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莲

作品数:67 被引量:253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5篇儿童
  • 4篇蛋白
  • 4篇综合征
  • 4篇危急
  • 4篇危急值
  • 4篇慢性
  • 3篇动脉
  • 3篇异丙酚
  • 3篇舒芬太尼
  • 3篇糖尿
  • 3篇肿瘤
  • 3篇注射痛
  • 3篇基因
  • 3篇芬太尼
  • 3篇分析仪
  • 3篇肝炎
  • 3篇白细胞
  • 3篇UF
  • 3篇BGC-82...

机构

  • 53篇湖北医药学院
  • 11篇郧阳医学院
  • 4篇郧阳医学院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郧阳医学院附...
  • 2篇太和医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东风公司总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十堰市妇幼保...

作者

  • 66篇李莲
  • 18篇朱辉
  • 12篇田彩霞
  • 11篇管学平
  • 9篇陈鑫
  • 6篇郑卫东
  • 6篇任永生
  • 5篇左万超
  • 5篇王美钧
  • 5篇刘寓
  • 5篇叶云
  • 5篇杨进国
  • 5篇王明江
  • 4篇刘堂鑫
  • 4篇颜敏
  • 4篇王娟
  • 4篇杨剑
  • 3篇瞿新
  • 3篇王东幸
  • 3篇冯桂香

传媒

  • 8篇国际检验医学...
  • 6篇郧阳医学院学...
  • 5篇检验医学与临...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西部医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价值工程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6篇2012
  • 1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外周血涂片白细胞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涂片白细胞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住院儿童3 373例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中白细胞形态、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阅文献对该文没有出现的病例进行补充。结果 3 373例住院儿童外周血白细胞检查发现2 416例比例异常,占71.62%;278例形态异常,占8.24%。结论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检查对儿科疾病诊治有重要价值。
叶云李莲
关键词: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儿童
十堰地区儿童静脉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各年龄段儿童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防治Pb、Cd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918例0~12岁儿童按发育阶段分为4组,分别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取静脉血,采用北京博晖的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Cu、Zn、Ca、Mg和Fe含量,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Pb和Cd含量。结果:各年龄组间Fe、Cd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年龄组间Ca、Mg、Cu、Zn、P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Zn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a、Cu、Zn缺乏和高Pb率在各年龄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Mg缺乏以及高Cd与年龄没有明显的关系,各年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堰市儿童Ca、Zn、Fe缺乏普遍存在,Cu、Mg缺乏少见,存在一定程度的Pb污染,Cd污染程度较轻,需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预防Pb污染。
李莲张有为郭怀兰王美钧郑卫东廖东梅田彩霞
关键词:儿童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
消炎痛对人胃癌上皮细胞BGC-823的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消炎痛 (indomethacin ,IND)对人胃癌细胞BGC - 82 3的作用 ,以期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癌的防治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DNA条带分析以及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观察不同浓度的消炎痛引起的BGC - 82 3细胞凋亡情况 ;MTT法分析不同浓度的消炎痛对BGC - 82 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的消炎痛可引起BGC - 82 3细胞的凋亡并且呈现量效关系 ;MTT分析发现 :消炎痛可抑制BGC - 82 3细胞的增殖 (P <0 .0 5)。结论 :NSAIDs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
李莲朱辉冯桂香郑先科
关键词:消炎痛胃癌上皮细胞细胞凋亡增殖
十堰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本市的232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十堰市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32例,发病率6.95/10万,其中重症病例10例(4.31%),无死亡病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疫情从3月开始上升,5月达到高峰,7月疫情逐渐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4~8月,共报告191例,占全年报告总数的82.33%;发病人数男性147例、女性85例,男女之比为1.73∶1。发病对象主要为<5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2.24%。EV71和CoxA16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实验室确诊病例中EV71阳性占36.21%、CoxA16阳性占15.52%,其中EV71为优势毒株。结论十堰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差异,今后的防控重点应该放在<5岁年龄组儿童。
管学平陈鑫李莲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儿童传染病
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6年罗马Ⅲ标准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抑郁焦虑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与对照组(替加色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按症状进行分级评分评估。结果:经用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治疗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全身症状均能显著缓解,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联合替加色罗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张林江艳燕李莲邓晓玲顾雪梅
关键词:米氮平替加色罗功能性消化不良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压脉带法预处理用于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预处理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PI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0例,各组患者注射异丙酚前在前臂结扎一压脉带人为阻断血流,分别予以不同试验药物.F组:芬太尼150 μg;S组:舒芬太尼15 μg;L组:利多卡因40 mg;P组:生理盐水3 mL.注射完毕1 min后松开止血带,再注射1%异丙酚2 mg/kg,注射速度为0.5 mL/s.比较四组PIP情况、麻醉前(T0)、预注药后(T1)和注异丙酚后(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及预注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F组、S组及L组的PIP发生率分别为50%、36%、22%,均显著低于P组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T2时MAP较T0、T1显著降低(P〈0.01);HR较T0、T1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较T0、T1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副反应咳嗽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舒芬太尼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I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舒芬太尼在预防PIP方面,其外周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
朱辉杨剑周显琎杨进国苏镔李莲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为防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746例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分析腹泻患儿年龄与病毒检出率的关系。结果:746例患儿中共检出382例轮状病毒感染者,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24月年龄段的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重视对该类人群的轮状病毒监测。
王娟刘寓李莲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
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共1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43例(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85例(手术治疗组),根据术中肠缺血、坏死情况,85例手术患者分为坏死组(27例)和无坏死组(58例),无坏死组又分为缺血组(33例)和无缺血组(25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CT水平,对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缺血组和无缺血组、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术前血清PC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前血清PCT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缺血组比较,缺血组术前血清PCT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患者术前血清PCT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无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实施后,各组血清PCT水平逐渐降至正常。结论 PCT有助于早期判断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黎朝良方兰丁佑铭张笃董荣坤李莲
关键词:肠梗阻降钙素
糖尿病患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相互关系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清C肽(C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结果数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其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30例HbA1c7.5%~10%间的轻度糖尿病患者(A组)、30例HbA1c>10%的重度糖尿病患者(B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C组)。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HbA1c、空腹CP(FCP);进餐2h后再抽血检测患者餐后2h血糖(2hBG)、2h血清CP(2hCP),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随着HbA1c的升高,患者CP测定值呈现不同区间内的不同改变。在轻度糖尿病患者组中,患者FCP、2hCP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HbA1c与FCP、2hCP呈正相关。但是在重度糖尿病患者组中,患者FCP、2hCP测定结果低于健康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HbA1c与FCP、2hCP呈现负相关,常伴有CP减低。结论轻度糖尿病患者,FCP、2hCP与HbA1c的测定结果呈正相关,重度糖尿病患者则相反。这种改变可能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与作用的功能状态相关。CP与HbA1c的联合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颜敏陈娟李莲郑卫东
关键词:糖尿病C肽
湖北省两所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需求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两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不同学历学员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调查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两所附属医院92名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学员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带教教师的大部分能力和素质要求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区别。其中本科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带教教师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与患者、同事、被带教者之间的交流能力的要求明显高于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而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师资的政治面貌要求较高。结论:应持续不断地加强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满足规范化培训中不同学历背景的住院医师对带教师资的需求,促进住院医师培训的有效开展。
朱辉陈鑫田彩霞李莲
关键词:住院医师师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