传媒

  • 11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肿瘤防治杂志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09
  • 1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11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1
  • 2篇199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6年
为了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中的表达,应用微波内免疫组化技术,对55例HCC切除标本和57例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发现,HCC切除标本中PCNA阳性率70.9%(39/55),PCNA标记指数与HCC分级呈正相关,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在肝穿刺活检标本中,PCNA阳性率:HCC为69.3%(9/13);LC为23.8%(5/21),CAH为8.7%(2/23)。本研究中共检出肝细胞不典型增生27例,标记指数近似于HCCⅠ级,其中小细胞性不典型增生和大细胞性不典型增生的标记指数无差异。
王万忠杜德利王家耀
关键词:肝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整和素α_2β_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2年
为探讨粘附分子整和素 α2 β1 (下简称 α2 β1 )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分化、侵袭转移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75例膀胱癌患者的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进行α2 β1 半定量检测。结果有 5 4例 (72 % )α2 β1 表达减弱或消失 ;α2 β1 阳性率高分化癌明显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5 )。认为α2 β1 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
赵勇宋心红程继义刘莹杜春彬毕东滨王家耀杜德利
关键词:膀胱癌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p16蛋白与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p16蛋白和PCNA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 10 4例胃癌进行了p16蛋白和PCNA的检测。结果 :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均有程度不同的p16蛋白的表达 ,分别为 81.82 % ,4 5.4 6%及 50 .0 0 %。PCNA指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16蛋白阳性者的PCNA指数低于p16蛋白阴性者 (P <0 .0 5)。结论 :p16蛋白和PC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王强修马金龙王家耀
关键词:P16蛋白抗原增殖细胞核免疫组织化学胃癌
bcl-2癌基因在肝肿瘤的表达被引量:26
1996年
bcl-2癌基因在肝肿瘤的表达王万忠王家耀杜德利为了探讨bcl-2癌基因的表达与肝肿瘤发生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母细胞瘤和肝转移癌中bcl-2癌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定位观察。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与试剂:选用我院...
王万忠王家耀杜德利
关键词:肝肿瘤癌基因BCL-2基因表达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5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 P5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38例唾液腺ACC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P53基因蛋白检测。分析P53基因蛋白表达与ACC病理类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蛋白检出率为6 0 .5 % ,其过度表达与唾液腺ACC的复发、远处转移及术后生存有关(P均<0 .0 5 ) ,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均>0 .0 5 )。结论 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在唾液腺ACC中有较高的检出率。
张东升王万忠吴军楼王家耀杜德利
关键词:基因蛋白表达临床病理特征腺样囊性癌唾液腺P^53P53基因蛋白蛋白过度表达
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特征及误诊分析
<正>目的: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OD)易发生囊变,但显著囊变甚至完全囊变者却甚为少见,迄今为止,国内外不乏囊性胶质瘤或囊性星形细胞瘤的相关文献,而关于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ystic ol...
史宏璐王光彬赵斌王家耀
文献传递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及其产物表达状况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p14ARF基因变异及其产物的表达,探讨此基因与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甲状腺腺瘤和28例甲状腺癌组织中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及其蛋白表达状况。28例甲状腺癌包括11例甲状腺滤泡癌,12例乳头状癌,4例髓样癌以及1例未分化癌。结果:1)p14ARF基因在甲状腺腺瘤及癌中的纯合性缺失率分别为5.0%(1/20)和42.9%(12/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6。2)p14ARF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0%(18/20)和35.7%(10/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结论:甲状腺肿瘤中p14ARF基因的纯合性缺失是其蛋白表达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4ARF可能是甲状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腺瘤与滤泡癌的辅助指标。
田桂红马金龙王家耀冯建华赵跃然周玲
肝穿刺活检标本中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检测诊断肝癌的价值
2006年
对3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K uffer细胞(KC)及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检测,并与其手术切除标本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肝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的KC及NK细胞数量及分布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标本中癌组织的KC数量明显少于癌旁组织(P<0.05),CD68、CD57阳性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KC主要位于肝血窦处,呈圆形、星形或纺锤形,胞质呈棕黄色,NK细胞呈圆形较小。KC数量与HCC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肝脏NK细胞数量呈线性正相关。认为肝活检组织中KC和NK细胞数量是诊断HCC有价值的指标。
王强修程红霞程显魁王家耀
关键词:肝肿瘤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病理学探讨
1991年
本文报告7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临床及尸解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8岁。5例有前驱病史。主要病理改变是程度不同的髓鞘脱失。心脏镜检见心肌纤维浊肿及粘液交性,间质水肿。结合文献复习,着重探讨了本病的病理学特点及发病机理。并提出,在治疗和护理本病患者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防治呼吸道感染,同时也须注意保护心脏功能。
王强修王维屏程秀英王家耀罗静
关键词:病理
睾丸间质细胞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总结2例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2例患者年龄均为27岁。例1因左侧睾丸胀痛不适4个月余,例2因婚后3年不育、查体发现右侧睾丸占位1个月入院。B超分别显示睾丸1.0cm×1.3cm、0.8cm×0.6cm强回声光团,边界锐利。2例均行睾丸肿瘤切除术。结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呈团、条索或弥漫分布,体积较大,呈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边界清楚。免疫组化:波形蛋白,钙结合蛋白和抑制素均阳性。2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术后分别随访17、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尤其对年轻未育者,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有助于手术范围的选择。
王强修陈立华林晓燕王家耀
关键词:睾丸间质细胞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