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栋
- 作品数:26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移植组各40只。模型组和移植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方法制作SAP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肠壁即关腹。造模成功后移植组经门静脉植入MSCs;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24、48、72 h每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对胰腺和肾脏损伤进行大体形态和光镜下观察,测定血清淀粉酶(AMY)、BUN、Cr、TNF-α和IL-6水平。结果模型组胰腺和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各时间点血清AMY、BUN、Cr、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移植组胰腺和肾脏组织损伤有所减轻;各时间点血清中AMY、BUN、Cr、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经门静脉移植MSCs治疗SAP效果确切,可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王忠琼刘翼夏国栋杨春钟晓琳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 芒硝腹部外敷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研究被引量:2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芒硝腹部外敷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胰腺炎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SAP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观察组(西医治疗加芒硝外敷)和对照组(西医治疗),每组60例,测定所有患者不同时段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 Protein,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并定期检查腹部超声,了解胰腺渗出吸收及局部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RP和IL-6含量下降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腹部超声显示观察组胰腺渗出吸收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且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硝腹部外敷可促进胰腺渗出液的吸收,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CRP和IL-6含量有关。
- 周贤夏国栋李昌平邓明明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芒硝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 己酮可可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SAP相关肺损伤模型。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前30min给予己酮可可碱。12h后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系数、胰腺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p65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胰腺及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其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下降,肺组织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亦明显减少。结论己酮可可碱对SAP相关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产生相关。
- 王烜邓明明夏国栋康敏
- 关键词:胰腺炎肺损伤己酮可可碱细胞因子
- 腹茧症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腹茧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腹膜疾病,其特征为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致密灰白色、形似蚕茧、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多造成梗阻性病变,因膜形似蚕茧,故得此名[1],目前将发病原因不明、无手术史及腹膜透析史且无特定药物治疗史者定义为原发性腹茧症[2].现结合我科收治的2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讨论.
- 王忠琼刘翼夏国栋杨春钟晓琳
- 关键词:原发性腹茧症文献复习梗阻性病变腹膜疾病腹腔内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与IL-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68例SAP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SAP伴胰腺感染组36例,SAP不伴胰腺感染组32例。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所有患者不同时段血清PCT和IL-6含量。结果PCT和IL-6水平在SAP合并感染组急性期(1~3d)显著升高,经合理抗生素治疗后,其血清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不伴感染组,对于PCT及IL-6持续升高不降者预后较差。结论PC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并对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邓明明王烜夏国栋杜光红
-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 降脂颗粒防治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降脂颗粒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标准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乙醇灌胃、CCl4菜籽油溶液注射 ,联合建立复合脂肪肝动物模型[1] 。随机分为 10组 ,A1,A2 为空白对照组 ,B1,B2 为模型对照组 ,C ,D为降脂颗粒大、小剂量预防组 ,E为东宝肝泰预防组 ,F、G为降脂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 ,H为东宝肝泰治疗组 ,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 ,A1,B1,C ,D ,E组于实验第 16天 ,A2 ,B2 ,F ,G ,H组于实验第 4 6天处死动物 ,取血及肝组织做肝功能、血脂、肝脏内脂质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①C ,D组与B1组比较 ,F ,G组与B2 组比较 ,各项肝功、血脂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有改善 (P均 <0 .0 1)。②C ,D组与E组比较 ,F ,G组与H组比较 ,各项肝功、血脂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降脂颗粒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 ,尤以高剂量预防及治疗组作用显著。
- 夏国栋谢朝良杨华秀孙同郊
- 关键词:降脂颗粒东宝肝泰片脂肪肝
- 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为探讨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补肾益肝法在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水平,我们研制了降脂颗粒,并于1998年3月~2002年3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现进行报道.
- 杨华秀刘鹏夏国栋汪静
- 关键词:降脂颗粒脂肪肝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降脂颗粒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4 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15例 ) ,分别服用降脂颗粒、东宝肝泰片各 8周。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 ,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 6 7%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降脂颗粒能显著改善脂肪肝 (中医辨证属痰湿阻肝型、瘀血滞络型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使其肝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降脂颗粒的作用可能与减少外源性脂质吸收、内源性脂质合成、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排泄有关系。
- 夏国栋谢朝良杨华秀孙同郊
- 关键词:脂肪肝中医药疗法降脂颗粒东宝肝泰片
- 四乙胺对肝星状细胞钾通道及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钾通道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钾通道阻滞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钾离子电流的作用。方法以TEA作用于传代培养的肝星状细胞,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单通道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检测TEA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膜钾通道的影响。结果TEA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与剂量依赖的特点,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单通道细胞膜片钳发现肝星状细胞上有大电导离子通道存在,其电导值为(210.86±5.49)pS(n=7),TEA可明显减少外向该离子通道开放概率,TEA0.0、2.5、5.0、10.0、20.0和40.0mmol/L组的开放概率为(0.327±4.80)、(0.316±4.38)、(0.279±1.72)、(0.245±1.21)、(0.194±1.13)和(0.118±1.62)(F=22.561,其中10.0、20.0和40.0mmol/L组分别与0.0m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星状细胞上有大电导钾通道存在,阻断钾通道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钾通道对细胞增殖可能具有调控作用。
- 周贤夏国栋刘翼李昌平邓明明邵泽勇
- 关键词:钾通道细胞周期细胞增殖
- 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为探讨降脂颗粒治疗痰湿阻络、瘀血滞络型脂肪肝的疗效机理。方法:①临床部分:降脂颗粒治疗痰湿阻络、筋血滞络型脂肪肝患者80例(治疗组),并与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的40例(对照组)作对照。②实验部分:用高脂饲料、30?掖肌?0蘬,菜籽油溶液联合建立复合脂肪肝模型^[1]。结果 ①治疗组在减轻或去除症状,改变B超回声、降脂、降酶、改变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0.01)。②动物实验显示:该药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脂肪在肝脏沉积,3个用药组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 降脂颗粒具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抑制脂肪在肝脏沉积,改变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 杨华秀刘鹏夏国栋汪静
- 关键词:降脂颗粒脂肪肝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