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英
- 作品数:21 被引量:1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多样性被引量:85
- 2001年
- 目的 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EG)临床表现多样性、非特异性以及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 4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生化和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文献报道 ,分析E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 EG患者多以消化不良为首发症状 ,可伴腹泻。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肠梗阻和 /或腹水。症状与嗜酸细胞浸润所累积的部位和深度有关。误诊原因 :(1)对EG认识不足 ,缺乏内镜下足够部位和深度的黏膜活检 ;(2 )对腹水患者未行腹水涂片检查嗜酸细胞 ;(3)腹腔镜检查不普及。结论 EG多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 ,胃肠道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浆膜病变应查腹水嗜酸细胞 。
- 段丽萍吕愈敏胡传松王爱英叶嗣懋林三仁
-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细胞误诊
- 贲门开放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 1992年
- 本文采用追加气量法低张双对比造影,比较正常、裂孔疝及贲门癌三组贲门开放的形态及临床意义。正常贲门口形态分为壶嘴型、隧道口型和喇叭口型,平均宽度为1.34±0.37cm,位于膈下3.16±1.28cm,有完整光滑的弧线影。裂孔疝组,22例中有7例贲门口位于膈下,贲门开放持续时间较长,平均宽度为2.01±0.63cm,距膈面1.93±0.70cm。贲门癌组,追加气量后贲门口不完全性或非对称性开放,平均宽度为0.81±0.38cm,距膈面3.44±0.46cm,弧线影中断或消失。
- 王爱英林三仁刘欣
- 关键词:裂孔疝贲门癌双重对比造影
- 血清内源性荧光光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1997年
- 目的:研究血清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1191例各种疾病血清的内源性荧光光谱,其中早期胃癌19例,进展期胃癌74例。结果:在200nm紫外光激发下,血清荧光谱有三个发射带,峰位分别是320nm、400~500nm、700nm,胃癌血清第二个发射带荧光增强,呈锯齿状改变,620nm附近出现第四发射带。用判别函数C=1.3X1+1.5X2+2.OX3-1.5X4进行判别分析,胃癌阳性率88.2%,其中早期胃癌阳性率78.9%,进展期胃癌阳性率90.5%,特异性72.4%。结论:这一方法对于胃癌筛查及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林三仁李成刚周丽雅王立新杨雪玲黄雪彪王爱英丁士刚王润田雷道年
- 关键词:胃肿瘤荧光光度法血清诊断
- 回肠末端病变的小肠造影和结肠造影对照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回肠末端病变的小肠造影和结肠造影对照观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00083)刘欣,王爱英,林三仁本文总结了132例临床怀疑或肠镜提示回肠末端病变患者的小肠和结肠双对比造影结果,以探讨两种方法对回肠末端病变显示的优缺点。1材料和方洁病例选择:临床怀疑或...
- 刘欣王爱英林三仁
- 关键词:小肠造影结肠造影
- 胃粘膜肠化生的胃小凹变化被引量:11
- 1997年
- 观察胃大部切除标本胃粘膜的胃小凹形态表现,以评价肠化生与胃小凹的关系。胃大部切除标本20份,实体显微镜放大观察胃小凹的形态,显微镜测量胃小凹的宽度,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并将其分为肠化生组和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结果示肠化生组中BC型占15.38%,C型占28.21%,CD型占25.64%,D型占30.77%。肠化生组胃小凹的宽度比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明显加宽。结论:胃粘膜肠化生的胃小凹形态以C型和D型较多,且胃小凹开口明显扩大,以重度肠化生时更为明显。
- 王爱英叶嗣懋林三仁
- 关键词:胃炎胃粘膜肠化生胃小凹
- Barrett食管
- 1993年
- Barrett 食管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病理现象,近年来认识到这是由于长期慢性的胃食管返流而引起的一种胃肠上皮化生性改变,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综述了 Barrett 食管的病因和病理、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
- 王爱英林三仁
- 关键词:BARRETT食管癌前状态病因病理
- 医学影像诊断中思维特点
- 1991年
- 在医学影像学中,应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综合感官的映象,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依据,以做出正确诊断。一、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首先,局部变化往往以整体变化为前提。例如,肺部出现'克氏B线','蝶翼征'只是一种局部现象,经过大脑的思维,利用大脑中贮存的概念,对影像进行分析判断,可推出肺淤血、肺水肿的结论,这是人体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是以整体变化为依据的,注意观察其它部位影像有无改变。
- 王爱英林三仁
- 关键词:影像诊断
- 小肠出血诊断方法评价(附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夏志伟李益农吕愈敏王爱英李淑敏
- 关键词:小肠出血外科手术
- 食道宽度的测量——正常与裂孔疝对照研究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食道宽度的正常值及对裂孔疝的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 :正常组323例 ,男性200例 ,女性123例 ,平均年龄55岁。食道裂孔疝组31例 ,男性14例 ,女性17例 ,平均年龄69岁。测量双对比造影食道的宽度 ,将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正常组食道宽度为17mm~35mm ,平均宽度为23 19mm。裂孔疝组食道宽度为25mm~45mm ,平均宽度为30 35mm。正常组与裂孔疝组比较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 :食道正常宽度一般在25mm以内 ,占80 81 %。食道增宽可能是裂孔疝的一个间接征象。
- 王爱英刘武文伍学勤林三仁
- 关键词:食管食管破裂
- 血清内源性荧光光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在适当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血清中许多蛋白质及非蛋白分子均能产生内源性荧光。测量血清内源性荧光光谱,可间接反映血清中各种荧光分子质和量的变化。由于癌患者血清的组成成份与正常人血清不同。其荧光光谱也发生相应改变。我们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测量了1191例各种胃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的荧光光谱,并分析了胃癌血清荧光光谱的变化规律。
- 李成刚林三仁周丽雅王立新杨雪玲黄雪彪王爱英丁世刚王润田雷道年
- 关键词:胃癌诊断正常人血清荧光谱胃癌术后荧光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