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长松

作品数:63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艺术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社会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文化
  • 9篇遗产
  • 9篇城市
  • 8篇文化遗产
  • 4篇网络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网络结构
  • 3篇文化内涵
  • 3篇五岳
  • 2篇大学生
  • 2篇艺术
  • 2篇游客
  • 2篇游客感知
  • 2篇淤积
  • 2篇治理网络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人地关系
  • 2篇文化名城
  • 2篇文化遗产保护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
  • 25篇对外经济贸易...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52篇王长松
  • 7篇韩光辉
  • 4篇马千里
  • 3篇陈然
  • 2篇刘春腊
  • 2篇申秀英
  • 2篇刘沛林
  • 1篇尹钧科
  • 1篇吴承忠
  • 1篇张然
  • 1篇汤倩
  • 1篇陈喜波
  • 1篇林玉军
  • 1篇李惠芬
  • 1篇刘旭
  • 1篇李雪飞

传媒

  • 5篇人文天下
  • 4篇国际文化管理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名城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北方文物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历史研究
  • 1篇中国农史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文物春秋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地方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艺术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美国艺术资助政策有效地推动了美国艺术的发展,在罗斯福新政时期,面临经济大萧条,为了解决艺术家和艺术组织的生存难题,政府实施了资助项目。1965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联邦政府正式介入艺术,对艺术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方案。20世纪80年代“文化战争”对美国艺术资助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艺术资助政策面临着历史的转折点。
王长松李雪飞
关键词:艺术家基金会联邦政府
中国工业遗产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通过梳理工业遗产研究的相关成果,从整体上发现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变化趋势,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提供新思路。利用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2003-2017年工业遗产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数量统计,并提取高频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和共现词的知识图谱分析。经过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探讨工业遗产的研究热点领域,并加入时序功能,分析研究热点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分析了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特点。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旅游、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关系和工业遗产价值评估。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机构主要集中于建筑类相关院系,基本各自机构独立研究,缺乏比较深入的合作研究,在研究视角上,还需加强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基于以上分析,对工业遗产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建议。
王长松何雨
关键词:工业遗产可视化CITESPACE
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乌鲁木齐城市与区域意象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意象是人们对城市与区域环境的感知,空间环境具有辩证性,人们通过经验和价值观主观接受环境的刺激,并对其进行简化、分割、歪曲等处理,形成空间认知。通过梳理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对乌鲁木齐相关记载的游记、笔记、日记、诗文等资料,研究了二百年间乌鲁木齐城市意象的变化。
王长松
关键词:乌鲁木齐
景观基因组图谱视角的传统聚落保护与价值传承——评《家园的记忆与表达》
2023年
当今时代,信息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同时也引发了从生活方式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幻,加强社会文化领域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下我国社会领域的重要需求。我们知道,传统聚落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产物,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王长松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信息科学技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组图谱传统聚落
通州新城建设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10
2011年
北京通州是北京市运河文化遗产分布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地区。自金代北京成为封建王朝都城以来,通州作为大运河北端的漕运枢纽,为北京城的发展和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的漕运职能使得通州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并赋予通州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风貌,使其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喜波韩光辉王长松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新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封建王朝文化底蕴
关于元代户口类型的考察
2014年
根据《元史》、《元文类》等文献的记载,元代拥有丰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户口统计资料,但是,元代的户口种类繁多,类型复杂,尤以蒙古国时期的户籍最为纷乱。通过梳理文献,大体明确了元代户口的类型:既有分属于内地州县院司赋役、蒙汉军户、站赤、工匠和僧道系统的户口,也有边远地区山泽溪洞之民,宣政院所领户口,岭北、辽阳、中书省北部和西北地的部民。
韩光辉汤倩王长松
关键词:户籍制度元代
基于文本挖掘的全球性媒介事件传播效能分析——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文本数据发掘是发现媒介事件传播规律、症结,提升传播“有效度”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工具对2018年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进行了分析,发现名城会传播呈现了公众对事件关注点多样化、社会感知集中化、情感反应积极化的特点。但研究也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名城会在传播效能上存在传播渠道狭窄、品牌效应薄弱、文化记忆失焦等问题。文章认为,提升名城会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的传播效能,提高城市软实力,应在顶层设计、传播渠道、品牌效应、互动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李惠芬王长松
关键词:文本挖掘城市软实力
北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研究
北运河贯穿北京、流经天津、河北,是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北运河作为一项具有特色的线性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应用问题一直受到领域内学者的关注。其遗产保护形态也由静态保护转向动态保护和活化利用,跨区域的综合性遗产保护利用理论和...
王长松李舒涵
关键词:北运河京津冀
乌鲁木齐河流域灌溉绿洲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2
2008年
自然绿洲到灌溉绿洲的演变是人类对绿洲可调控性增强的过程。人类对水源的控制方式以"以人就水"—引水导水工程—引、导、蓄、输水系统工程为必然趋势。乌鲁木齐河流域灌溉绿洲的形成分三个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11年奠定基础阶段;1912年至1949年发展阶段;1949年之后形成与继续发展阶段。
王长松韩光辉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流域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被引量:9
2019年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中的重要类型,而且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能够维持地方性,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突破"千城一面"的城市全球化发展趋势.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文化基因和城市文化资本双重身份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王长松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