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欣

作品数:23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异化
  • 3篇女性
  • 3篇归化
  • 3篇翻译
  • 2篇叙事
  • 2篇英语
  • 2篇英语专业
  • 2篇乔治·爱略特
  • 2篇全人
  • 2篇全人教育
  • 2篇外语
  • 2篇文化
  • 2篇文学翻译
  • 2篇教育
  • 2篇决定论
  • 2篇课堂
  • 2篇教学
  • 2篇归化异化
  • 2篇《米德尔马契...
  • 2篇爱略特

机构

  • 2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21篇张欣

传媒

  • 3篇外国语文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武汉教育学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疯狂英语(教...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消费导刊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叙事重复被引量:1
2020年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话语层次上的不合逻辑性主要体现为叙事重复,相互矛盾和出其不意。该小说的叙事重复与福斯特有关小说模式与节奏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的某种契合,这种契合说明该小说的不合逻辑性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叙事重复主要表现在词语、行动和场景上的有意重复,在叙事结构上大体呈现出平行线这一模式,间或还有循环往复的环状结构模式,飞行任务数量变化或某些关键词语的重复相应消长起伏,最终反映出人物心理的微妙状态。
朱谷强张欣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节奏叙事
审美等效与文学翻译归化异化之争被引量:6
2009年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异化归化比度的把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翻译腔"和"文化错位"现象均是无视译本读者群而导致的异化或归化过度造成的。为使译文读者获得最接近原文读者的审美感受,应考量读者接受能力和想象力,弱化译者个体翻译动机和定式文化态度,最大限度再现译出语读者所获的审美效果,以期达到保留异域风情和促成文化融合的理想境界。
张欣
关键词:文学翻译归化异化翻译腔文化错位
“白娘子”和“美人鱼”的斯芬克斯之谜与伦理选择被引量:4
2018年
古老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白娘子与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显现出高度共生互文的伦理起源和伦理旨归,进而成为中西文学探索人性与伦理建构的经典形象。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和方法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可以赋予"异类恋"文学母题更深刻的伦理意蕴。女主人公"成为人"的伦理诉求在其"去兽形、得人性"的伦理选择过程中,彰显了人类成长历经的伦理混沌和伦理启蒙。白娘子折损千年道行换得"为人"、"为妻"、"为母"的伦理身份,皈依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美人鱼"弃尾"、"割舌"换取了以"失语"为象征的残缺的人性,最终演绎了其在"得人性"的征程上殉道式的伦理悲剧。婚姻作为爱情神话中两性走向道德共同体最神圣的伦理归宿,体现了白娘子弃恶从善,修炼为人的伦理选择,也使美人鱼再现了希腊文学中自我牺牲的"殉情"情节,成为其追求人性之路的"殉道"之举。她们对天性的抑制和对人性的追求展现了在伦理启蒙中的人性至善。
张欣
关键词:白娘子美人鱼伦理选择
互文视角下的“南方淑女”——由布兰琪和艾米丽看边缘化女性的悲歌被引量:2
2007年
结构主义的互文性视角往往能增强对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解读。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田纳西.威廉斯戏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有着高度的互文性。艾米丽和布兰琪的互文性恰恰源于两者反差强烈的外貌、禀性和人生经历。边缘化的性征、边缘化的生存空间、对父权制的控诉是两人互文性的集中体现。然而两位大师对各自塑造的“南方淑女”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欲望”化身的布兰琪是威廉斯心中纯洁理想的天使,而福克纳虽赠给艾米丽小姐象征爱的玫瑰,情绪却是复杂难辩的。
张欣
关键词:互文性
新文科、大外语与英语专业“全人教育”培养路径被引量:34
2020年
