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红艳

作品数:46 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教育
  • 11篇教师
  • 10篇治学
  • 10篇教授治学
  • 6篇高校
  • 4篇大学治理
  • 4篇组织架构
  • 4篇教育政策
  • 4篇教师教育
  • 3篇学科
  • 3篇院校
  • 3篇政府
  • 3篇职业教育
  • 3篇师范
  • 3篇伦理
  • 3篇高职
  • 3篇公立
  • 2篇动力机制
  • 2篇动力机制分析
  • 2篇义务

机构

  • 39篇河南师范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44篇罗红艳
  • 2篇唐香玉
  • 2篇吴丹
  • 1篇唐彰新
  • 1篇赵申苒
  • 1篇石晓波

传媒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成人教育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现代教育管理
  • 2篇江苏高教
  • 2篇教育研究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教育学术月刊
  • 2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教育导刊(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何”与“何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护中的政府责任论析被引量:2
2014年
弱势群体贫困性、劣势性与底层性等群体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其子女教育权益保护中充分履责。这可以从弱势群体发生学、政府能力属性以及公共教育职能等方面寻求学理根基。但政府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护中的责任并非无限责任,而是有限责任。其责任边界可以从市场社会语境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多元救助体系中政府责任的地位以及由各级教育属性不同所导致的政府责任差异等维度来予以廓清与限定。
罗红艳
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权益政府责任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内容和方式的个案研究——以H师范大学幼儿教师国培项目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以H师范大学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研究发现: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的认识与参训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鸿沟",即前者更关注"专业理论"和"教育观念"的提升,后者更关注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幼儿心理知识的匮乏是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短板;幼儿园的"不在场"是导致理论和实践之间转化发生断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短期现实的培训需求与长期的发展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在真实的"场域"中通过有意义的学习积累实践性知识。
罗红艳石晓波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
教授治学何以可能:基于权力要素的视角被引量:6
2016年
权力来源、权力主体以及权力过程是权力结构中逻辑自洽的三个核心要素,也为思考教授治学何以可能提供了分析视角与解决路向。权力来源的合法性证成解决了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前提性问题,权力主体的实践复归是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关键,权力过程的规范运行为教授治学得以实现提供了保障。因此,抓住了教授治学权的三个核心要素,就找到了解决教授治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之钥。
罗红艳
关键词:教授治学权力来源权力主体
和谐社会视野下教师教育政策的伦理诉求被引量:5
2011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和谐社会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状态,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凸显其伦理精神。以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审视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可以发现其存在工具化、精英化、城市化等伦理缺失。复归教师教育政策的教师专业发展权利本位、建立健全教师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民主参与制度以及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的均衡发展则成为和谐社会教师教育政策伦理建构的可行路径。
罗红艳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师教育政策伦理诉求伦理精神
教育法律的伦理精神——以新《义务教育法》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教育法律是国家对教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教育法律的权威性不只是因为其以国家强力作为后盾,更在于其自身的正当性。因此,彰显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伦理精神成为教育法律当然的价值追求。教育法律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走向公平、高扬人道与追求理性。走向公平是教育法律首要的伦理价值,高扬人道是教育法律伦理的核心精神,而追求理性是教育法律彰显伦理精神的技术保障,三者构成了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世纪之初,我国出台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新《义务教育法》即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罗红艳
关键词:走向公平教育法律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模式及其治理结构的研究
罗红艳
关键词:风险投资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院校战略
2010年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思路的确定,职业教育发展逐渐步入政府公共治理的视野,作为职业教育主体成分与中坚力量的高职教育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应从办学目标与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与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各个环节入手,探寻获得自身主动发展的战略路径。
罗红艳
关键词:高职教育院校战略
中国公立高校教授委员会制度变革的动力机制分析
2013年
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保障学术人员在公立高校学术事务管理中的话语权,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变革的核心内容。外部环境的整体转型、内部关系的重新塑造以及关键行动主体的认知变化是我国公立高校教授委员会制度变革的动力源泉,它们构成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变革的动力支持系统,从而为该制度变革的推行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与现实的必然性。
罗红艳
关键词:动力机制教授治学
论师范大学再师范化转型及价值重塑被引量:24
2020年
进入新时代,师范大学面临着从去师范化到再师范化的二次转型。再师范化转型不只是从"教师教育"到"师范教育"话语表达方式的重新转换与回归,还是对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更富内涵的师范教育的迁跃与提升。初次转型的综合化发展与百年师范的历史底蕴为师范大学引领再师范化转型创造了条件。再师范化转型既是师范大学的初心回归,也是现实所需;既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有效应对,也是其优势再造之途。师范大学再师范化亟待形塑"三个优先"的地位观;树立"两个为主"的战略观;强化"三个把关"的质量观;凸显"四个差异"的特色观。
赵国祥罗红艳赵申苒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范教育
公平责任:我国弱势教育现象政府治理的伦理指向
2011年
中西部教育、农村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等弱势教育现象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十分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它具有外赋性、后致性与相对性等特征。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分而治之的治理结构、教育发展中的增长极战略、转型期的阶层形成与分化等是弱势教育现象的深层理论逻辑。弱势教育现象的本质是教育公平缺失,而政府是弱势教育现象治理的公平责任主体。新世纪以来,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弱势儿童教育权益保障等的政策与法律关注透析出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政府治理弱势教育现象的重要价值走向。
罗红艳
关键词:政府治理公平责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