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5篇麻醉
  • 4篇气管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手术
  • 3篇全麻
  • 2篇导管
  • 2篇针吸
  • 2篇针吸活检
  • 2篇针吸活检术
  • 2篇镇痛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气管镜
  • 2篇肿瘤
  • 2篇嘧啶
  • 2篇吗啡
  • 2篇肋间
  • 2篇肋间神经
  • 2篇肋间神经阻滞

机构

  • 14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14篇尹华
  • 5篇谭志明
  • 3篇朱敏敏
  • 3篇庄梅苓
  • 3篇朱赟
  • 3篇刘亚玲
  • 2篇王昕
  • 2篇陈家伟
  • 2篇章李红
  • 2篇张勇
  • 2篇孙霞
  • 2篇徐铮
  • 2篇朱桂芳
  • 1篇姚旭东
  • 1篇曹云开
  • 1篇翁磊明
  • 1篇殷曰昊
  • 1篇王敬
  • 1篇叶定伟
  • 1篇沈益君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肋间神经阻滞和静脉麻醉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和静脉麻醉在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 ,并发症 ,不良反应及费用 ,为麻醉医师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994年 1月~ 2 0 0 4年 8月 10年间 36 89例经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和 35 6例经静脉麻醉行乳房肿块切除术的病例。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 ,并发症 ,不良反应及费用。结果 :静脉组镇痛满意率 99% ,术中呼吸抑制需面罩加压通气为 5 5例 ,15 .5 % ,术后恶心呕吐 5 6例 ,15 .6 % ,麻醉费用平均 70 5 .4元。肋阻组镇痛满意率 92 .5 % ,并发症气胸 2例 ,0 .0 5 4 % ,局麻药中毒 5例 ,0 .14 % ,均为双侧肋间神经阻滞 ,平均费用 2 33.5 6元。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各有利弊 ,麻醉医师应综合分析病人病情和自身对该技术的掌握程度 ,做出一个合理的麻醉选择 ,在确保安全无痛的前提下 ,兼顾病人的经济承受力。
庄梅苓尹华朱赟
关键词:肋间神经麻醉方式切除术阻滞麻醉乳腺肿块满意率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麻醉探讨
2011年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主动脉、肺动脉及其分支,受累动脉出现狭窄、闭塞或者形成动脉瘤,使得其供血的脑、肾脏、心脏、四肢等器官和组织出现缺血,功能降低甚至丧失。
楼菲菲谭志明尹华尹华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麻醉主动脉肺动脉动脉瘤
曲马多与吗啡用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
2004年
庄梅苓尹华朱赟罗行朱敏敏
关键词:曲马多吗啡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恩丹西酮用于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了解国产恩丹西酮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方法 :1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组 I为恩丹西酮组 ,组 为对照组。两组术毕均用吗啡注入硬膜外腔内止痛。组 I于术毕前 30 min静脉滴注国产恩丹西酮 8mg,组 围手术期不用任何止吐药。结果 :组 患者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组 ,P<0 .0 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对吗啡的止痛效果也无影响。结论 :国产恩丹西酮适用于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张勇尹华翁磊明朱桂芳章李红
关键词:恩丹西酮手术后镇痛硬膜外镇痛吗啡
气管导管套囊压力与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的变化对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共80例,年龄18~65岁,身高155~165 cm,体质量指数(BMI)18~23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I~II级,随机分为2组:持续压力组(A组)和压力变化组(B组),每组40例。A组气管插管后维持气管导管套囊压力于25 mmHg直至手术结束。B组气管插管后维持气管导管套囊压力于25 mmHg,每隔1 h套囊放气至10 mmHg压力,维持10 min后,再次充气至25 mmHg。拔管后记录气管导管套囊有无带血,患者有无咽喉痛、刺激性咳嗽、气道痉挛及发声困难。结果:2组患者术后各项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过程中气管导管套囊间断放气不能减轻气管黏膜的损伤,也不会减少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孙霞陈家伟尹华谭志明
关键词:套囊压力气管黏膜咽痛发声困难
右旋美托嘧啶对术中镇静药量和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嘧啶(dexmedetomidine,DEX)对术中镇静药用量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1)DEX组(D组,n=40)术前10 min内静脉输注右旋美托嘧啶0.7μg/kg并以0.4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2)对照组(C组,n=40)以0.9%氯化钠液代替DEX,用法、用量与D组相同。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状态熵、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D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C组患者显著减少(P<0.05),D组患者术后谵妄分级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比C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DEX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沈健陈家伟尹华朱敏敏谭志明
关键词:右旋美托嘧啶术后谵妄丙泊酚
