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立新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3篇酸酶
  • 3篇细胞
  • 3篇磷酸酶
  • 3篇碱性磷酸酶
  • 2篇预后
  • 2篇活性
  • 2篇比色
  • 2篇比色法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蛋白
  • 1篇性激素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清胆固醇
  • 1篇血清碱性磷酸...
  • 1篇血清尿素
  • 1篇血清性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 6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2篇叶立新
  • 6篇吴志勇
  • 6篇郑铁生
  • 3篇薛锦
  • 3篇巴荣
  • 3篇张徐
  • 3篇盛微翔
  • 2篇汪毅
  • 2篇朱彦
  • 2篇闻平
  • 2篇陆益龙
  • 1篇严利文
  • 1篇徐志刚
  • 1篇孔宪如
  • 1篇钱军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测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表型及其与MDS患者转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24~48小时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HG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MDS患者异常染色体出现率46%,主要有+8、-7、5q-、11q-、20q-,并有复杂异常核型。复杂异常核型患者急性白血病转化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结论MDS患者有异常核型者易转为急性白血病,异常染色体出现与该类患者转归有直接关系,核型分析对MDS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巴荣陆益龙叶立新朱彦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核型异常预后
壳聚糖体外吸附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壳聚糖在体外吸附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壳聚糖吸附法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分子量、不同脱乙酰度和不同粒径的壳聚糖,分别加入到含高胆固醇的血清中,在限定条件下作用一定时间,用胆固醇氧化酶法分别测定加入壳聚糖前后的血清胆固醇含量,计算其吸附量.结果:壳聚糖分子量为53~55万时,吸附胆固醇量达到最大值;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提高,壳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量也提高;壳聚糖粉末粒径越小越利于吸附.结论:壳聚糖用作体外血清胆固醇吸附剂具有优良血液相容性和吸附性,其吸附行为与分子量、脱乙酰度和粒径有关.
叶立新郑铁生吴志勇王亚娜宗爱萍
关键词:壳聚糖血清胆固醇天然吸附剂分子量脱乙酰度粒径
乳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方法初探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乳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方法,为研究骨代谢异常及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提供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经体外培养的乳鼠成骨细胞,制备上清液、裂解液和冻融液样本,分别用二乙醇胺、2-乙基氨基乙醇、2-氨基-2-甲基-1-丙醇3种不同缓冲液的试剂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使用二乙醇胺缓冲液的试剂方法,对3种标本的测定值都最高,与各组比较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变异系数最小,其他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用3种不同缓冲液试剂方法检测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标本,均以裂解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冻融液次之,上清液最低,分析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二乙醇胺缓冲液的试剂方法,测定体外培养乳鼠成骨细胞裂解液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效果较为理想。
郑铁生叶立新薛锦吴志勇张徐盛微翔
关键词:乳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2型糖尿病(T2DM)是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对DN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vascular adhesion protein-1,sVAP-1)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水平变化进行观察,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孔宪如徐志刚叶立新巴荣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染色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染色体变化对CML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直接法或短期24h培养法常规R显带后分析97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核型并统计分析其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97例CML患者中,Ph1染色体(+)者92例(94·8%);Ph1(-)者5例(5·2%),其中有4例Ph1(-)bcr/abl(+),1例Ph1(-)/bcr/abl(-)。加速期、急变期患者17例(17·2%)中有15例出现新的染色体异常,表现为+8、+19、+Ph1、-Y、i(17q)、del(7)(q22)。加速期、急变期患者额外染色体出现频率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结论CML患者染色体畸变频率增高及非随机同时出现额外染色体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巴荣陆益龙叶立新钱军朱彦
关键词:CML染色体预后
酶试剂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试剂盒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03年
叶立新吴志勇郑铁生
关键词:试剂盒性能评价
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对碱性磷酸酶测定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参考范围调查,临床病例标本和临床随机成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分析比较3种不同缓冲体系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二乙醇胺、2-乙基氨基乙醇、2-氨基-2-甲基-1-丙醇3种不同缓冲体系的方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参考范围分别为:(98±57)U/L、(86±44)U/L、(75±42)U/L;组间比较P<0.05。221例7组肝病患者标本用3种方法测定,组间结果比较,P<0.05。成人随机标本109例,3种方法的结果比较,P<0.05。结论不同缓冲体系的测定方法对ALP测定的结果差别很大,即使底物相同,采用不同激活型缓冲体系,也会对测定结果带来较大差异,其参考范围也不一致。
郑铁生叶立新薛锦吴志勇张徐盛微翔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参考值
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2年
严利文叶立新
关键词:赖诺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男性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男性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68例男性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甲亢患者治疗前血清T和E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FSH、LH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甲亢患者治疗后血清FSH、LH、T和E2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甲亢患者存在性激素代谢紊乱;患者血清T和E2水平的增高是机体为了适应高代谢环境,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随着甲亢得到控制,其水平恢复正常。
郑铁生叶立新吴志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激素高代谢血清
直接比色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血清总铁结合力 (TIBC)的直接比色测定法 ,不需去除饱和血清转铁蛋白后多余的铁。方法 在 pH 8.4条件下 ,血清转铁蛋白与过量的铁标准液 (Fe3 + )反应 ,未结合铁与菲咯嗪发生显色反应 ,再加入酸性缓冲液 ,在 pH 4 .0条件下 ,结合的铁从转铁蛋白中释放 ,并与菲咯嗪发生显色反应 ,吸光度值的增加与TIBC浓度呈正比。结果 血清标本线性范围达 91.2 μmol/L。批内、批间CV(% )分别为 4 .2 %、5 .4 % ,与碳酸镁作吸附剂的手工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 ,Y =1.0 2 5X +0 .92 7(Y为该法 ,X为手工法 ) ,r =0 .990 ,P >0 .0 5 ,5 6名健康人血清TIBC含量为 4 7.6~ 75 .1μmol/L( x± 2s)。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
汪毅闻平叶立新
关键词:转铁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