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
- 作品数:49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左传》中的晋人赋诗
- 2007年
- 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外交往来中盛行赋诗言志。晋国涌现了一批赋诗的能手,他们在赋诗中知礼但也表现出了僭礼行为。与它国相比,晋人的赋诗很大气,往往用天下共主的霸气与各诸侯国交流。与此同时,在晋人参加的赋诗场合中,各国对晋国多颂美奉承之辞,而晋人应对娴雅得体,与其所受之诗相谐和。
- 毛振华
- 关键词:左传晋人赋诗霸主颂美
- 论《诗经·国风》中的男性形象被引量:1
- 2013年
- 《诗经·国风》中描绘了许多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男性形象,这些描绘以"德"为评判标准,侧重孔武有力的外在描写,注重威仪之美、德行合一的形象塑造,显现出其对宽厚仁德品质的推崇。男性形象的描绘有其特定的尚德和田猎等文化成因,寄寓了作者对男性群体特征的审美趋向与价值判断。
- 毛振华
- 关键词:诗经国风
- 《诗经·节南山》“不吊昊天”补正
- 2014年
- “不吊昊天”语出《诗经·小雅·节南山》,历来对此句诗中“不吊”的解释有所不同。毛传曰:“吊,至。”郑玄笺曰:“至,犹善也。”此后,有沿袭毛郑之说者,如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亦有作“悯恤”之解者,如朱熹《诗集传》等。今之注者多从朱熹之说。本文认为“不吊吴天”作“吴天不善”之解于理颇通。理由有四:
- 毛振华
- 关键词:诗经《经义述闻》《诗集传》王引之小雅
- 考证与阐释:江户时期《左传》研究的新视域——以龟井昭阳《左传缵考》为中心被引量:1
- 2023年
- 《左传》的日本传播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江户时期,《左传》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汉宋之争中滋养着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龟井昭阳对“周孔之教”推崇备至,其《左传缵考》把《左传》尊为孔门遗典,而对《公羊传》《穀梁传》《孟子》《荀子》却采取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昭阳批判性继承杜预注,善于引用与《左传》同时期的古文、古注,并博采众说加以考辨,同时注重贯通《左传》全书、探寻总结行文规律进行注释,不仅追求详尽,而且还着意于精细的考辨阐释和“文例”“义例”等的分析,突破了徂徕学派“以识古文辞为先”的局限,把形成于宽政年间的考据学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南冥、昭阳为代表的龟井派是江户时期反对朱子学最强劲的一支力量,昭阳在继承乾嘉学派谨严考据之风的同时,又注重义理之辨,表现出了鲜明的阐释学观点及一定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了江户《左传》学的日渐成熟与日本汉学的基本成型,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文化对《左传》的研究、继承与传播。
- 毛振华
- 关键词:《左传》考据学
- 日本汉诗与《论语》
- 2015年
- 日本汉诗作家崇尚《论语》,并积极地进行摄取、接纳、消化,每每引以为创造自身文化的元素。他们把《论语》典故作为意象符号融会到其诗歌创作之中,使得其诗作更加典雅含蓄;对《论语》章句进行有机的借用或化用,其辞章和义理逐渐成为汉诗作家表情达意的依据和基础;又通过诗作形式塑造孔子形象、称颂孔子之道,比照孔子的道德风范磨砺自身精神。日本汉诗作家引述、化用《论语》,重在表述其中的道德原则与伦理思想,藉以增强言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成为他们宣扬儒学精神、弘扬伦理教化之用的重要载体。
- 毛振华
- 关键词:日本汉诗《论语》
- 外语类高校国学精华系列课程建设探讨——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
- 2016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振兴国学教育已成为一种国家行为。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对近3年学校国学精华系列课程的建设及实践作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加快课程结构的调整及课程内涵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引领学生学国学、用国学的热情,为国学精华系列课程的全面深入建设,以及国学文化节的深入开展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提供相应建议。
- 毛振华
- 关键词:外语类高校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
- 高本汉《左传注释》的注释方法及其学术史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左传注释》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对《左传》中的疑难字句进行注释研究的一部著作。他的注释不主一家之说,而往往在对各家说法进行对比分析、辩证考订的基础上作出审慎的按断;善于运用古代语音估定和古音假借以及引征详尽而可靠的例证对相关假借字进行辨析和训释;同时还对《左传》中相关典章制度等进行精细的考证。《左传注释》的注释方法在继承中国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对于释读《左传》中的疑难字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20世纪中期《左传》学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和学术地位。
- 毛振华
- 姚察、姚思廉散文特点及其对古文运动的影响
- 2011年
- 姚察、姚思廉父子所撰《梁书》、《陈书》等,文字简洁,散体单行,文风质实,具有很强的叙事与写人能力,这与当时流行的骈丽化文风迥异。他们所倡导的散体化写作于陈、隋之际已启古文之风,为这一时期的文坛注入了较多新鲜气息,在古文运动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 毛振华
- 关键词:《梁书》《陈书》古文
- 春秋时期“歌诗”、“诵诗”、“赋诗”辨微被引量:1
- 2006年
- 春秋时期“歌诗”、“诵诗”和“赋诗”在形式、原则和功用上有很大区别,“歌诗”是乐工歌唱《诗》,重在突出其仪式功能,必须遵从“歌诗必类”的原则;“诵诗”是乐工抑扬顿挫地朗诵《诗》,重在表现它的讽刺效果;而绝大部分“赋诗”是公卿大夫近似于直白地朗诵《诗》,重在“言志”以凸显其政治效能和实用功能,“诵诗”和“赋诗”在“断章取义”的用诗原则下使用得相当灵活。
- 毛振华
- 关键词:春秋歌诗诵诗赋诗《诗》
- 论《左传》赋诗断章中的拟古精神
- 2009年
-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朝聘会盟、应对酬酢每每赋诗以见其志。"赋诗断章"是春秋时期主要的用诗方法,也即是断取古人已有之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时人讽诵旧章的意义上说,赋诗承载着强烈的崇古意识,赋诗者不仅具备有深厚的《诗》学修养,又有具体摹拟古诗的实践。只是赋诗与仪式文化的密切关联性限定了赋诗者进一步创造的空间和自由,但赋诗断章在"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完成了对古诗摹拟的蒙昧状态,赋诗者大胆地学习和摹拟《诗》的精神激励着后世的拟古创作,对后世拟古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朝聘会盟、应对酬酢每每赋诗以见其志。"赋诗断章"是春秋时期主要的用诗方法,也即是断取古人已有之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时人讽诵旧章的意义上说,赋诗承载着强烈的崇古意识,赋诗者不仅具备有深厚的《诗》学修养,又有具体摹拟古诗的实践。只是赋诗与仪式文化的密切关联性限定了赋诗者进一步创造的空间和自由,但赋诗断章在"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完成了对古诗摹拟的蒙昧状态,赋诗者大胆地学习和摹拟《诗》的精神激励着后世的拟古创作,对后世拟古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左传;赋诗断章;诗学修养;摹拟;
- 毛振华
- 关键词:左传赋诗断章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