食管癌三野清扫根治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与麻醉选择、管理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野清扫根治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与麻醉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的关系。方法:2000年3月~2001年1月37例食管癌三野清扫术,其中19例行硬膜外+全身麻醉方法为Ⅰ组,18例采用硬膜外+双侧浅颈丛阻滞+全身麻醉方法为Ⅱ组,对照比较。结果:37例患者术后共有7例急性呼吸衰竭,占全组19%,经抗感染,呼吸支持全部康复,其中Ⅰ组5例,Ⅱ组2例,Ⅱ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术中使用硬膜外+双侧浅颈丛阻滞+全身麻醉的方法可减少静脉麻醉药物的用量及缩短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但术前呼吸道的充分准备,可改善呼吸功能,术中控制输液的种类和输液量,也是预防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必须注意的问题。
庄梅苓尹华刘亚玲曹云开朱桂芳
关键词:食管癌麻醉急性呼吸衰竭术后
3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经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经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中的运用日趋广泛,但涉及麻醉方法的文献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3种不同麻醉方法在EBUS-TBNA的应用比较。方法:从2009年1~11月,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35~65岁,因纵隔淋巴结肿大需行EBUS-TBNA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气管及声门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镇静(T组)、静脉麻醉(R组)和全身麻醉(G组),每组20例。T组使用2%利多卡因5mL经环甲膜注入行气管表面麻醉后TCI丙泊酚3μg/(kg·min);R组TCI丙泊酚4μg/(kg·min)及瑞芬太尼5ng/mL;G组TCI丙泊酚4μg/(kg·min)和瑞芬太尼5ng/mL,顺式阿曲库铵0.25mg/kg为诱导剂量,按需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mg/kg。3组患者均在入睡后置入喉罩,T组保留自主呼吸;R组和G组潮气量设置为8mL/kg行容量控制机械通气。观察记录患者入室、诱导后即刻、喉罩置入时、超声探头置入时、术毕、术后30min时患者桡动脉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BIS值,以及患者呛咳和呼吸抑制次数、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术者暂停手术操作次数、术后24h恶心呕吐次数、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结果:T组患者在置入喉罩和内镜进入声门时血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变化不明显。部分患者镇静后有一过性呼吸抑制。R组诱导后血压低于基础值(P<0.05),内镜进入声门时部分患者发生呛咳及术后有恶心呕吐发生。G组诱导后至术毕平均血压低于基础值(P<0.05),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及苏醒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高于T组和R组(P<0.05),无呛咳反应发生。结论:气管及声门表面麻醉复合镇静和静脉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能够更安全地应用于EBUS-TBNA。
王昕徐铮尹华谭志明
右美托嘧啶在甲状腺手术全麻拔管期间的应用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拔管期间应用右美托嘧啶(dexmedetomidine,DEX)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和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A组):术毕前10min按0.5μg/kg计算浓度为2μg/mL右美托嘧啶溶液量,用微泵10min静脉注射完毕;对照组(C组):术毕前10min抽取与按0.5μg/kg计算2μg/mL右美托嘧啶溶液所需量等量的0.9%氯化钠液在10min内微泵静脉注射完毕。观察并记录:基础值(T1)、右美托嘧啶或0.9%氯化钠液输注前(T2)、输注后(T3)、拔管过程中(T4)、拔管后1min(T5)、拔管后15min(T6)患者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评分、呛咳评分、拔管后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药物输注后至患者离开麻醉恢复室之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嘧啶组在药物输注完毕、拔管过程中及拔管后1min后血压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拔管时躁动评分、呛咳评分及疼痛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嘧啶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苏醒拔管之前应用右美托嘧啶微泵注射,能使患者处于舒适的镇静状态,保持循环稳定及充分镇痛,同时不明显延长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徐铮王昕尹华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气管拔管应激反应
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一例被引量:4
2011年
患者,男,60岁,因“中上腹部闷胀不适1月”入院。诊断为胃癌,拟于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银屑病史,目前血糖控制良好。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术前用药。入室BP87/62mmHg,HR92次/分,SpO2 94%。血气分析提示:pH7.44,PaCO2 36mmHg,PaO2 65mmHg,K+3.2mmol/L,
孙霞尹华朱赟谭志明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过敏性休克硬膜外复合全麻胃癌根治术药物过敏史PACO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