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宁

作品数:60 被引量:4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17篇政治法律
  • 8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产权
  • 16篇农地
  • 11篇社会
  • 10篇地产权
  • 8篇农地产权
  • 6篇农村
  • 5篇农户
  • 4篇人际
  • 4篇社会学
  • 4篇农地产权结构
  • 4篇文化
  • 4篇公共
  • 3篇地产
  • 3篇新农村
  • 3篇人际交往
  • 3篇社会和谐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3篇农业
  • 3篇租值耗散

机构

  • 46篇南京财经大学
  • 21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60篇李宁
  • 12篇陈利根
  • 7篇龚世俊
  • 3篇马贤磊
  • 3篇曹宝明
  • 2篇龙开胜
  • 2篇谢存旭
  • 2篇邹宝玲
  • 2篇王舒娟
  • 1篇董银霞
  • 1篇何文剑
  • 1篇王岩
  • 1篇郭忠兴
  • 1篇张为付
  • 1篇李光泗
  • 1篇孙佑海
  • 1篇石晓平
  • 1篇田志宏
  • 1篇张然
  • 1篇何兴邦

传媒

  • 9篇学术界
  • 5篇宁夏大学学报...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江海学刊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粮食经济研究
  • 2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害人国家赔偿立法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进入"被害人时代"时,我国的被害人国家赔偿立法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被害人国家赔偿法立法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应该说,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作为国家的治理者和"守夜人",理应肩负起保障人民权利不受侵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与义务。被害人国家赔偿立法正是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法治,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权保障,维护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
李宁
关键词:人权保障
粮食生产责任会激励地方政府撤县设区吗——来自2000—2019年全国1855个县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立足于地方政府对粮食生产责任承担与城市化建设的不同激励,通过对县级样本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考察了粮食生产责任对地方政府撤县设区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事关撤县设区决策程序和变更方案内容确定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使得地方政府在推动撤县设区中具有弱化粮食生产责任的制度空间和利益激励,由此进一步使得县域的粮食生产责任与地方政府的撤县设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但这一正向关系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减弱。
李宁周琦宇
关键词:撤县设区地方政府
农地经营权主体差异与农地抵押方式选择——基于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被引量:21
2017年
本文立足市场与组织合约的分类视角,通过选取以农户为抵押主体的同心与平罗、以规模经营主体为抵押主体的明溪与枣庄这两对典型案例的对比,探讨农地经营权主体与农地抵押合约方式选择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农地抵押中存在直接与间接定价的合约方式差异,且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这两类主体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抵押合约;当农户作为抵押主体时,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方式优于选择市场合约的直接方式;而当规模经营主体作为抵押主体时,以市场合约的直接抵押方式要优于采用组织合约的间接抵押方式。就此,提出考虑抵押主体差异、鼓励具有信息收集与定价功能的主体参与抵押进程、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和活化农地经营权等政策建议。
王岩李宁马贤磊石晓平
关键词:农地经营权农户抵押贷款市场合约
悖反与整合:法律与社会现实的思考
2006年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诸多法律案例中,往往国家制定法并不能得以完全的实施,而民间习惯、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对法律事件处理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客观地探究法制建设中的经济与社会现实条件和人文环境,尤其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与非正式的法律方式。对于实现本土资源与法律制度的整合,寻求一条适应中国社会特色的法治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李宁龚世俊
关键词:本土资源法治社会法律社会学
差别化管理与调控建设用地资源的政策组合研究
2016年
我国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协调发展客观上对建设用地利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转变建设用地的利用与管理方式,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的管理政策。只有完善土地政策的宏观保障体系,理清土地政策与配套政策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与其他政策的互动协调机制,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才有保障,文章在分析外部规划管制、区域发展、产业发展、财政税收以及金融五方面保障政策协调性障碍现状和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从城乡功能区规划管制、区域差别化发展战略、产业用地政策、土地财政税收(财政转移和土地税收出让金替代)和地方金融融资平台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保障重点措施。
李宁陈利根
关键词: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基于房地产市场内生属性的房价与租金关系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房地产市场内生属性,构建房价租金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全国房屋销售和租赁价格指数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在短期和长期都将影响租金水平,但租金对房价影响甚微,折射出房屋销售市场与租赁市场在长期与短期内存在现实分隔,没有呈现良性的互动发展,并从市场属性、宏观经济背景和消费者偏好三方面,对实证与理论之间、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释,进而针对产生偏离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宁
关键词:房价租金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如何使农地“三权分置”更有效——基于产权结构细分的约束及其组织治理的研究被引量:48
2016年
本文围绕"如何才能使农地‘三权分置’是有效的"命题,从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地产权结构细分对"三权分置"构成的约束及其组织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农业生产特点下,家庭经营的重要性使得需要除去人身属性进而以财产权性质流动的农地使用权细分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构成了分置结果上的两难约束;(2)农业发展本身对农地处分权从流转权到抵押权细分的内在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也构成了方式选择上的实质约束;(3)面对上述双重约束,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在治理上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组织途径,同时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启示在于,在通过农地经营权流动与集中、建立和发展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需要保障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并加强与其他主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共赢;同时,在当前农地抵押贷款机制的设计与探索中要注意到农地流转对农地经营权抵押的影响会因流转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农地入股的物权流转可能保障农地抵押权实现。如何更好建立与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李宁陈利根孙佑海
关键词:农地农地股份合作社
和谐社会建构中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和中外生命伦理思想发展演进中产生的"贵生"、"爱人"等观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当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价值。面对当代社会来自自然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与困境,我们应重新诠释生命伦理的主题,理性思考生命价值观以及生命神圣性;在传统与现实的资源中整合新的生命伦理体系,广泛开展现代生命伦理教育,健全完善生命伦理的法律制度,营造尊重一切生命的良好社会环境。
龚世俊李宁
关键词:敬畏生命生命伦理价值观和谐社会
“非粮化”还是“趋粮化”: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农地种植结构与中国粮食安全直接相关,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打实地调整种植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回归模型与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1)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存在“U”型关系,拐点为2.533hm2。当农地经营规模小于拐点时,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非粮化”;当农地经营规模超过拐点后,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趋粮化”。(2)分粮食功能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U”型关系仍然存在,但在不同粮食功能区产生了不同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3)地权稳定性对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的“U”型曲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结论]提出发展农机服务市场、协调各区域粮食生产责任、引导农户签订权责明确的土地流转契约、增加政策性种粮补贴、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机制,确保农户种植行为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契合。
马俊凯李光泗李宁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农地流转
专业类院校主干与支撑类学科协调发展研究——以财经类院校学科建设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基于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财经类院校的学科建设现状和学科布局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学科建设、学科布局、学科融合、学科梯队等方面分析了财经类院校在学科建设和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财经类院校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李宁张为付高婧欧亚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