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

作品数:35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儿童
  • 8篇影响因素
  • 6篇新生儿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农村
  • 5篇骨密度
  • 4篇婴儿
  • 4篇死亡率
  • 4篇死因
  • 3篇体格
  • 3篇体格发育
  • 3篇儿童死亡
  • 3篇保健
  • 2篇新生儿死亡
  • 2篇学龄
  • 2篇膳食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死因顺位
  • 2篇监测分析

机构

  • 35篇甘肃省妇幼保...
  • 8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卫生厅

作者

  • 35篇刘红
  • 12篇张玲
  • 12篇黄蕾
  • 10篇刘淑文
  • 9篇李芝兰
  • 8篇何莉
  • 7篇薛红丽
  • 6篇易彬
  • 5篇岳莉
  • 4篇李佳樾
  • 4篇南楠
  • 3篇薛灵蝶
  • 3篇朱瑛
  • 3篇马秀兰
  • 3篇金娜
  • 3篇郭金仙
  • 3篇陈雪珍
  • 3篇刘月芬
  • 2篇蒲育栋
  • 2篇马国燕

传媒

  • 9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初级卫生...
  • 5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2510例0~7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个城区,共计3所不同等级幼儿园共2 510例0~7岁儿童进行监测和问卷调查。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血铅水平。结果高铅血症的检出率为7.8%。0~2岁组高血铅检出率明显高于5岁以上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程度越低,儿童高血铅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装修距今时间越短、玩具清洗频率越低及啃手指甲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是高铅血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环境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预防儿童高铅血症的重要手段。
马秀兰刘月芬岳莉刘红何莉朱瑛黄蕾
关键词:血铅影响因素
甘肃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市县农村地区7岁以下9390名儿童,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9390名儿童中,体重低下检出率为3.60%(338例),生长迟缓为10.56%(992例),5岁以下儿童消瘦检出率为2.49%(196/7868);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生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值得重视;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家庭年收入以及加强营养教育、提高父母亲文化水平、改善儿童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薛红丽李芝兰谢鹏敏刘红金娜马国燕
关键词: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儿童
敦煌地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管理应用
2002年
【目的】 降低农村 5岁以下儿童ARI的患病率、死亡率。 【方法】 对敦煌地区 14个乡镇农村 5岁以下儿童及家长采用WHO推荐的ARI病例管理方法。 【结果】 儿童ARI患病次数、患病率、肺炎死亡率均下降 ;家长ARI家庭护理知识普遍提高 ;提出了甘肃农村 5岁以下儿童ARI病例转诊流程。 【结论】 采用WHO推荐的ARI病例管理方法 ,能有效地降低儿童肺炎死亡率 ,值得推广。
薛灵蝶刘红卫雅蓉
关键词:农村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2006年甘肃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数据。方法2006年8-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安定区、岷县、宁县、肃州区4县(区)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包括身高(长)、体重、坐高(顶臀长)、胸围、头围5项指标,按年龄及性别分为22个组,共计9390名。结果2006年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2006年与1985年相比身高、体重有明显的增长,且随年龄增长,增幅逐渐增大;部分年龄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低于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20年前有明显提高。
刘红张玲薛红丽刘淑文陈安庭李芝兰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WHO标准
“爱德甘肃妇女病防治项目”宫颈病变普查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甘肃省与爱德基金会合作,在我省陇南地区的文县、西和,临夏市的永靖、积石山,甘南州的卓尼、舟曲6个县实施了爱德妇女病防治项目,对6个县的134317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大规模妇科宫颈涂片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张玲刘红
关键词:癌前病变宫颈癌
甘肃省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珍仇杰倪亚莉裴弘波王燕侠刘红杨杰冯帆安锦霞任莉郭佩兰
创新性:该研究首次对甘肃地区进行不孕、不育症大样本流行病学,共调查12000余对患者,共获得合格样本量10500对,了解甘肃不孕症患病率及分布情况,探索不孕的影响因素,促进不孕的预防与诊治,建立不孕症的规范化临床诊治路径...
关键词:
关键词:不孕不育症育龄夫妇影响因素
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5年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现状及5年死因变化趋势,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先天异常死亡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利用全省16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2001—2005年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顺住居第1、2住的为先心病、神经管缺陷;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死亡特点是年龄越小,死亡所占比例越高。结论预防和减少先天异常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重点,开展有效的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是预防的重要环节;未来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刘红刘淑文
关键词:监测分析
1719例婴幼儿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0~3岁婴幼儿骨密度现状,探讨年龄、性别及体格发育状况对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为促进婴幼儿骨骼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技术,测定1 719例0~3岁婴幼儿左侧胫骨的超声速度(SOS)和Z值,并对骨密度不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岁以内骨密度不足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女童骨密度不足检出率17.7%高于男童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的婴幼儿骨密度中度减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家庭的婴幼儿(P<0.05)。未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婴幼儿骨密度轻度不足和重度不足的检出率高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1次/周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46、χ~2=11.405,均P<0.05)。体质量、身长与骨密度SOS值呈正相关(r=0.202、0.25),体质指数(BMI)与SOS值呈负相关(r=-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岁以内、女童、家庭收入较低及未规律添加维生素D者是防治骨密度不足的主要人群。婴幼儿体格正常发育对促进骨骼健康有重要意义。
黄蕾刘红薛灵蝶杨珊樊红燕顾欢何莉
关键词:婴幼儿骨密度体格发育
甘肃省1996~2005年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
2007年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妇女健康水平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状况的研究,始终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孕产妇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㈣。目前,国内各省市已先后报道了各地区孕产妇死亡状况并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陈雪珍刘红蒲育栋贾喜平李芝兰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甘肃省2004-2011年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4—2011年新生儿死亡特点及死因构成,为降低我省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2004—2011年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新生儿死亡特点及死因构成。结果 2004—2011年共监测活产新生儿161 700例,新生儿死亡1 572例(9.72‰),其中早期新生儿(0~7天)死亡1 332例(84.8%)。城市、农村及全省死亡新生儿中男婴(28.0%、31.1%、59.1%)比例均高于女婴(18.3%、22.3%、4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出生地省(市)医院占38.0%,县区等基层医院及在家庭死亡占62.0%。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出生窒息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县区医院新生儿死亡的第3位死因为出生缺陷。结论提高县级医疗单位的急救水平,完善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规范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并做好出生缺陷早期干预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刘红黄蕾毛宝宏易彬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率死因构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