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丽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慕古与尚俗共存——元明清齐鲁曲学观念探析
- 2019年
- 曲学观念主要包括散曲名称与体制的确立,散曲的雅俗、南北、文律之争,散曲的地位与功用诸问题。元明清齐鲁散曲家有作品流传或见于记载的约四十余人,他们的曲学观念一方面体现在序跋及论曲专著中,一方面体现在创作中。而这些观念是在推尊曲体的慕古意识与尚俗求真的自主选择共存的格局中生成。散曲名称、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在明清已经相对明确;散曲风格以雅俗兼备为上,北南曲风刚柔有别,文辞与曲律合之为双美;散曲地位尴尬,功能由风化、抒情向实用演进。齐鲁曲学一方面自觉地将散曲的源头追溯到诗三百篇,力图恢复元声古乐,是慕古意识的呈现,另一方面倡真情反模拟重创新,体现了散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齐鲁曲学观念就是在慕古意识与尚俗求真共存的格局中生成且逐渐成熟。
- 刘淑丽
- 关键词:元明清散曲
-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史双学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2020年
- 高校实行双学位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对其他专业的热爱及求职、考研的需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课程时间与第一专业产生冲突、课程压缩严重、社会认可度低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烟台大学为例,中国古代文学双学位的授课除了在授课时间、课程安排、考核方式上灵活处理外,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及在授课中进行艺术教育。
- 刘淑丽
- 关键词:双学位中国古代文学网络平台艺术教育
- 《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牡丹亭》在戏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者们对其情节结构却有着或褒或贬的不同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牡丹亭》的情节结构:以"意"即创作意图来组织故事情节,以"点线式"结构来展开戏剧冲突;采用"梦"与魂游的方式让作品真幻相生;双线交织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更深刻的时代主题;作者很注重情节的埋伏照应,整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
- 刘淑丽
- 关键词:《牡丹亭》情节结构
- 明清时期家班及职业戏班演出《牡丹亭》概况被引量:4
- 2004年
-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 ,主要在体现在家班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这样两个方面。家班演出的场所是厅堂 ,观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场所则在城乡间流动 ,主要观众是平民百姓。观众身份、修养不同导致他们对《牡丹亭》
- 刘淑丽
- 关键词:《牡丹亭》
- 青春版《牡丹亭》印象——兼与陈士争版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盛事,青春版与陈士争版在剧作内容、舞台造型艺术、音乐及表演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呈现出编导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 刘淑丽
- 关键词:《牡丹亭》
- 珠明玉暖春朦胧——《清止阁词余》探析
- 2015年
- 《清止阁词余》是赵进美的散曲集,共收录了六个套曲。其内容立意多写闺情,其次营造出了充满浪漫气息的环境,塑造出脱俗的人物形象。艺术方面精于意象的选择;语言绮丽雅致,长于用典及化用前人诗词曲句,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遵守又不拘泥曲谱。清止阁散曲既有以词为曲的雅化倾向,又保留着曲体本身的特征。
- 刘淑丽
- 关键词:戏曲艺术艺术创作散曲
- 叶华与《太平清调迦陵音》被引量:1
- 2016年
- 明代叶华作《迦陵音指迷十六观》与元代顾瑛《制曲十六观》类似但并非完全相同。《迦陵音》是叶华编辑的散曲集,并非其独自创作。所收散曲除两首时调小曲"短歌"不明来历外,《闲情》乃马致远的《秋思》,《玩月》取自沈仕《唾窗绒》,其余套曲、小令取自汪廷讷《坐隐先生集》。叶华对所选录的散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与压缩。从思想倾向来看,《迦陵音》一写归隐乐闲,一写叹世悟真,且始终贯穿着对佛道二教的体悟。
- 刘淑丽
- 从《连城璧》及其《外编》看李渔的两性观被引量:3
- 2006年
- 李渔的《连城璧》及其《外编》是清初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小说中一些涉及到两性关系的故事来透视作者复杂的两性观。在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市民阶层世俗而健康的两性观。
- 刘淑丽
- 关键词:两性观
-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 2020年
-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形式多样,有戏曲、话剧、广播、电影等,而以戏曲舞台传播为主。戏曲演出以梅兰芳、荀慧生及其弟子为主力,以北京、天津为主要演出阵地,辐射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红楼梦》戏剧在近代华北开埠城市形成演出热在于小说奠定的广泛观众基础、众人合力创作出上乘剧本、求新求美的艺术追求--内容上寓意社会改良、保持悲剧审美、表演上唱做俱佳、行当上突出花旦风采、舞台美术以古装区别于传统戏装、布景趋于写实、采用现代光电技术等。《红楼梦》戏剧演出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从而成为近代华北开埠城市演剧的缩影。
- 刘淑丽崔健
- 关键词:开埠
- 清代艺人对《牡丹亭》的改编被引量:6
- 2005年
- 改编《牡丹亭》这样的名著,必然要考虑到不同观众的接受能力及接受心理,而改编者不同的审美情趣也使其对《牡丹亭》的改编体现出接受上的差异性。清代就有很多艺人从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出发,着手改编《牡丹亭》,使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 刘淑丽
- 关键词:《牡丹亭》改编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