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辉

作品数:72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肝移植
  • 12篇睾丸
  • 12篇睾丸移植
  • 11篇灌注
  • 10篇缺血
  • 9篇供肝
  • 8篇器官
  • 8篇细胞
  • 7篇再灌注
  • 7篇肝癌
  • 5篇蛋白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细粒棘球蚴
  • 5篇棘球蚴
  • 5篇灌注损伤
  • 5篇肝癌肝移植
  • 5篇肝包虫
  • 5篇肝细胞

机构

  • 4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4篇浙江大学
  • 10篇石河子大学医...
  • 10篇石河子大学
  • 6篇中国医师协会
  • 5篇中华医学会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2篇李建辉
  • 38篇郑树森
  • 29篇周琳
  • 28篇贾俊君
  • 16篇周燕飞
  • 15篇谢海洋
  • 14篇谭付清
  • 13篇陈昭典
  • 12篇姜骊
  • 8篇徐骁
  • 8篇彭心宇
  • 7篇张示杰
  • 7篇孙红
  • 6篇牛建华
  • 6篇张静
  • 6篇姜骊
  • 5篇胡贵权
  • 5篇郑骏
  • 5篇张静
  • 5篇陈旭东

传媒

  • 9篇中华移植杂志...
  • 3篇2015浙江...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农垦医学
  • 2篇2014中国...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睾丸移植模型。 方法 带供睾动脉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 ,供睾静脉应用Cuff管技术与受体左髂总静脉端端吻合 ,供、受体输精管作端端吻合。 结果 在施行的2 0例手术中 ,19例移植成功。 结论 此种模型建立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横至的方法是可行的。
谭付清陈昭典蒋国平李建辉
关键词:睾丸移植排斥反应生精功能
囊型肝包虫病“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临床及基础研究
彭心宇张示杰牛建华吴向未杨宏强赵瑾郭淑霞孙红李建辉吕游牛少雄阿杜瓦木拉提
囊型肝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区人群健康寄生虫病,在世界广泛分布,在中国涉及23个省、市、自治区,已被国家列为免费救治疾病之一。该病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在传统理论指导下,内囊摘除术目前仍是国内外主要的手术方式,该术式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
关键词:肝包虫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治疗
肝脏常温携氧灌注的研究进展
2016年
随着肝移植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一些以往不被采用的"边缘供体"开始应用于移植手术,这对器官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灌注(N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肝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肝脏。而大量研究证明,常温携氧灌注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扩大标准器官捐献(ECD)的供肝质量。本文综述了肝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供肝保存过程中携氧技术的应用情况。
赵冰茹范晓礼陈腾云陈治泉胡晓燕曾宪鹏李建辉王彦峰叶啟发
关键词:肝脏
囊型肝包虫囊周肝细胞“消失”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囊型肝包虫周围肝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凋亡),初步探讨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机制。方法对3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运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包虫囊肿周围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TUNEL检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肝细胞凋亡指数(TI)为0.12%,与正常肝组织(TI=0.1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及Bax蛋白的囊周肝组织呈低表达,分别为6.67%和13.33%,正常肝组织Bcl-2和Bax均为1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示肝细胞萎缩,肝细胞坏死明显。结论肝细胞萎缩、坏死可能是引起肝细胞“消失”的主要机制,肝细胞压迫性和营养不良性萎缩、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凋亡共同参与囊型肝包虫病肝细胞“消失”过程。
吕游张示杰彭心宇牛建华孙红杨宏强牛少雄李建辉
关键词:囊型肝包虫病凋亡坏死
四种大鼠睾丸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比较
目的:比较四种大鼠睾丸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建立四种不同术式的大鼠睾丸移植模型各10例,分别比较其血管重建时间、即时通畅率、显微外科技术要求及术后一个月植睾血供情况和功能。方法一具体操作:连同左侧供睾的动、静脉一起截...
谭付清陈昭典李建辉
文献传递
器官移植机械灌注产品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机械灌注是一种新型的器官保存和转运方式。相比于传统静态冷保存,机械灌注能提高器官体外保存效果,挽救边缘供器官甚至扩展供器官来源。目前国内外有多个研究中心致力于机械灌注系统的研发,并且许多已经应用或者即将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肝、肾等大器官机械灌注系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贾俊君李建辉周燕飞岑凯立周琳郑树森
关键词:器官移植
肝包虫周围纤维囊壁中骨桥蛋白免疫印记与组化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肝细粒棘球蚴(肝包虫)周围纤维囊壁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定位.方法: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OPN在肝细粒棘球蚴(n=48)周围纤维囊壁中的表达,并结合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组织学分布.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经免疫印记分析80%有OPN表达,形态学观察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纤维性囊壁(内层),与近肝侧纤维性囊壁(外层)比较有显著差异(75% vs 8.3%, P<0.05).结论:OPN参与肝细粒棘球蚴周围内层纤维性囊壁肉芽肿反应的调节.
李建辉彭心宇唐娟吴向未张示杰牛建华孙红牛少雄吕游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骨桥蛋白免疫印记肝包虫
不同灌注液对大鼠离体供肝机器灌注的保护研究
背景:静态冷保存(SCS)是目前肝移植供肝保存的金标准,但是仍有组织水肿、酸中毒等缺点影响移植预后.机器灌注(MP)是供肝保存的另一途径,近来研究表明其在减少供肝保存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优于SCS,但是hP的参数设定包括...
周琳贾俊君张静姜骊李建辉郑树森
中国心脏死亡捐献器官评估与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44
2014年
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与心脏死亡诊断标准 1.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属于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a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CDCD)三大类中的“中国二类(C-Ⅱ)”,即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注)或称无心跳器官捐献(non-heart beating donation,NHBD). 近年来,DCD在我国已发展成为移植器官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联合制定本专家共识,以规范DCD器官的评估与应用,保障移植疗效。
郑树森徐骁徐骁屠振华庄莉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器官移植肝移植肾移植
cuff管套入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索应用cuff管套入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的新方法。方法:60只健康雄性近交系W 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显微镜下(×10),连同左侧供睾的动、静脉一起截取与其相连的腹主动脉段和左髂总静脉段,以丝线结扎左髂总静脉段的远断端,其余3断端分别套上cuff管后袖套状翻转并以丝线环扎之,然后分别将外套cuff管的动、静脉嵌入切开的受鼠的腹主动脉内和左髂总静脉内后再环扎,端端吻合受、供体输精管,摘除受鼠双侧睾丸。结果:30只大鼠正式手术,27只长期存活直至处死,2只死于麻痹性肠梗阻伴感染,1只因术中大出血死亡。27只长期存活的受体中,4、4、5例于术后14 d、28 d、56 d探查植睾,血供情况良好,关腹存活至处死;余14只用于其他实验。受体左下肢术后无明显水肿、淤血和坏死。结论:应用cuff管技术建立的大鼠睾丸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效果可靠等优点,可作为睾丸移植的研究模型。
谭付清陈昭典李建辉
关键词:睾丸移植同种异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