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泉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门胆管癌神经周围侵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肿瘤的神经周围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是一种特殊的恶性肿瘤转移方式,与肝门胆管癌及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肝门胆管癌肿瘤细胞与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细胞形态改变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其微环境中的多种分子包括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趋化因子、神经营养因子-β、MicroRNA及LncRNA等在肝门胆管癌及其他肿瘤PNI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肝门胆管癌与神经的相互作用,可为揭示肝门胆管癌转移侵袭的机制及优化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任伟强桑海泉
-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分子机制
- 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收集患者术前肝功能、总胆红素水平、感染、阻塞类型、引流方式与并发症等可能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并对比术前与术后1周的肝功能指标与黄疸消除情况等。结果介入治疗成功53例,治愈率为98.1%,黄疸治愈48例,黄疸消除率为88.9%。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GOT)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黄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王刚桑海泉毕聪
-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黄疸介入治疗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肝功能指标
- 接头蛋白Gab1在胆管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2],在过去30年胆管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逐渐上升[3]。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2]。但胆管癌临床上出现症状较晚,早期诊断困难,...
- 桑海泉
- 关键词:胆管癌生物学作用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胃癌组织中MTA1,PTEN,E-cadherin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 胃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浸润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它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状态来调节转录,调控组蛋白脱乙酰基从...
- 桑海泉
- 关键词:胃癌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PTEN基因上皮型钙粘蛋白
- 文献传递
- 47,XYY综合征汇总分析及遗传咨询被引量:6
- 2011年
- 47,XYY综合征,即超雄综合征,它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该综合征在1961年首次由Sandberg发现,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1‰,黑人中的发病率略低。现对本研究室2003年6月至2010年5月间2209例染色体异常病例中的47,XYY病例总结及分析如下。
- 李婷婷桑海泉齐漫龙黄郁晶马明王宣怡
- 关键词:XYY综合征男性新生儿发病率
- 黄素单加氧酶3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变化对高原地区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背景与目的:西藏等高原地区胆囊胆固醇结石(GCS)的发病率为平原地区的数倍,给高原地区居民带来严重困扰。既往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是GCS形成的始发因素,黄素单加氧酶3(FMO3)及其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共同参与了GCS的形成(平原地区)。然而,FMO3和TMAO在高原GCS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在高原地区建立的小鼠GCS模型上观察FMO3和TMAO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饲养在西藏那曲(海拔4500 m),随机均分为GCS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基础日粮+15%脂肪+1%胆固醇+0.5%胆酸)以诱发GCS,对照组采用正常饲料进行饲喂。连续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模型组以胆囊内出现胆固醇结石为造模成功标准,两组各取20只用于实验)。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和胆汁生化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TMAO水平,qRT-PCR检测肝脏FMO3 mRNA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观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胆汁TC、胆汁酸、磷脂和胆固醇饱和指数(CS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血浆TMAO和肝脏FMO3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FMO3 mRNA、TMAO与血浆TC、TG、LDL、胆汁TC、胆汁酸、磷脂和CSI均呈明显正相关,与HDL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FMO3 mRNA和TMAO升高是影响高原GC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FMO3和TMAO升高可能与高原GCS形成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两者升高导致的脂代谢紊乱有关,这为高原地区GCS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及方向。
- 桑海泉任伟强陈鹏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小鼠
- 表型正常的纯合型额外小染色体1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对染色体G显带和N显带分析,发现1例男性不育患者为纯合型47,XY,+mar,且mar为银染阳性,含有两个随体,可能来源于D、G组染色体近端着丝粒,考虑患者的不育症状可能与mar有关。
- 李婷婷桑海泉齐漫龙姜卫华苗野郑高艳
- 关键词:死胎不育
- 伊托必利在复合外伤术后患者恢复胃肠功能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肠动力药伊托必利在复合外伤的患者术后恢复胃肠动力的效果.方法:复合外伤术后入ICU患者44例,随机分为伊托必利治疗组(n=24),多潘立酮对照组(n=20).治疗组每次po(鼻饲)盐酸伊托必利片50mg,3次/d;对照组每次po(鼻饲)多潘立酮片10mg,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wk,观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指标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伊托必利可使复合外伤患者术后消化道功能明显改善,其疗效与多潘立酮相似(χ2=0.761,P>0.05);伊托必利可显著改善胃排空功能,与多潘立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704,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和10%,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伊托必利能快速恢复复合外伤术后患者的胃肠动力并且安全.
- 王斯闻印春铭邹延红刘丹李春香张恒郭俊桑海泉
- 关键词:盐酸伊托必利多潘立酮复合外伤胃肠动力障碍
- 末端回肠造口术和横结肠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对比末端回肠造口术和横结肠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151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造口方式分为观察组(n=78,末端回肠造口术)、对照组(n=73,横结肠造口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6、12个月时的肛门情况(Wexner肛门功能评分量表)、术后6个月排便情况(徐忠法五项十分制评分)、术后1、6、12个月时的预后情况[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ETC QLQ-C30)],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情况评分组间、时间点差异及分组与时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排便情况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OETC QLQ-C30评分组间、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时点的交互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横结肠造口术相比,末端回肠造口术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中能够促进术后恢复及肛门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 孙承宇桑海泉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预后
- SNHG1在胆管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1(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SNHG1)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64例胆管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胆管癌细胞(RBE和QBC939)和正常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中SNHG1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SNHG1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多因素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NHG1与胆管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LipofectAMINE;2000将SNHG1过表达质粒(过表达组)、SNHG1敲降质粒(沉默组)和阴性对照质粒(对照组)转入RBE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结果:癌组织中SNHG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HIBE细胞比较,RBE和QBC939细胞的SNHG1相对表达量较高(P均<0.05)。SNHG1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SNHG1高表达是胆管癌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NHG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低于低表达组(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8,P=0.003)。与对照组比较,沉默组SNHG1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和侵袭活力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而过表达组上述指标明显增高(P均<0.05),细胞周期更多进入G2期。结论:SNHG1可能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与生存预后有关。
- 桑海泉任伟强陈鹏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胆管癌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