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作品数:25 被引量:195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结果湿热蕴脾证组与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组比较QOL总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得分最低,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脾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以BP,GH,VT,SF,MH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湿热蕴脾证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下降,除VT下降不甚明显外,其余得分均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OL各项得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蕴脾证组、肝郁脾虚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理、心理、社会机能受到很大影响;湿热蕴脾证组患者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较轻微;肝郁脾虚证组虽然其与湿热蕴脾证组相比肝损害较轻,病情相对稳定但生活质量却明显低于湿热蕴脾证组。 尹德辉 林丹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湿热蕴脾证 肝郁脾虚证 双环醇及苦参素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和停药后反弹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双环醇及苦参素作为替代药物,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和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及停药后反弹的患者随机分为双环醇组、苦参素组两组,分别使用双环醇、苦参素治疗。观察其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症状、体征及停药后随访6个月ALT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程结束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黄疸、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双环醇组优于苦参素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V-DNA变化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1,3,6月时进行随访,发现两组ALT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的变化情况两组对比,苦参素组HBV-DNA反弹情况明显低于双环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和苦参素作为拉米夫定耐药及停药后反弹的替代疗法,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比较两药的效果,双环醇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的作用明显比苦参素强;苦参素降酶效果逊于双环醇,但抑制病毒的作用则较双环醇强且持久。 林丹 尹德辉关键词:双环醇 苦参素 替代疗法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疗效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关系,从中医证型的角度,为拉米夫定抗病毒的具体选用时机和提高疗效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5例在医院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相关治疗的患者进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辩证的具体分型,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52周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耐药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疗效。结果治疗52周后,肝胆湿热型患者的HBV-DNA阴转率、HBeAg转换率以及ALT复常率分别为93.33%、46.7%、93.33%,均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的60.00%、13.33、60.00%,肝郁脾虚型的73.33%、20.00%、70.00%及瘀血阻络型60.00%、0、50.00%的患者,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及瘀血阻络的耐药率分别为3.30%、8.9%、10.0%、10.0%,以肝胆湿热型最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改善方面肝胆湿热与肝郁脾虚治疗后与肝肾阴虚及瘀血阻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患者的中医证型相关,在用药过程中,应考虑患者的中医证型,可显著提高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的临床疗效,实现针对性用药和个性化抗病毒的相关用药方案的合理制定。 李芳 尹德辉 杨世忠 林丹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辩证分型 拉米夫定 参麻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56例 被引量:7 2013年 引起老年性眩晕的病因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美尼埃病等为主。老年性眩晕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发病与全身多因素有关,诊断颇为棘手,西医治疗往往以对症为主,而中医治疗具有适应范围广、注重个体化治疗等优势。我科自2010年开始用参麻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取得了明显疗效。 谢蓉 林丹 李芳 陈华伟关键词:老年性眩晕 中医药疗法 紫河车联合替比夫定优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紫河车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替比夫定为例探讨核苷类药联合中药抗乙肝病毒的优化治疗。方法将40例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后达成部分病毒学应答的慢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继续使用替比夫定治疗.治疗组在第25周加用紫河车治疗,在第28周时比较两组的HBV-DNA转阴率及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线HBV—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周时HBV-DNA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紫河车联合替比夫定可加快其实现HBV—DNA的下降和HBV—DNA转阴,有效的减少耐药的发生,促进慢乙肝的临床转归。 赵绪海 林丹关键词:紫河车 慢乙肝 肝舒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 被引量:3 2005年 林丹 韩平 冯钊 谢蓉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口服液 自拟方 脑通有效部位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脑通有效部位组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造模,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脑通给药组,观察脑通主要有效部位组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NOS活力、DNA电泳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脑通组NO含量、NOS活力显著降低,DNA电泳条带变暗,Bcl-2表达升高。结论:脑通主要有效部位组合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中NO含量,抑制NOS活性,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起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王继浩 林丹 冯钊 袁勇关键词: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经替比夫定治疗血清学应答不充分慢乙肝患者40例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筛选经替比夫定治疗两年以上,血清HBV DNA PCR检测不到(300 copies/ml)、HBeAg转阴一年以上而未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继续接受替比夫定和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26周。治疗结束时主要观察两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6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单药替比夫定组为15%;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组为32.5%。替比夫定组出现病毒学突破2例,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组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与单药替比夫定组相比,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组具有更高的血清学转换率。 林丹 尹德辉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应答不佳 紫河车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TRAIL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导致肝硬化的过程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介导的免疫损伤及恩替卡韦通过影响s TRAIL及抑制HBV-DNA复制,延缓或阻止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为治疗组,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恩替卡韦(0.5 mg,每日一次)口服,疗程48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24、48周使用ELISA检测血清中s TRAIL水平,RT-PCR检测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同时在治疗组中随机选取16例患者,Child-Pugh分级分别为A级6例,B级5例,C级5例,于恩替卡韦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进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前s TRAIL、HBV DNA及AL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相关分析,治疗组患者血清s TRAI与AL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00),血清s TRAIL与HBV-DNA载量无相关性(r=-0.0127,P=0.382)。恩替卡韦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 TRAIL水平下降,ALT恢复正常,HBV-DNA载量降低,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 TRAIL介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免疫损伤过程。经恩替卡韦治疗后s TRAIL与ALT降低,HBV-DNA复制抑制,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从而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发展。在恩替卡韦抗病毒过程中动态监测s TRAIL的变化有助于肝硬化预后的判断。 陈典颜 林丹 刘三都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 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后的两组患者比较中,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下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生存质量更高;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更明显,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李芳 钟军华 林丹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