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东

作品数:77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62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大选
  • 14篇政府
  • 14篇外交
  • 13篇特朗普
  • 12篇美国大选
  • 8篇总统
  • 8篇美国外交
  • 7篇政治
  • 6篇民主
  • 5篇同盟
  • 5篇美国政治
  • 5篇美日同盟
  • 4篇选举
  • 4篇美国对华政策
  • 4篇布什
  • 3篇党政
  • 3篇美国总统
  • 3篇共和党
  • 3篇候选人
  • 3篇奥巴马

机构

  • 7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燕山大学
  • 1篇美利坚大学

作者

  • 76篇刘卫东
  • 2篇李枏
  • 1篇刘得手
  • 1篇张三男
  • 1篇张帆
  • 1篇罗振兴
  • 1篇顾国良
  • 1篇魏南枝
  • 1篇袁征
  • 1篇罗振兴

传媒

  • 14篇党员干部之友
  • 8篇当代世界
  • 7篇现代国际关系
  • 6篇红旗文稿
  • 4篇大经贸
  • 4篇领导科学
  • 4篇唯实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世界知识
  • 3篇美国研究
  • 2篇当代亚太
  • 2篇国际资料信息
  • 2篇江南社会学院...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国际论坛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瞭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日本学刊
  • 1篇学习月刊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塑被引量:2
2021年
特朗普政府任内,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对抗性越来越强,施压面越来越广,但实际效果未达其预期。在这一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彻底重塑:明确了新时期的对华定位;放弃接触政策,启动全面脱钩的进程;不再以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为目标;力推国家身份政治,将中美对抗推向新冷战的边缘。此外,特朗普政府还通过全面激发民间对华负面情绪、将对华强硬塑造成国内的"政治正确"、设置"美国优先"的成功先例、持续热炒中国议题等方法,极力将其对华政策固化。特朗普政府将中美冲突归因于两国内部特征的差异,这赋予美方与中国对抗的正当性甚至一定程度的神圣性,也导致中美冲突将在拜登政府任内持续下去。
刘卫东
关键词:美国外交
中美走向:内政稳定是未来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011年
与其想方设法殚精竭虑思考如何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不如把精力更多放在国内事务上。实际上,中美竞争未来拼的就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而内政是外交的基础,这一点始终都不会过时。
刘卫东
关键词:内政社会管理能力
纠结、误读与临界点:美国对华战略的认识与调整
2015年
2015年的上半年,美国国内继1995和2005年后,再度掀起一场有关美国对华战略的大辩论,各种对中国外交走向和中美关系前景表示忧虑、鼓吹美国加强对华施压的言论不断涌现。美国各界究竟如何评价中国的发展?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外交姿态和作为?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走向?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关注。
刘卫东
关键词:中国外交美中关系卡内基佐利克
华盛顿政治之外
2012年
谈起华盛顿几乎无人不知,其之所以大名鼎鼎主要因为它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首都,几乎每天的新闻报道里都离不开它的身影。作为美利坚的代名词,华盛顿在外界眼中所彰显的是强盛与霸道。然而,政治以外的华盛顿却显得温婉静谧,亲民十足。
刘卫东
关键词:政治新闻报道代名词
TPP来了,中国很危险?
2015年
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虽然TPP只涉及经贸领域,但因饱含浓厚的政治意味,尤其是在美国加入之后,公开将其称为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支柱之一,于是,国内对TPP的讨论热火朝天,国际社会对TPP的关注也水涨船高。
刘卫东
关键词:伙伴关系国际社会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意欲何为?被引量:9
2018年
从2015年开始,美国国内出现了反思和重新审视中国国际地位及其国际作用的大辩论,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并试图在国际社会掀起警惕、批评、施压中国的高潮。本轮“中国威胁论”的喧嚣声.渲染力度明显比以往更大,涉及的领域更广。对中国的情绪化反应更强烈,倡导的应对举措也更具对抗性。这一切都与其自身国内政治动荡与国际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
刘卫东
关键词:意欲政治动荡大辩论情绪化对抗性
《爱国者法》及其对美国公民权利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政府迅速制定并通过了《爱国者法》。无论从法律条款的内容还是实施后果来看,《爱国者法》及其相关规定都为政府以反恐名义更多涉入公民私人生活提供了法律依据,美国民众受宪法保护的部分公民权利也因此受到侵蚀,由此引发了美国社会关于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的讨论,有关各方围绕《爱国者法》展开了不同形式的论争。然而,由于美国政治中一些因素的作用,《爱国者法》对美国公民权利的实际影响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刘卫东
关键词:布什政府公民权利
监听丑闻再次暴露美国霸权主义本质
2023年
从十年前斯诺登揭露美国的大规模监听项目以来,相关信息不断被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窃听了包括德国、巴西和墨西哥总统在内的数十个国家领导人的通讯信息,在38个使馆中从事监听活动,侵入各大网络运营商的服务器,监控普通民众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2023年3月,一批美军秘密文件出现在推特等多家社交媒体上,涉及美国监听以色列、乌克兰、韩国政府高层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内容。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监听丑闻的关注。
刘卫东
关键词:聊天记录联合国秘书长监听通讯信息
特朗普访华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2017年
2017年11月8日到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此次出访开创了几个"第一次":这是71岁的特朗普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其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十九大后中国首次接待的外国元首。美方此前曾宣称,本届政府正为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确立方向。那么,特朗普此行究竟传达出了什么样的信息?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如何演变?
刘卫东
关键词:特朗普访华美国总统外国元首政府
美国大选知多少
2004年
刘卫东
关键词:总统选举政党政治竞选资金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