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强

作品数:119 被引量:59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天文地球
  • 4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8篇凹陷
  • 27篇盆地
  • 23篇储层
  • 18篇东营凹陷
  • 16篇地层
  • 13篇教学
  • 11篇砂岩
  • 10篇地质
  • 10篇油气
  • 10篇层序
  • 9篇准噶尔盆地
  • 9篇古近系
  • 8篇资源勘查
  • 8篇勘查
  • 8篇课程
  • 8篇沉积相
  • 7篇沙河街组
  • 7篇资源勘查工程
  • 6篇盆地南缘
  • 6篇准噶尔盆地南...

机构

  • 10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帝国理工学院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原工学院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石化中原...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18篇张立强
  • 12篇罗晓容
  • 11篇张立宽
  • 11篇纪友亮
  • 11篇蒋有录
  • 6篇雷裕红
  • 5篇程明
  • 5篇李红南
  • 4篇曹斌风
  • 4篇刘太勋
  • 4篇任拥军
  • 4篇王金友
  • 3篇查明
  • 3篇国景星
  • 3篇林腊梅
  • 3篇陈世悦
  • 3篇王效美
  • 3篇刘乃贵
  • 3篇刘华
  • 3篇李超

传媒

  • 13篇甘肃科学学报
  • 10篇中国地质教育
  • 8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集团经济研究
  • 3篇沉积学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科技资讯
  • 3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大学教学
  • 2篇电化教育研究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高教论坛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20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濮凹陷陡坡带北部控凹断裂样式及砂体充填模式被引量:7
2005年
东濮凹陷东部陡坡带北部边界发育 3 种样式的控凹断裂:单断板状边界断裂、犁状边界断裂和同向断阶边界断裂。3种断裂边界分别控制着不同的砂体分布及层序地层模式,陡坡带板状断裂边界控制着扇体充填模式;犁状断裂边界控制沉积中心(或生油洼陷)的分布发育和演化,湖侵体系域发育,以湖底扇砂体为主;同向断阶的分布则控制着较大规模的低水位扇的发育。
张立强纪友亮王声朗江苗
关键词:东濮凹陷砂体分布层序地层模式
灰质泥岩特征及测井响应——以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胜利油田某地区沙三下亚段浊积岩、三角洲沉积体时空展布复杂,大量分布的灰质泥岩对沉积体系空间描述造成了影响。为更好地对该类沉积体系进行研究,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XRF(X-ray fluorescence)元素测试等资料,从沙三下亚段富灰质泥岩岩石类型分析入手,对不同尺度灰质泥岩岩石学及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划分不同的岩石类型组合并建立了测井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深灰色灰质泥岩具有低GR(自然伽马)中AC(声波时差)特征,砂质泥岩及深灰色泥岩呈现高GR、高AC特征。砂质泥岩的GR均值大于深灰色泥岩,而声波时差值则偏低。研究区岩石划分为灰质泥岩—砂岩型、泥岩—砂岩型、灰质泥岩—泥岩型、灰质泥岩—砾岩型四种类型,建立了相应的测井解释模型。
姜其沛张立强
关键词:胜利油田测井响应
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都红木组都一段砂体的差异性沉积模式被引量:2
2016年
运用地震解释和地层对比等方法对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都红木组都一段沉积特征进行分析,在对同一体系域不同部位的准层序组类型和相对湖平面变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砂体的差异性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都一段沉积时期,白音查干凹陷不同部位相对湖平面的变化具有差异性,在同一体系域内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准层序组。都一段地震反射结构分带性特征明显,缓坡带西南部的锡林好来地区为中高频中振幅—变振幅中连续地震相,呈逐层进积的特点;而缓坡带东北部的达尔其地区为低频弱振幅低连续地震相,呈逐层退积的特点。都一段沉积时期,锡林好来地区物源供给充足,扇体发育规模较大,都一段粒度向上变粗,总体发育进积式三角洲砂体,形成进积式准层序组;而达尔其地区及北部陡坡带,由于物源供给不足,相对湖平面上升,发育湖侵背景下的退积式三角洲砂体,形成退积式准层序组。砂体展布在缓坡带西南部的锡林好来地区与东北部的达尔其地区呈此消彼长的特点。
张立强严一鸣熊丽
关键词:下白垩统砂体展布白音查干凹陷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被引量:9
2002年
库鲁克塔格地区在西北地层区划上属塔里木地层区的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其沉积特点受塔里木盆地的影响 ,但是又不同于塔里木盆地 ,区内研究程度低。依据野外露头资料 ,本地区奥陶系南北分区明显。北区岩性为碳酸盐岩建造 ,生物以三叶虫、头足类、腕足类及珊瑚等浅海生物为主 ;南区岩性为复理石建造 ,生物以深海相笔石为主。从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沉积序列、指相矿物等沉积特征可以看出 ,本地区奥陶纪古地貌具南低北高的特点。本地区奥陶系发育台地相、广海陆棚相、盆地边缘斜坡相、深海盆地相、半深海相和浅海相等类型。依据各时期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 ,总结出 4种沉积相模式 :①台地—广海陆棚沉积相模式 ,②盆地边缘海陆棚—深海盆地沉积相模式 ,③海陆过渡—浅海沉积相模式 ,④冲积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本次研究对库鲁克塔格地区进一步的研究及找油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纪友亮彭传圣张立强
