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绞痛
  • 6篇绞痛
  • 5篇疗效
  • 5篇肝素
  • 4篇低分
  • 4篇低分子
  • 4篇低分子肝素
  • 4篇药物疗法
  • 4篇衰竭
  • 4篇疗法
  • 4篇分子
  • 3篇低分子肝素治...
  • 3篇心病
  • 3篇心功能
  • 3篇血症
  • 3篇异山梨酯
  • 3篇脂血症
  • 3篇硝酸异山梨酯
  • 3篇高脂
  • 3篇高脂血

机构

  • 19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9篇朱文敏
  • 11篇黄震华
  • 10篇许左隽
  • 6篇吴士尧
  • 5篇顾燕
  • 3篇朱雅琴
  • 2篇徐济民
  • 2篇卞玲
  • 1篇陈启稚
  • 1篇蔡乃绳
  • 1篇范维琥
  • 1篇虞俊
  • 1篇张奇志
  • 1篇童步高
  • 1篇黄佐
  • 1篇胡余
  • 1篇荣烨之
  • 1篇魏盟
  • 1篇王肖龙
  • 1篇马仲艳

传媒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国外医学(心...
  • 2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被引量:36
2000年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苯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氨氯地平(5 mg, qd)、非洛地平(5 mg, qd)和缓释硝苯地平(30 mg, qd)分别治疗高血压53,50和49例,均连续口服用药 2 wk。结果:3药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1%,76%,76%。3药尚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的作用。结论:3药降压作用均显著,具有服药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
黄震华顾燕许左隽朱文敏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
血脂康和微粒化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2003年
目的 评价血脂康和微粒化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血脂康组(n=20,血脂康0.6bid,p.o),微粒化非诺贝特组(n=20,微粒化非诺贝特0.2qn,p.o)和联合用药组(n=20,血脂康0.6qn,p.o 微粒化非诺贝特0.2qn,p.o)。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测定总胆固酵(total cho1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1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因酵(1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1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酵(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1estero1,HDL—C),肝、肾功能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微粒化非诺贝特组和联合用药组TC分别降低了21.2%(P<0.001)、10.5%(P>0.05)和23.1%(P<0.001);TG分别降低了20?P<0.05)、38.3%(P<0.001)和41%(P<0.001;LDL—C分别降低了27.9?P<0.001)、10.2%(P>0.05)和28.3%(P<0.001;HDL分别升高了16.5%(P<0.001),11.2%(P<0.001)和18.2%(P<0.001)。治疗8周后调脂作用与4周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中各组均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血脂康和微粒化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用血脂康或微粒化非诺贝特,且这种联合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朱文敏吴士尧
关键词:微粒化非诺贝特混合型高脂血症药物联用安全性
苯扎贝特与阿西莫司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降低血脂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1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4±s 8a)给苯扎贝特 0 .2 g ,po ,tid× 4wk。对照组 35例(男性 14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61± 7a)给阿西莫司0 .2 5g ,po ,tid× 4wk。结果 :苯扎贝特降低血胆固醇 (TC)和三酰甘油 (TG)的总有效率为 84 %和88%。阿西莫司降低血TC和TG的总有效率为77%和 67%。 2药且均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 0 的作用 ,苯扎贝特降低TG的水平高于阿西莫司 (P <0 .0 5)。结论 :苯扎贝特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
黄震华许左隽朱文敏徐济民
关键词:苯扎贝特阿西莫司高血脂症药物疗法
不同范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比较小范围和大范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早期病死率。方法对 4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 Wagner的 QRS评分法分为小范围心肌梗死组 2 5 1例和大范围心肌梗死组 165例。结果大范围心肌梗死组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较高 ,入院时心率较快 ,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心功能较差 ,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较高。小范围心肌梗死组早期病死率 13.94% ,大范围心肌梗死组早期病死率 33.33%。结论 QRS评分法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黄震华朱雅琴朱文敏许左隽顾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梗死范围心功能早期病死率
速碧林与异舒吉或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异舒吉或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UA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2.6±12.9岁),速碧林0.4~0.6ml,皮下注射,每日二次,持续7天,加用...
朱文敏吴士尧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异舒吉葛根素
文献传递
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降低血液粘度和抗血小板作用的比较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比较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病人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凝系统的作用。方法:噻氯匹定(0 .25 g , po,bid) 治疗44 例病人。阿司匹林(50 mg , po,bid) 治疗45 例病人。均连续用药4 wk 。结果:2 组均有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和凝血酶原时间等作用。组间比较:P> 0 .05 。结论:2 药均有降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抑制凝血功能的作用。
黄震华朱文敏许左隽顾燕胡余
关键词:噻氯匹定阿司匹林冠状动脉疾病血液粘度
那屈肝素钙与硝酸异山梨酯或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索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或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随机分为 :A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 ,年龄 (6 2 6± 12 9)a ,予那屈肝素钙 0 4~ 0 6mL ,sc,bid ,持续 7d ,硝酸异山梨酯 10mg +5 %GS 5 0 0mL ,ivgtt,qd ,持续 14d ;B组 2 5例 (男 17例 ,女 8例 ) ,年龄 (6 5 5 +10 3)a ,在那屈肝素钙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 ,ivgtt,qd ,持续 14d。结果 :A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 90 % ,与B组疗效 (6 0 % )相比 ,P <0 0 1;A组ECG改善 80 % ,优于B组 5 6 % (P <0 0 5 )。B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 (PT)及激活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延长 ,而纤维蛋白原 (Fg)、血小板聚集率 (PAR)和血浆黏度 (PV)均下降 ;A组治疗后PAR及PV均下降 ,而PT ,APTT和Fg无显著变化。结论
朱文敏吴士尧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那屈肝素钙硝酸异山梨酯葛根素UA
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比较——附61例报告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 :比较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调整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辛伐他汀组 ( 3 1例 ,10 mg,每日 1次 )和普伐他汀组 ( 3 0例 ,10 mg,每日 1次 )均连续服药 4周。结果 :两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 HDL -C的疗效分别为 90 %和 90 % ,88%和 78% ,63 %和 73 %。结论
黄震华顾燕许左隽朱文敏
关键词: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高脂血症药物疗法
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 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 2组 ,硝酸异山梨酯组 (32例 )予硝酸异山梨酯 2 0mg ,iv ,gtt,qd ;复方丹参组 (32例 )予复方丹参 2 0mL ,iv ,gtt ,qd。均连续用药 4wk。结果 :硝酸异山梨酯组治疗后 6 酮前列腺素F1α(99± 6 9)ng·L- 1]、一氧化氮 [(134± 88) μmol·L- 1]均较治疗前 [(75± 5 8)ng·L- 1,(91± 85 ) μmol·L- 1]上升 ,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0 .6 4± 0 .2 7)×10 3AU·L- 1vs (0 .5 4± 0 .2 4 )× 10 3AU·L- 1]、凝血烷B2 [(111± 2 31)ng·L- 1vs (71± 14 6 )ng·L- 1]、内皮素 1[(98± 6 2 )ng·L- 1vs (80± 4 7)ng·L- 1],浓度均下降 (P <0 .0 5 ,P <0 .0 1)。复方丹参组无此变化 (P >0 .0 5 )。结论
黄震华许左隽朱雅琴朱文敏
关键词:异山梨酯内皮血管内皮缩血管肽1血管内皮功能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2002年
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活化及集聚,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性阻塞.
荣烨之蒋锦琪陈书艳赵美华范维琥施海明严萍萍蔡乃绳童步高魏盟张奇志吴宗贵黄佐樊民金立仁王肖龙王懋英吴士尧朱文敏解玉水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心绞痛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