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工资
  • 3篇面板数据
  • 2篇动态面板
  • 2篇动态面板数据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农村
  • 2篇农民
  • 2篇乡村
  • 2篇乡村发展
  • 2篇就业
  • 2篇就业增长
  • 2篇劳资
  • 2篇劳资关系
  • 2篇工时
  • 2篇广义矩
  • 2篇广义矩估计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殖民
  • 1篇殖民地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1篇李红涛
  • 3篇党国英
  • 3篇付少平
  • 2篇李俏
  • 1篇倪斌
  • 1篇王建华
  • 1篇张超

传媒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当代世界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世界农业
  • 1篇社科纵横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与巴西乡村发展历程比较研究
中国和巴西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从现代化启动类型上看两国都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后发国家实现整体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在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众多学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方位、多...
李红涛
关键词:乡村发展后发劣势
文献传递
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的实践模式
2008年
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工作中的农民培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因此,结合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这种农业推广下农民培训的具体模式,为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提供若干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增强农民培训工作稳定性、系统性,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倪斌李红涛
关键词:农民培训
我国工资决定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分别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999—2008年的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估计结果显示,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的解释变量在系数和有效检验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劳动生产率、利润率、国有经济垄断、工会力量和CPI等变量对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较强,而受教育水平、失业率和GDP增长率对平均工资变动没有影响。另外,估计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决定机制并没有显著差异。
李红涛党国英
关键词:工资决定面板数据模型
巴西现代化中的乡村发展
2009年
巴西在现代化起步之前,传统的农村社会有着浓厚的殖民地色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巴西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巴西农村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李红涛付少平
关键词:乡村发展农村社会社会结构殖民地
“理性小农”抑或“道义经济”:观点评述与新的解释被引量:20
2008年
对于农民经济行为,形式主义者认为传统农业的农民与资本主义企业家一样也是只求利润的。而实体主义者则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民经济行为以维持生计为目标。黄宗智、郭于华等人则主张一种综合的分析,即认为两种特性都只是传统农民经济行为的一个侧面。本文则主张一种动态的、纵向的考察,认为生存危机下的小农只能以维持生计为目标,而不可能去追求利润。随着生存需要的满足,农民也表现出经济理性特征。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过程中。
李红涛付少平
关键词:理性小农
中国与巴西农村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比较与启示被引量:7
2008年
中国和巴西100多年来的现代化均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非常突出,严重阻碍了两个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实现。中国和巴西的城乡关系失衡问题都比较严重,而在农村人口、土地和城市化等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基于具体国情、历史遗产、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考虑,中国乡村应该走一条乡村主位的、整体的、渐进的发展道路。
李红涛付少平李俏
关键词:农民问题城乡关系农村人口城市化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被引量:15
2008年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在婚恋主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书中通过对婚恋爱情的描述,展示出她所倡导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理性的婚姻观,通过此书对现实的婚姻观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俏王建华张超李红涛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现实婚姻理想婚姻
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
就业乃民生之本。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就业弹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就业增长速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而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以往的研究多从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
李红涛
关键词:劳资关系工资工时就业增长
文献传递
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工资形成机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Sys-GMM方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文章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1992-2008年的工资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资形成存在较强的粘性特征,工资变动对上年工资的依赖性较强;劳动生产率对工资有一定影响,但两者的联系还很不充分;工资对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失业率反应不敏感;利润对工资有一定负效应,说明企业利润增长可能是以挤占工资为代价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形成机制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工资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水平还不高。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水平,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对策建议。
李红涛党国英
关键词: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
劳动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方法被引量:6
2012年
使用1992—2008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对中国劳动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对中国的工资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还较低,说明中国工资机制的市场化水平还不高;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控制变量中,利润率和通货膨胀也对工资有正向效应;另外,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工资形成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李红涛党国英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工资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