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斌

作品数:27 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激素
  • 6篇关节
  • 5篇递增负荷训练
  • 5篇受体
  • 5篇糖皮质激素受...
  • 5篇皮质
  • 5篇激素受体
  • 4篇性激素
  • 4篇术后
  • 4篇糖皮质
  • 4篇糖皮质激素
  • 4篇皮质激素
  • 4篇儿童
  • 3篇运动性
  • 3篇挛缩
  • 3篇雌性
  • 3篇雌性大鼠
  • 2篇动物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运动疗法

机构

  • 19篇上海体育学院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蔡斌
  • 12篇段子才
  • 8篇郭仕达
  • 8篇王人卫
  • 7篇陈佩杰
  • 7篇高勇
  • 6篇陆爱云
  • 4篇蔡斌
  • 4篇陈博昌
  • 4篇范帅
  • 3篇许豪文
  • 2篇徐丽丽
  • 2篇王志刚
  • 2篇杨根兴
  • 1篇蔡海清
  • 1篇陈珽
  • 1篇杨杰
  • 1篇栾静芬
  • 1篇陈及治
  • 1篇张玲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国运动医学...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2002年第...
  • 1篇第六届全国体...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与肿瘤风险被引量:9
2003年
运动与恶性肿瘤风险之间的联系是否存在可见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能阐明其生物学机制。将近五年的有关职业劳动和/或休闲体育活动对各种恶性肿瘤风险作用的观察性研究进行回顾,包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在回顾运动与恶性肿瘤风险联系的研究结果时,包括饮食、体重在内的各种混杂因素被标化,在此基础上发现运动对于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肺癌等具有保护作用。在12项报道运动对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的研究中有6项研究结果提示运动与乳腺癌之间呈负相关。这种联系可能依赖于患者的暴露年龄、诊断年龄、绝经状况和其他因素如体重指数等。负相关的剂量反应关系也出现在大部分的关于结肠癌的研究结果中。对于前列腺癌和睾丸肿瘤的研究没有提示运动对其具有保护作用。运动与其他肿瘤的联系尚需更多的研究资料。运动对乳腺癌和结肠癌具有保护作用,并呈负相关,这种联系的生物学机制也被发现。但运动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相关生物学机制的认识匮乏,决定了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的试验性研究。
蔡斌
关键词:肿瘤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
肉毒毒素A在治疗脑性瘫痪儿童痉挛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肉毒毒素A由于能产生可逆的化学性去神经作用而被应用于治疗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痉挛。评定肉毒毒素A疗效的常用指标,包括GMFM,Ashworth量表、关节活动度等。在综述了证明肉毒毒素A治疗脑瘫儿童上肢或下肢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含非对照性研究和对照性研究)后,得出了肉毒毒素A用于治疗脑瘫儿童痉挛是安全、有效的和可以很好的被耐受的结论,还需更多的研究去论证结合多种途径(传统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石膏、支具、矫形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蔡斌陈博昌
关键词:肉毒毒素A脑性瘫痪儿童肢体痉挛
运动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的机制探讨——GR mRNA的变化被引量:7
2002年
同步观察大鼠在 7周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血浆皮质酮、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和肝脏GRmRNA的动态变化 ,试图从GRmRNA水平上探讨运动应激后GR变化的机制。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训练 3周组 ,训练 5周组 ,训练 7周组 ,训练 7周 +恢复 1周组。动物训练采用递增负荷的跑台训练。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肝胞液GR结合量 ;定量RT -PCR检测肝GRmRNA表达。结果发现 :(1) 7周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 ,血浆皮质酮浓度表现为不断增加 ,至第 7周达最高 ,第 8周 (恢复周 )又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 (2 )大鼠在 7周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 ,肝胞液GR呈持续下降 ,至训练第 7周降至最低 ,恢复 1周后大鼠肝胞液GR有回升。 (3)在 7周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 ,肝脏GRmRNA的变化与肝胞液GR的变化相近 ,与肝胞液GR的变化不同 ,恢复 1周后肝GRmRNA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过程中GR结合容量的减少至少部分地发生在mRNA水平上 ,即由于GRmRNA的减少 ,造成GR分子的合成减少。但是 ,GR结合容量的恢复速度比GRmRNA慢 ,提示训练过程中 ,大鼠肝GR结合容量的减少不全是GRmRNA减少的结果 ,可能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比如GR结合活性的减少和 /或GR蛋白分解加速。
陈佩杰许豪文段子才蔡斌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
对上海市中老年妇女体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2001年