新文科和大外语背景下,英语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明确重申了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以及深耕专业内涵、深挖学科潜力的专业建设路径。解析新文科之"新"和大外语之"大"的核心共振,增强大文科意识和跨学科意识,扭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千校一面"的状态,根据校情确立专业"校标"是英语专业院系挂图作战的关键。作为传统外语类专业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英语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全人教育"理念,当下建立了由"英语拔尖人才""英语专业人才"和"英语复合型人才"构成的"一拔尖、四方向、一复合"(简称"141")的人才分类卓越培养体系,践行新文科理念,实现大外语人才培养路径。
张欣
关键词:英语专业全人教育
默会理论在高校外语课堂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当今流行的外语教学法往往侧重明确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方法,忽略了外语课堂的默会性特征。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侧重突出默会知识对明确知识的导向性意义,对解决中国外语课堂教学“高分低能”的困境有着积极可行的意义。在教材的应选取上应“淡史重文”、“详近略远”;在教学手段上,应善用“布白”艺术留有默会空间,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情境体;考核方式上向应默会知识考核倾斜;在课堂教学以外应营造外国文学学习的大环境,延伸课堂教学。
张欣
关键词:默会知识明确知识外语教学高校
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认同——重读任璧莲小说《典型美国人》
2007年
被称为华裔美国作家“四人帮”之一的任璧莲以其早期代表作《典型美国人》响誉美国文坛。小说以其极具反讽意味的标题,诙谐的笔调,以及对“熔炉”语境中“典型美国人”的质疑和颠覆,开辟一片少数族裔文学的新天地。任璧莲极具后现代性的文化认同观使其作品和“身份困惑”主题有别于其他华裔作家。其作品反映的文化认同的“杂和性”和“流变性”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欣
关键词:文化认同流变性
中国大学理念的演变与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回顾了中国的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里程,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产生、繁荣与创新,以及建国后中国大学理念的发展情况,剖析了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的大学理念的特点。
张欣
关键词:大学理念
受骗还是操控?—黄哲伦《蝴蝶君》中的双重叙事动力被引量:2
2021年
华裔美国作家黄哲伦的戏剧《蝴蝶君》对于东方主义的改写与对刻板形象的颠覆一直备受争议。伽利玛和宋丽玲剧终的角色置换奠定了该剧对东方主义与性别主义戏仿和挑战的情节主线。从显性情节上看,《蝴蝶君》对东方主义刻板形象的颠覆使华人形象因宋男性身份的曝光而再度污名化,也使该剧解构东方主义话语的意义遭到质疑。然而,在显性情节背后隐藏着一股与之并行的叙事暗流,它聚焦强制异性恋矩阵下宋丽玲与伽利玛在同性恋情中的权力博弈,使显性情节中的受骗者成为隐性进程中的操控者。显性情节通过对歌剧《蝴蝶夫人》的戏仿,挑战二元对立的东方主义刻板形象;而隐性进程则深层揭示西方话语体系下华人身份自我言说的困境。双重叙事动力相辅相成,影射了冷战时期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策略。
张欣何淑敏
关键词:黄哲伦《蝴蝶君》双重叙事
乔纳森·斯威夫特厌女症、女性审美与审丑被引量:1
2015年
英国18世纪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因其在小说《格列佛游记》和一系列"污浊诗"中对女性身体及功能的露骨描写,被贴上了"厌女症"的标签。其自传体长诗《卡德努斯和范妮莎》中的女主人公貌美智慧却遭遇感情挫败,也成为女性主义批评者对斯威夫特"厌女症"的另一例证。然而斯威夫特的诗文和私人信件对女性精神之美大加赞誉,视女性为精神平等之友,表现出女性主义意识倾向。狂欢化的污秽叙事成为斯威夫特对抗社会性别规范的手段。"丑"并非斯威夫特的终极目标,而是通过窥视和放大的视角,反拨西方以男权为中心的理性哲学传统。斯威夫特对女性身体与身体功能进行审丑描写,彰显女性情欲和激情,改变了18世纪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的社会范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斯威夫特的审丑表达与女性主义现代性批判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张欣
关键词:乔纳森·斯威夫特厌女症审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