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生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胸腔
  • 8篇胸腔镜
  • 7篇肺癌
  • 6篇细胞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4篇单向式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肿瘤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干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3篇肺叶
  • 3篇肺叶切除
  • 3篇干细胞
  • 3篇CD133
  • 2篇蛋白

机构

  • 24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4篇林建生
  • 9篇许建新
  • 9篇施海展
  • 8篇郑新阳
  • 8篇关军
  • 7篇王树岗
  • 7篇吴荔辉
  • 6篇李钟峰
  • 6篇陈信淳
  • 5篇曾志勇
  • 4篇许志扬
  • 3篇袁扬
  • 3篇杨胜生
  • 2篇张洋
  • 2篇黄青云
  • 1篇吴宁
  • 1篇郑茂松
  • 1篇刘黎星
  • 1篇李志雄
  • 1篇黄荔癸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九江医学
  • 1篇洛阳医专学报
  • 1篇解放军医学高...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的作用,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管癌位于上段2例,中段18例,下段12例;术前病理报告均为鳞癌。手术先在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人工气胸下用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内淋巴结,再用腹腔镜或开腹游离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结果32例均顺利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胸病例。胸部手术二氧化碳人工气胸时间50~120(63.0±20.4)min;术中出血量100—310(210.0±30.6)ml;术后住院时间9—14(10.04-3.3)d。共清扫淋巴结401枚,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9~20(12.0±6.3)枚。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第7天),并发肺部感染2例,胸胃排空障碍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单腔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胸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是安全、切实可行的。
吴荔辉林建生许建新施海展陈信淳柯丽琼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气胸胸腔镜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肿瘤位于左上肺叶7例,左下肺叶10例,右上肺叶9例,右中肺叶4例,右下肺叶12例。术前eTNM分期Ⅰ~Ⅱ期(T1N0M0-T2N1M0),肿瘤直径均〈5cm,无明显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膜肥厚。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2例因淋巴结与血管粘连致密,无法在镜下分离而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3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胸止血。1例因胸膜广泛粘连而中转小切口手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清扫淋巴结数目(9.5±3.2)枚。手术中清扫N2淋巴结均超过3组,平均3.3组。手术时间100~400(220±37)min,术中失血量120~700(150±63)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12(4.5±2.1)d,术后住院时间9—31(12.2±5.0)d。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关军许建新林建生吴荔辉郑新阳施海展陈信淳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肺切除术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从而针对性地预防其发生。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1997-2013年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896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62例,采用t检验、字2检验,分层字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衰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方法、既往吸烟史、术前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术前肺功能、术前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术前放疗、术后分期、手术当日输液量输血量及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对各临床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得出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者与未发生者年龄、吸烟指数、营养状况、术前肺功能、术前合并哮喘、COPD、术前放疗、左胸路径、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输液量、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淋巴漏、肺部感染、肺不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评估及改善术前肺功能,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手术时长,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
郑新阳林建生施海展张洋黄青云彭月华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急性呼吸衰竭
单向式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单向式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失血量(160±56) ml,清扫淋巴结数量(10.3±4.1)枚,手术时间(253±42) 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4.3±2.1)d,术后住院时间(13.5±5.3)d.结论 单向式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许建新许志扬林建生关军吴荔辉郑新阳施海展陈信淳
关键词:全胸腔镜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价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7例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65例,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122例均手术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前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疼痛、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并发症方面优于后者,P<0.05。结论单向式胸腔镜手术是肺癌根治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手段,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有许多优点。
林建生王树岗曾志勇许志扬吴荔辉郑新阳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肺癌
单向式VATS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的比较
目的:对比单向式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肺叶切除手术病例资料26例,均采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统计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
林建生关军王树岗许建新
关键词:肺癌
文献传递
抑癌基因PTEN与食管鳞癌血管新生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2例ESCC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检测ESCC组织微血管密度(MVD),Kaplan-Meier法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SCC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63.7%(65/102),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达到96.7%(29/30)(P<0.01)。PTEN表达强度与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MVD呈负相关(P<0.01),而与ESCC预后呈正相关。[结论]PTEN表达下调可能参与ESCC发生及肿瘤血管生成,有望成为评价ESCC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林杰成李志雄吴宁林文霖林建生郑茂松许燕常
关键词:PTEN新生血管化病理性CD34预后
老年胆囊癌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癌的临床诊断特点和外科治疗措施。方法:1994年~1999年 3月收治的11例年龄在 60岁以上的老年胆囊癌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老年胆囊癌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16%;行胆囊及右半肝切除术3例,术后1年生存率33%。结论:老年胆囊癌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病人,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故对老年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以防继发老年胆囊癌。
李钟峰林建生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VEGF和VCAM-1的表达及其病情进展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林建生
关键词:儿科学手足口病脑炎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病情进展
文献传递
CD133^+肺癌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收获CD133+肺腺癌细胞并评估其肿瘤干细胞特性。方法从13例新鲜肺腺癌组织中收获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裸鼠成瘤实验等对比研究,观察CD133+和CD133-肺腺癌细胞的差异。结果13例中有10例发现CD133表达,其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3.12%,CD133+和CD133-细胞在侵袭性、致瘤能力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CD133在人肺腺癌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CD133+较CD133-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致瘤能力。
王树岗曾志勇杨胜生林建生袁扬
关键词:CD133肿瘤干细胞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