:采用形态、机能等测试方法 ,对上海市 463名 40~ 70岁中老年妇女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测试结果发现 ,随着年龄增长 ,该人群体脂率与BMI指数呈上升趋势 ,收缩压及脉压有逐渐增加趋势 ,血总胆固醇(TC)有升高趋势 ,其中老年前期、老年期均较中年更年期有显著性差异。各指标相关分析显示 :各组体脂率与BM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TC呈正相关。其中 ,中年更年期组内脉压、血糖 (GLu)与BMI指数呈正相关 ,HDL与BMI指数呈负相关 ,HDL与GLu呈负相关 ;老年前期、老年期组TC/HDL比值与GLu呈正相关。
庄洁王人卫陈及治谭晓缨郭仕达蔡斌段子才高勇
关键词:中老年妇女体质身体形态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的大鼠下丘脑-垂体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月经失调(AMI)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递增负荷训练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和垂体促性腺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电镜下,7周训练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轴突髓鞘分离、树突肿胀,核周质线粒体空泡变。垂体促性腺激素(Gn)细胞、生长激素(GH)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的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断裂和肿胀。尤其是促性腺细胞粗面内质网极度扩张,出现类似性腺阉割细胞(Ⅳ型)和脱颗粒细胞(Ⅴ型)。休息1周后未见恢复。结论: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发生在下丘脑水平,短期休息调整不能恢复。下丘脑-垂体轴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密切相关。
王人卫陆爱云郭仕达高勇蔡斌段子才
关键词: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递增负荷训练下丘脑-垂体轴细胞超微结构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式,术后功能锻炼方案。方法:60例(男36例,女24例)6~18岁的患儿接受了经大转子上小“S”形切口的彻底臀肌挛缩松解术,术后实施有计划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54个月,6例失访,98%结果随访满意,50例优,3例良,仅有1例疗效差。结论:彻底的手术松解结合术后有计划的功能锻炼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方案。
蔡斌王志刚蔡海青杨杰徐蕴岚李玉婵陈博昌杨根兴
关键词:挛缩运动疗法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探讨被引量:28
2005年
杜青陈珽沈品泉杨璇陈楠栾静芬蔡斌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探讨胸锁乳突肌挛缩幼年期
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的大鼠下丘脑、垂体、血浆β—EP和性激素的变化被引量:7
2001年
在建立递增负荷训练的运动性闭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放射性免疫法 ,测定 β—EP和性激素 ,观察不同负荷训练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血浆 β—EP和血浆T、FSH、LH、P、E2 的影响 ;AMI与 β—EP和性激素的关系。结果显示 ,长期大强度负荷使训练组A动情周期抑制 ,表现为低促性腺类固醇、低促性腺激素 ,而下丘脑、血浆 β—EP含量明显升高。短期适宜强度负荷使训练组C血T明显升高 ,长期大强度负荷使训练组A血T明显下降。经 1周休息后 ,β—EP、P、T、FSH已基本恢复 ,但LH、E2 未完全恢复。提示 :β—EP对下丘脑GnRH释放具有直接抑制效应。血T升高可直接对抗雌激素或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继发AMI。AMI经及时合理适当调整 ,大部分性激素是可以逆转的。
王人卫陆爱云郭仕达高勇段子才蔡斌
关键词:递增负荷训练运动性月经失调Β-EP性激素
递增负荷运动对雌性大鼠性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
研究目的:近年来探讨运动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已成为热门话题,随着妇女参加运动训练人数的增加,人们发现,运动性月经失调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月经失调尤其是闭经的年轻女运动员中,骨质疏松及其所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
王人卫高勇陆爱云段子才郭仕达蔡斌
文献传递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颌面部的常见疾病,患者多存在张口受限、关节疼痛或者关节弹响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困扰。疾病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科学诊断和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TMD患者的治疗优先采取保守、可逆的治疗方式,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可达到改善症状、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本文将就目前TMD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康复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为TMD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杨洋范帅徐丽丽徐丽丽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保守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