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皋林

作品数:509 被引量:2,40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4篇期刊文章
  • 150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领域

  • 476篇医药卫生
  • 9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23篇药物
  • 65篇用药
  • 45篇临床药
  • 40篇药师
  • 40篇色谱
  • 40篇相色谱
  • 39篇液相色谱
  • 37篇高效液相
  • 36篇临床药师
  • 35篇细胞
  • 35篇高效液相色谱
  • 34篇合理用药
  • 29篇色谱法
  • 29篇活性
  • 28篇液相色谱法
  • 27篇制剂
  • 27篇肿瘤
  • 26篇药代
  • 25篇药动学
  • 22篇血管

机构

  • 20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01篇上海市第一人...
  • 9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中国药科大学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交通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上海市肺科医...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上海市东方医...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医药工业...
  • 3篇苏州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延边大学

作者

  • 508篇刘皋林
  • 127篇李晓宇
  • 57篇徐红冰
  • 37篇归成
  • 36篇范国荣
  • 31篇张纯
  • 29篇汤静
  • 29篇石卫峰
  • 28篇缪海均
  • 28篇孙搏
  • 27篇高君伟
  • 27篇高申
  • 24篇李琴
  • 23篇陶霞
  • 23篇顾圣莹
  • 21篇胡道德
  • 21篇席宇飞
  • 19篇朱冠华
  • 18篇邓渝林
  • 18篇林厚文

传媒

  • 37篇中国药房
  • 31篇第二军医大学...
  • 23篇中国临床药学...
  • 22篇上海医药
  • 2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7篇中国医院药学...
  • 15篇2013年中...
  • 14篇世界临床药物
  • 8篇中国新药与临...
  • 8篇国外医学(药...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7篇中国药师
  • 7篇抗感染药学
  • 6篇药学实践杂志
  • 6篇药学服务与研...
  • 6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医药导报
  • 5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26篇2016
  • 48篇2015
  • 30篇2014
  • 53篇2013
  • 19篇2012
  • 8篇2011
  • 33篇2010
  • 19篇2009
  • 19篇2008
  • 18篇2007
  • 24篇2006
  • 13篇2005
  • 32篇2004
5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孢氨苄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比较头孢氨苄缓释片和普通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500mg头孢氨苄缓释片和普通胶囊,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HPLC法。结果:两种剂型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缓释片的达峰时间(Tmax)为(2.58±0.59)h,峰浓度(Cmax)为(10.08±1.68)μg/ml.吸收速率常数(Ka)为(0.90±0.53)/h,消除速率常数(Ke)为(0.26±0.02)/g,半衰期(T1/2)为(2.67±0.23)h,清除率(Cl)为(6.93±1.71)L/h,分布容积(Vd)为(26.66±6.72)L,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8.31±9.32)μg·h/ml。两种剂型T一C一Ka、Ke、T1/2和Cl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Vd、AUC无显著性差异(P>0.05);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90±8.35)%。结论:缓释片的吸收减慢,Tmax推迟,T1/2延长,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药物治疗的顺应性。
李珍戴兴凌沈意翔李萍刘皋林胡晋红
关键词:头孢氨苄缓释片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
氨茶碱和地高辛的治疗药物监测被引量:3
1999年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近年来在国内医药领域逐渐开展起来的新工作,它通过监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量和给药间隔,制订合理给药方案,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随着TDM的不断开展,它在疾病诊治...
任德玲石杰张雪玲刘皋林
关键词:氨茶碱地高辛治疗药物监测TDM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对氟尿嘧啶化疗毒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可能导致DPD功能缺失的编码基因突变及非编码区域的一些基因突变,分析其与5-Fu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为消化道肿瘤患者5-Fu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EDTA...
高君伟孙搏郭彦琨刘皋林李晓宇
关键词:5-氟尿嘧啶二氢嘧啶脱氢酶单核苷酸多态性化疗毒性
蝼蛄脂肪油及其超临界萃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蝼蛄脂肪油及其超临界CO<Sub>2</Sub>萃取方法,该脂肪油是这样提取的:将干燥的蝼蛄粉碎后置于超临界萃取釜中:连续通入超临界状态下的CO<Sub>2</Sub>进行萃取,将溶解了脂肪油的CO<Sub...
刘皋林郭澄魏道智张纯郑汉臣
文献传递
法莫替丁对利多卡因药动学的影响
1994年
本文利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了5只家兔利多卡因单用及与法莫替丁合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结果测得单用及合用时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1╱28)分别为60.3±9.3和70.3±18min;K_(e1)分别为0.0291±0.017和0.0227±0.0051min^(-1);AUC分别为213±31和262±43μg·ml^(-1)·min^(-1)。统计学处理表明,单用与合用时药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
王增福将平珍沈意翔李珍高秀华刘皋林
关键词:利多卡因法莫替丁FPIA药动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目的:就Hp感染引起消化性溃疡及其药物治疗做一分析和综述。方法:对Hp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评价,并对HP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的质疑做出了探讨。结果:说明抗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具有临床意义。结论:对...
徐红冰归成刘皋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致病机制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头孢克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头孢克肟临床疗效观察李萍,王世祥,刘皋林,朱彩娟上海长海医院200433上海长征医院200003头孢克肟(cefixime,CFIX)又称世福素(Cefspan),是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由日本藤泽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消除半衰...
李萍王世祥刘皋林朱彩娟
关键词:头孢克肟疗效
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的人体药动学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多次口服1 g维生素C,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维生素C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1 g维生素C,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12.1±2.71)h;ρmax为(22.0±3.18)mg.L-1;tmax为(2.0±0.4)h;AUC0→36 h为(223.9±35.7)mg.h.L-1;AUC0→∞为(254.3±53.3)mg.h.L-1。多次口服维生素C,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为(26.6±3.50)mg.L-1;tmax为(1.8±0.4)h;ρmin为(8.25±0.90)mg.L-1;ρav为(12.8±0.92)mg.L-1;AUCss为(299.2±23.3)mg.h.L-1;DF为(1.46±0.28)。结论每日口服1 g维生素C,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缪海均高守红范国荣刘皋林
关键词:维生素C高效液相色谱药动学
洋葱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洋葱挥发油离体对人肝癌细胞株(QCY-7703)、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在体对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的洋葱挥发油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复制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艾氏腹水癌模型,检测不同剂量(1000、500、250mg·kg-1)的洋葱挥发油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比较其抑制率。结果:洋葱挥发油离体和在体实验中对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洋葱挥发油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方阅刘皋林张渊
关键词:体外抗肿瘤活性
我院42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报告探讨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而起杀菌作用,根据头孢菌素的开发年代和抗菌性能,头孢菌素类共分4代,他们与青霉素相比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稳定,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本文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
徐红冰李晓宇刘皋林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
文献传递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