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

作品数:224 被引量:1,305H指数:18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9篇细胞
  • 34篇骨折
  • 28篇股骨
  • 26篇手术
  • 24篇关节
  • 23篇基因
  • 21篇坏死
  • 20篇骨头
  • 18篇干细胞
  • 16篇头坏死
  • 16篇疗效
  • 15篇骨移植
  • 14篇内固定
  • 11篇硬膜
  • 11篇置换术
  • 11篇髋关节
  • 10篇软骨
  • 9篇全髋
  • 9篇缺损
  • 9篇自体

机构

  • 17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6篇武汉市第一医...
  • 1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辐射防护...
  • 6篇湖南省儿童医...
  • 6篇国家工程研究...
  • 6篇广州市妇女儿...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佛山市中医院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弗赖堡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217篇李进
  • 116篇杨述华
  • 74篇杨操
  • 73篇许伟华
  • 35篇杜靖远
  • 29篇叶树楠
  • 27篇叶哲伟
  • 27篇刘国辉
  • 23篇邵增务
  • 21篇洪光祥
  • 21篇唐欣
  • 20篇肖宝钧
  • 19篇梅荣成
  • 18篇丰新民
  • 17篇康皓
  • 17篇王发斌
  • 16篇傅德皓
  • 15篇迮仁浩
  • 15篇陈燕花
  • 14篇刘勇

传媒

  • 19篇中国矫形外科...
  • 14篇中华实验外科...
  • 13篇临床骨科杂志
  • 11篇中华手外科杂...
  • 9篇中华小儿外科...
  • 9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医药导报
  • 6篇创伤外科杂志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华中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22篇2009
  • 23篇2008
  • 38篇2007
  • 18篇2006
  • 17篇2005
  • 11篇2004
  • 11篇2003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化吸入麻醉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李进丰新民袁世荧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麻醉作用静脉输注腹腔注射
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通过体外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复合培养及体内异位成骨实验,研究DBM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活性。方法参考Urist操作方法大量制备兔同种异体DBM。骨穿取兔骨髓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BMSC与同种异体DBM体外复合培养3~7d,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将DBM和BMSC复合培养3d的复合物植入家兔一侧骶棘肌肌袋内,分别在1、2、4周活体取材,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观察,对侧单纯植入DBM作为对照。结果体外培养发现BMSC在DBM中贴壁生长、增殖并有分泌活动。体内实验发现BMSC在DBM孔隙内均匀成骨,对照组则从DBM骨块的边缘到中心逐步成骨,成骨所需的时间长,而且成骨量要小于前者。结论DBM作为组织工程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李进郑东杨述华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骨髓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成骨活性
端粒酶hTERT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52例骨肉瘤组织、17例骨质增生骨组织、11例异位骨化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hTERT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端粒酶hTERT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2.7%(43/52),表达强度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端粒酶hTERT基因细胞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布定位一致。在骨质增生骨组织、异位骨化组织和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原位分子杂交是检测端粒酶亚单位hTERT的有效方法,在骨肉瘤细胞水平检测端粒酶hTERT基因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骨肉瘤发展和维持中端粒酶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能存在端粒酶以外的机制导致肿瘤细胞永生化。
叶哲伟杨述华邵佳吴强杨操许伟华李进杨秀萍侯琳
关键词:端粒酶原位分子杂交骨肉瘤基因表达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总结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175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93例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82例行传统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疗效。结果147例获得随访,时间2年1个月~7年5个月,根据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进行分级,MED和传统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9.5%和87.0%,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相似。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病理改变选择手术方式,单纯的局限型突出适合微创MED手术方式,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许伟华杨述华郑东肖宝钧李进杨操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显微外科手术
七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对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七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颅脑手术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颅脑手术患者37例,ASA I或II级,在全身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七氟醚(S组,n=20)和硝普钠(N组,n=17)行控制性降压。监测术中HR、BP、SpO2、ECG,桡动脉、右颈内动脉球部抽血标本行血气分析,计算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代谢率(CMRO2)、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S组在降压达到目标MAP时,各时点的HR明显慢于N组(P<0.05)。两组Da-jvO2、CMRO2在降压时均下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RPP在降压期间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七氟醚控制性降压更能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同时改善脑氧代谢。
李进祝德刚丰新民张书力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七氟醚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率
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2007年
吸入麻醉药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与缺血预处理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通过作用于多种启动剂,如腺苷、去甲肾上腺素、缓激肽、血管紧张肽Ⅱ、内皮素等,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如蛋白激酶C(PKC)通道、酪氨酸蛋白激酶(PTK)通路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通路等,激活KATP通道以及活性氧族(ROS)等,并产生多种效应蛋白,如热休克蛋白(HS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等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祝德刚丰新民李进毕好生
关键词:预处理心肌保护
枕颈融合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 介绍Cervifix枕颈内固定系统及同种异体骨板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2例新鲜创伤和5例陈1日性创伤引起的枕颈不稳病例,采用Cervifix系统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板植骨融合,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4个月。全部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内取得骨性融合。有脊髓压迫症状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全部病例未出现脑脊液漏及椎动脉损伤现象。亦无术后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加重病例。结论 Cervifix系统固定可靠,器械安装方便,是枕颈融合内固定较好的方法;同种异体骨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性能和诱导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枕颈部植骨融合材料。
杨述华杜靖远邵增务刘国辉李进杨操刘勇叶哲伟梅荣成
关键词:枕颈融合术同种骨移植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3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84~98分),其中优70髋,良11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对表面髋特性的清晰认识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杨述华许伟华叶树楠李进刘国辉杨操王晶刘先哲
关键词: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骨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金属对金属
同种异体骨支撑架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应用改良髓芯减压术结合同种异体骨支撑架加自体骨和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1月~2005年4月,23例24个髋关节采用经大转子下通过股骨颈钻隧道至股骨头骨坏死区,将装有自体松质骨和DBM的同种异体骨支撑架经隧道拧入骨坏死区直至软骨下骨约5mm处,隧道远端用自体髂骨填塞。观察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变化、x线影像学表现及是否需进一步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12—27)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最终评价依据。Harris评分,术前优良率为43.5%(10/23)。术后优良率为91.3%(21/23)。22侧髋关节影像学表现保持稳定,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同种异体骨支撑架植入结合自体松质骨和DBM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成骨作用强,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与重建,同时,不破坏患者股骨头本身的血液供应,创伤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梅荣成杨述华杨操李宝兴苏成忠李进叶哲伟邹利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微创骨移植
改良可吸收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关节关节内骨折125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关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作者共收治125例肘关节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肱骨外髁骨折96例,肱骨内髁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20例,桡骨小头合并尺骨鹰嘴骨折3例;均采用可吸收棒联合OS线张力带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结果125例患者中,12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8.5±2.5)周,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6%。未发生伤口感染、尺神经损伤、可吸收棒退出、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可吸收棒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关节关节内骨折稳定好,利于骨折愈合,可避免再次手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吴星火李进唐欣迮仁皓洪攀余惠娟杨述华邵增务
关键词:可吸收棒肘关节关节内骨折儿童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