关键词:奥陶系岩相古地理沉积相模式
油气地学大学生专业认知现状与能力提升的途径探究被引量:4
2017年
油气地学作为行业特色专业,专业认知是其人才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班主任工作、专业课程讲授以及管理工作等亲身感受,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地学大学生专业认知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大学生专业认知的意识、专业认知的教育体系、专业认知的实践环境等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认知体系培养的有效途径。
刘华蒋有录张立强
关键词:大学生
东营凹陷民丰北带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相带边界划分被引量:2
2018年
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深层砂砾岩体钻井数少,常规沉积相研究方法主观因素过多,加之常规地震属性技术无法准确刻画砂砾岩体沉积相边界,导致该地区沉积相边界划分存在分歧。在总结薄层调谐反射理论的基础上,以沉积学规律为指导,应用分频解释技术对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的砂砾岩体的沉积相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民丰北带砂砾岩体为近岸水下扇沉积成因,细分为近岸水下扇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砂砾岩体发育段在地震频谱上具有频陷特征,是薄层细粒沉积与厚层粗粒沉积的综合地震反映;低频振幅调谐体切片反映扇根沉积特征,中频振幅调谐体切片反映扇中沉积特征,高频振幅调谐体切片反映扇端沉积特征;横向上,砂砾岩体靠近陈南断层分布,由陈南断层向南依次为扇根、扇中、扇端亚相;纵向上,砂砾岩体向陈南断层方向呈退积式发育。该研究成果对岩电关系复杂、常规地震属性较难识别的少井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邵绪鹏张立强靳久强张立宽
关键词: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分频解释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体精细划分与对比新探索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深入研究东营凹陷北带盐22块砂砾岩体,探索出一套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可操作的基于沉积动力分析的对比方法。对比岩心及成像测井刻画的沉积剖面与常规测井曲线发现:在测井曲线整体平直的背景上,有2种岩相厚度发育较薄,测井响应明显:代表最大沉积动力的块状巨砾岩相具有高GR、低AC、低CNL的特征,是基准面下降到极低点的沉积响应;代表相对较小沉积动力的平行层理砂岩或砂泥互层相具有(中)高GR、高AC、高CNL的特征,是基准面上升到极高点的沉积响应。以常规测井易识别的岩相"段"代替不易识别的"面"在单井上划分沉积旋回(或基准面旋回);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实现侧向对比,建立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方正伟张立强
关键词:砂砾岩体成像测井沉积旋回层序地层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分布特征研究
2017年
胜坨地区内发育有多个富灰质泥岩的地区,灰质泥岩的发育对砂体的描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摸清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三下亚段进行了体系域的划分,划分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在各体系域的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以研究灰质泥岩的纵向和横向分布情况。高位域灰质泥岩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湖侵域灰质泥岩的分布情况为整体上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灰质泥岩厚,东部地区从北向南东方向逐渐减薄,西部地区从北西方向向南东-东逐渐增厚。低位域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最厚的位置分布于两个扇体之间地区。
王思羽张立强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特征研究
2017年
为揭示塔中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碎屑岩油气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寻找有利的储层发育区,应用测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特征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净砂岩和亚岩屑砂岩,长石以钾长石为主,岩屑主要为变质岩岩屑和岩浆岩岩屑。胶结物主要为碳酸盐胶结物和硅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具有连晶状、颗粒状、灰泥状等分布类型;硅质胶结物主要以石英次生加大的形成存在。储层整体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好坏受到碎屑颗粒成分、粒度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任心月张立强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特征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被引量:12
2008年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是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本文结合在中国石油大学的多年教学实践,介绍了"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具体成果。
张立强国景星李红南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