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
- 作品数:35 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新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与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比较
- 2004年
- 目的 :验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和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 (简称华康格拉司琼 )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6 9例接受以顺铂为主化疗和39例接受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比较该药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恶心与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华康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对预防强效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基本相同 ;不良反应亦基本相似 ,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 ,但程度轻 ,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 羊裔明侯梅曾令源叶乃瑶牛挺刘霆张洪任刚潘明
- 关键词: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恩丹西酮恶心呕吐
- 用锥形束CT图像测量放疗摆位误差被引量:69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IGRT)系统的临床摆位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TM系统治疗51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9例,胸部肿瘤25例,腹、盆部肿瘤7例。每次照射前获取X线容积图像(XVI)即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将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得靶中心x、y、z方向的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分布规律。结果CBCT图像对比度好,临床上能清楚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其和周围的关系。51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955次,分别分析头颈部、胸部及腹、盆部摆位误差,均呈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分别为头颈部(- 0.3±1.5)、(-0.3±1.6)、(0±1.3)mm,胸部(-0.6±2.9)、(-0.2±5.6)、(0.7±3.2)mm,腹、盆部(-0.8±2.1)、(-0.3±5.9)、(0.1±2.6)mm。结论通过CBCT测量治疗前摆位误差并实时调整摆位误差,可大大提高患者摆位精度,同时为正确设定计划靶体积(PTV)提供了依据。
- 许峰柏森王瑾张洪钟仁明蒋晓芹
-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疗计算机摆位误差
- 影像增强剂对盆腔肿瘤术后调强放疗剂量计算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在盆腔肿瘤术后放疗中,影像增强剂对调强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0例盆腔肿瘤患者(其中直肠癌6例,宫颈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每例患者于相同体位先后做平扫和增强两套CT,然后将图像传入Pinncle38.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在增强CT上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和设计调强计划,并将所有勾画轮廓及计划复制到平扫CT。使用配对设计符号秩检验对比两套CT中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对于PTV,平扫CT计划中计算得到的平均剂量、D95、D5(95%、5%体积PTV接受的最小剂量)和适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增强CT计划,P<0.05。对于危及器官,平扫CT计划中计算得到的膀胱平均剂量和膀胱V40(接受≥40Gy剂量的膀胱百分体积)均显著高于增强CT计划,P<0.05。但它们的差别均<0.5%。两套CT中,其他靶区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放疗中,影像增强剂对盆腔肿瘤术后调强放疗剂量计算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 肖江洪吴顺龙姜庆丰张洪李平傅玉川
- 关键词:造影剂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剂量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0例PCNSDLBC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对66例可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70例PCNSDLB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7岁,男女比例1.3:1,就诊前病程小于2个月者54例(77.1%)。伴颅内高压症状44例(62.9%),伴肢体无力或偏瘫症状26例(37.1%)。多发病灶37例(52.9%),幕上59例(84-3%),累及深部脑组织46例(65.7%)。66例随访患者中,对症姑息治疗7例,单纯手术23例,单纯放疗6例,单纯化疗9例,放化疗联合21例。随访6~96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95%CI1—16个月),2年生存率36.1%。对症姑息组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接受放疗、化疗或放化疗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95%CI22~43个月),2年生存率56.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累及深部脑组织(P=0.04)和未行放化疗(P=0.00)是预后不良因素。结论PCNSDLBCL为高度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累及深部脑组织患者预后差;放疗、化疗及放化疗联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胡莲洁林峰洋粱效功李伟张洪贾永前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预后
- 尿激酶治疗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恶性肿瘤伴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对41例在放化疗期间并发DVT的恶性肿瘤患者以尿激酶600IU/(kg.d)静脉泵入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化疗方案等。结果:溶栓治疗总有效率65.8%,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85.4%及9.8%(P<0.05),其中1例患者于治疗开始后第4天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39例(95.1%)患者接受了化疗,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DDP(66.7%)、NVB(41.0%)、5-Fu(17.9%)。结论: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恶性肿瘤合并的DVT有一定疗效,急性肺栓塞是值得重视的严重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DVT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 周晓娟张洪许峰李平
-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自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3月 ,我院收治的 43例肺癌脑转移病人 ,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剂量为 12~ 2 0GY ,中位剂量为 17Gy ;其中 8人还接受了全脑放疗 ,剂量为 3 0~ 40Gy。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Meier法 ;预后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治疗后生存时间为 0 .5~ 3 4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为 8.5个月。半年、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是 5 8.9%、2 6.2 %、6%。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为病理类型 ,脑转移个数 ,KPS(Karnofsky)评分。治疗中及治疗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有效姑息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在一般情况好 ,脑转移个数少的病人 ,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 王辛李志平杨玉琼张洪徐泳李平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预后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王辛张洪艾平游昕许峰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 锥形束CT重建影像CT值空间均匀性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锥形束CT对均匀模体进行扫描后重建图像的CT值在空间分布是否均匀。方法使用Synergy^TM的锥形束CT对IBA调强验证均匀固体水模体进行扫描,将结果通过放疗网络传至治疗计划系统。测量重建图像的CT值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并与扇形束CT扫描重建图像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到锥形束CT重建影像CT值空间均匀性。结果该模体在扇形束CT扫描重建图像中CT值分布均匀,波动范围在±50内。相同扫描条件下锥形束CT重建图像的CT值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在垂直方向和头脚方向均不具有对称性。不同kV值扫描重建图像的CT值有一定差别,不同滤过时重建影像的CT值有明显差别。结论锥形束CT扫描重建的CT值在空间分布不均匀。
- 柏森蒋晓芹张洪李涛李晓玉王谨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均匀性
- 国产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华康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接受以顺铂为主或以蒽环类抗肿瘤药为主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交叉采用该药和国产已上市的恩丹西酮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结果:接受顺铂为主化疗(顺铂组)14例及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 (蒽环类组)29例肿瘤患者均先后采用华康格拉司琼和国产上市恩丹西酮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二者对预防强致吐和中度致吐化疗药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与呕吐,疗效基本相同;不良反应基本相似,以便秘、疲倦及头痛为多见,但程度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国产新药华康盐酸格拉司琼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与呕吐是安全有效的。
- 羊裔明侯梅牛挺张洪刘霆
- 关键词:格拉司琼恩丹西酮恶心化疗消化道
- 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使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ctivebreathingcontrol,ABC)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评价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动度的影响及ABC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并评价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方法:选择9例使用ABC技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析。CT定位扫描时分别采集ABC和自由呼吸(freebreath,FB)状态下的图像,评价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动度和PTV边界的影响程度;并比较两种计划的DVH。放疗剂量为54~60Gy/18~20次,3Gy/次,1次/天,5天/周。定期随访,评价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结果:应用ABC技术后,膈肌的平均位移从FB时的24.5mm(20.0~32.0mm)降低为3.6mm(0.5~7.2mm),胸壁的侧方位移从FB时的3.2mm(2.8~4.0mm)降低为1.2mm(0.5~1.6mm)。PTV边界可以从FB时的1.5cm减少为0.75cm;肺的V20从21.8%降低为15.0%,减少了30.6%。中位随访6个月时,9例患者中有6例CR,3例PR。急性放射副反应都很轻微,仅为Ⅰ°~Ⅱ°。结论:在肺癌的精确放射治疗中,呼吸动度的影响不可忽视。而ABC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运动对治疗的影响,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减少副反应。但该系统使用较为复杂,延长了治疗的时间,个别患者不能耐受。
- 王辛张洪沈娅丽徐庆丰许峰王展宏(校对)
- 关键词: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主动呼吸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