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红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乡医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5篇断层扫描
  • 5篇相干断层扫描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4篇光学相干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原发性开角型...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小梁
  • 3篇小梁切除
  • 3篇开角型
  • 3篇开角型青光眼
  • 3篇功能性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机构

  • 19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9篇朱红军
  • 15篇王保君
  • 9篇张海涛
  • 7篇杨华
  • 6篇李顺元
  • 4篇郑建奇
  • 3篇徐英英
  • 2篇杨玉新
  • 1篇杨培学
  • 1篇许银霞
  • 1篇陆丽红
  • 1篇彭坤
  • 1篇王瑞虎
  • 1篇周玉兰
  • 1篇孔德兰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医学信息(手...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比较正常人和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的差异,评价其对早期POAG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早期POAG患者46例(46眼)为早期POAG组,正常人50人(50眼)为正常组,利用RT-Vue-100FD-OCT GCC程序记录2组黄斑区平均、上方及下方GCC厚度,分析2组黄斑区不同区域GCC厚度差异,确定OCT测量黄斑区GCC厚度值对早期POAG的最佳诊断指标。结果正常组黄斑区平均、上方及下方GCC厚度值分别为(104.76±5.96)μm、(104.89±6.73)μm、(104.61±6.37)μm,各区域厚度值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OAG组黄斑区平均、上方及下方GCC厚度值分别为(88.81±7.50)μm、(89.04±8.84)μm、(89.07±7.92)μm,各区域GCC厚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OAG组黄斑区不同区域GCC厚度值较正常组明显变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正常人和早期POAG之间黄斑区平均、上方、下方GCC厚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894、0.903。结论 OCT测量黄斑区GCC厚度可作为早期POAG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王保君朱红军张海涛杨华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傅立叶OCT在准分子手术前角膜厚度测量中的应用
王保君张海涛周玉兰朱红军
小梁切除术后眼球按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研究
朱红军杨玉新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4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眼压升高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房角镜及UBM检查了解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结果术后4例为一过性眼压升高,3例为房角后退所致,1例因缝合靠前,房角粘连所致。结论术前应用UBM检查充分了解睫状体脱离和房角情况,并掌握操作技巧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王保君郑建奇朱红军李顺元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高眼压
儿童眼癔症50例临床分析
2005年
李顺元杨华王保君朱红军
关键词:癔症患者泪道冲洗暗示治疗儿童癔症暗示疗法眼球固定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可重复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的可重复性。方法随机选取正常人和POAG患者各15眼分为正常组和青光眼组,应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TVue-100FD-OCT),采用双盲法,检查者A和检查者B间隔4h分别对2组受检者进行GCC程序的扫描,记录黄斑区平均、上方及下方GCC厚度,分别计算检查者A和检查者B测量黄斑区GCC厚度值的变异系数,统计分析检查者A和检查者B组内各组数据变异系数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各组数据变异系数的差异。结果操作者A测量正常组黄斑区平均、上方、下方GCC厚度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17%±1.16%、2.24%±1.04%、2.10%±1.22%,青光眼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17%±1.34%、3.19%±1.67%、3.23%±1.59%;操作者B测量正常人黄斑区平均、上方、下方GCC厚度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26%±1.14%、2.39%±0.84%、2.43%±0.94%,青光眼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3%±1.34%、2.33%±1.61%、3.87%±2.02%。同一操作者内测量正常组、青光眼组黄斑区平均、上方、下方GCC厚度值的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操作者之间测量数据的变异系数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TVue-100FD-OCT测量正常人、POAG患者黄斑区GCC厚度操作者内和操作者间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朱红军王保君杨华张海涛赵萌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重复性
小梁切除术后影响功能性滤过泡的相关因素
2006年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影响功能性滤过泡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别对48例5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失败患者的年龄、青光眼粪型、术前眼部情况(视力、视野、杯/盘及眼压)、术前用药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等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小梁切除术35眼。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丝裂霉素应用15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发生在30~45岁者30眼(60%);慢性开角性青光眼者26眼(52%);34眼(68%)为晚期青光眼;16眼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8眼为高眼压下实施手术;11眼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症反应;24例未得到正确护理;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与手术方式、术前眼压状况、术前用药及术后处理等有关,与手术年龄、膏光眼类型、手术时机是否有直接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保君朱红军郑建奇李顺元
关键词:小梁切除滤过泡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眼房角巩膜突可见性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M模块房角测量图像中巩膜突可见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择本院眼科门诊40岁及以上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眼科常规项目检查,房角均分别接受RTvueOCT(Optovue Inc,USA)CAM模块和房角镜检查。分析OCT图像中巩膜突的可见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受试者共98例(98眼),年龄(63.3±10.5)岁,其中女性62例(63.3%)。在392个OCT房角象限中,286个(73.0%)象限的巩膜突可见,在象限之间、局部球结膜是否增厚之间的巩膜突可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巩膜突可见性与性别、年龄、房角镜分级均无关(P〉0.05),与局部球结膜增厚(OR:0.113,P〈0.01)、象限(上方与颞侧OR=0.210,下方与颞侧OR=0.340,P〈0.01)有关,其中上、下象限与颞侧相比存在差异(OR=0.210、0.340,P〈0.01)。巩膜突在不可见情况下,仍有80.2%的象限可分辨出房角状态。结论傅里叶OCT作为一项房角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为判断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提供有用信息。
张海涛徐英英王保君朱红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眶内非金属异物误诊为眶蜂窝织炎28例分析
2005年
杨培学陆丽红朱红军
关键词:误诊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青光眼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mGCC)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pRNFL)厚度在青光眼中的变化情况及诊断能力.方法 选择本院眼科门诊成年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青光眼常规项目检查.使用傅立叶光学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pRNFL及mGCC各参数.结果 受试者共116例(116眼),包括正常组51例(44.0%),早期青光眼组30例(30.2%),进展期青光眼组35例(25.9%),正常组、早期及进展期青光眼组的pRNFL、mGCC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022、97.361、27.899、79.585、140.686、119.166、116.234、90.855、64.341、133.064,P<0.01).对于早期青光眼,除鼻侧之外(P>0.05),其余pRNFL及所有mCCC参数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 Operated Curve,ARO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NFL:0.796±0.049;mGCC:0.748±0.055,P<0.05).对于总体青光眼,所有pRNFL及mGCC参数的ARO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NFL:0.889±0.029;mGCC:0.862±0.034,P<0. 01).经AROC两两比较,除了颞侧、上方pRN-FL厚度较mGCC中局部丢失体积(focal loss of volume,FLV)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P<0.05),大部分pRNFL及mGCC参数之间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傅立叶OCT中,pRNFL仍是青光眼最主要检测方法,mGCC可作为一种有用的青光眼补充诊断手段.
张海涛朱红军王保君徐英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