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巨磁阻
  • 3篇巨磁阻抗
  • 3篇巨磁阻抗效应
  • 3篇磁阻
  • 3篇磁阻抗
  • 2篇退火
  • 2篇基合金
  • 2篇合金
  • 2篇薄带
  • 1篇弹簧摆
  • 1篇电子发射
  • 1篇多孔硅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阳极氧化法
  • 1篇应力
  • 1篇正弦
  • 1篇正弦波
  • 1篇特性分析
  • 1篇退火工艺
  • 1篇普物实验

机构

  • 10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金华市科技情...

作者

  • 10篇郑建龙
  • 5篇方允樟
  • 3篇叶慧群
  • 3篇郑金菊
  • 2篇李文忠
  • 2篇马云
  • 2篇虞献文
  • 2篇范晓珍
  • 1篇陈明
  • 1篇金林枫
  • 1篇叶丽军
  • 1篇潘日敏
  • 1篇许富洋
  • 1篇郑圆成
  • 1篇杨晓红
  • 1篇童国平
  • 1篇彭保进
  • 1篇许启明
  • 1篇赵静
  • 1篇吕葆华

传媒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实验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与工程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火工艺对Fe基薄带纵向驱动应力阻抗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单辊快淬方法制备了Fe73.5Cu1Nb3S i13.5B9(Fe基合金)非晶薄带,利用HP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量了经不同温度退火的Fe基合金薄带在纵向驱动模式下的应力阻抗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经550℃退火的Fe基纳米晶薄带在2.375 MHz电流驱动下的应力阻抗比高达650%,其应力响应灵敏度达120%/MPa.这种纵向驱动模式下的应力阻抗效应,相比其他获得应力阻抗效应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李文忠郑建龙马云何佳方允樟
关键词:FE基合金纵向驱动灵敏度
与方波合成有关的李萨如图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方波与方波、正弦波与方波合成的图形来研究李萨如图形,利用傅里叶级数理论把方波展开为正弦和余弦形式的傅里叶级数,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来合成2列相互垂直的方波与正弦波以及2列方波的李萨如图形,并与实验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王建波黄仕华郑建龙李炜
关键词:方波正弦波李萨如图形傅里叶级数
冷却速率对锌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016年
采用砂模、铜模和水冷铜模铸造锌基合金,研究不同铸造模式下制得的锌基合金硬度、摩擦磨损性能情况及显微组织观察,用以研究冷却速率对锌基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锌基合金的硬度增大,晶粒细化;采用提高冷却速率的方法能提高锌基合金的耐磨性能,水冷铜模铸造的锌基合金比砂模铸造的锌基合金耐磨性能增强了13.0%.
郑建龙蒋永慧方允樟马远军郑金菊陆肖励叶慧群
关键词:锌基合金冷却速率耐磨性能
普物DIY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为切实提高低年级物理专业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了DIY实验模式的探索,专门开设了短学期的《物理实验技能训练》DIY课程,教学遵循"早启动,集中制作,终期答辩,后续应用"的原则。以望远镜制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鼓励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在"做中学,学中做",自制的DIY作品可作为实验成果也可作为实验仪器用于传统实验或后续的其他实验,并侧重DIY作品的实验效果给分,这种实验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叶丽军许富洋郑建龙黄秋萍郑圆成彭保进
关键词:普物实验
基于铁基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效应的位移传感器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铁基非晶薄带的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位移传感器。介绍了铁基非晶薄带的磁敏特性、处理方法及位移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并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位移传感器重复性好,最大偏差为0.297 3%、迟滞小,最大为0.652 6%。
王红洲郑金菊郑建龙金林枫赵静
关键词:位移传感器非晶薄带
FeCo基磁芯螺线管巨磁阻抗效应与磁芯长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研究了Fe36Co36Nb4Si4.8B19.2合金薄带为磁芯的螺线管(FeCo基磁芯螺线管)的巨磁阻抗效应与磁芯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磁芯长度是影响FeCo基磁芯螺线管巨磁阻抗效应的重要因素.当磁芯长度小于螺线管长度时,磁芯螺线管巨磁阻抗的最大值(ΔZ/Z)max与磁芯长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可以根据电磁学理论推导得到;当磁芯的长度大于螺线管的长度时,由于漏磁作用,(ΔZ/Z)max与磁芯长度的关系偏离了线性关系,(ΔZ/Z)max与磁芯长度的关系曲线中有一个极值点,(ΔZ/Z)max在极值点达到最大.磁芯螺线管巨磁阻抗效应曲线的尖刺部分高度(ΔZ/Z)T与磁芯长度的关系也有类似的极值点,(ΔZ/Z)T在极值点达到最大值.磁芯螺线管巨磁阻抗效应曲线的尖刺部分对弱磁场敏感,受磁芯退磁场的影响明显,磁芯的退磁场与磁芯长度呈负指数关系.
方允樟许启明郑金菊吕葆华潘日敏叶慧群郑建龙范晓珍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
纳米多孔硅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研究
2009年
对采用阳极氧化法及阴极还原表面处理技术制备的性能稳定的纳米多孔硅,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其微观结构,多孔硅颗粒粒径在30 nm左右。室温条件下测试了多孔硅场电子发射的特性,结果表明,多孔硅具有很好的场致发光性能,在5 V/μm的电场下就可以产生场发射电流。多孔硅的开启电压在1 000 V左右,发射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发射电压在2 000 V以上。
蒋洪奎赵永峰童国平蔡南科郑建龙虞献文
关键词:多孔硅阳极氧化法场电子发射
Fe基合金薄带温度应力退火及回火特性
2017年
为研究Fe基合金薄带温度应力退火及回火特性,利用HP42494A阻抗分析仪得到Fe_(73.5)Cu_1Nb_3Si_(13.5)B_9非晶薄带应力退火及回火后的磁各向异性场,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退火和回火的伸长量.分析了经11次回火过程后样品的磁各向异性场的剩余百分比与薄带伸长量剩余百分比的关系.结果发现:11次回火后,磁各向异性场的剩余百分比为25.3%,薄带伸长量的剩余百分比为78.7%,表明:回火不能完全消除应力退火感生的磁各向异性场,且薄带的伸长不能完全恢复.
陈明方允樟何兴伟范晓珍孟繁雪R.K.Nutor郑建龙杨晓红
关键词:退火回火应力巨磁阻抗效应磁各向异性
Fe基合金薄带磁畴结构的MFM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磁力显微镜(MFM)观测了550℃自由退火和张应力(δ=170 MPa)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薄带表面磁畴结构.发现自由退火样品表面畴结构是迷宫畴,应力退火的为片状畴.并采用立体测量法测量了迷宫畴的畴宽为203 nm,片状畴的畴宽为214 nm.认为样品结构的差异可能是张应力退火所引起的α-Fe(Si)纳米晶粒的方向优势团聚所致.
张建强叶慧群郑建龙李通银李文忠马云方允樟
关键词:MFM
弹簧摆的内共振特性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首先提出了一种弹簧摆模型,通过谐波平衡法对弹簧摆的内共振现象进行了解析处理,得到了弹簧摆内共振条件以及X、Z两模态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再利用数值模拟得到弹簧摆内共振时的时序图、相图、轨迹图、能量图以及内共振耦合区域图等,分析表明,解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一致.
郑建龙虞献文
关键词:弹簧摆内共振谐波平衡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