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平

作品数:108 被引量:398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1篇蛋白
  • 21篇结肠
  • 20篇水通道
  • 20篇水通道蛋白
  • 20篇通道蛋白
  • 15篇细胞
  • 13篇肠道
  • 12篇综合征
  • 11篇易激综合征
  • 10篇呼气
  • 10篇呼气试验
  • 10篇肝硬化
  • 9篇水通道蛋白8
  • 9篇黏膜
  • 9篇胃肠
  • 8篇菌群
  • 8篇AQP8
  • 7篇慢性
  • 6篇血管
  • 6篇肠病

机构

  • 90篇山西省人民医...
  • 23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山西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山西职工医学...
  • 2篇山西中医学院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2篇山西省肿瘤研...
  • 2篇晋城煤业集团
  • 1篇卫生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省卫生厅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天昊生物...

作者

  • 106篇王俊平
  • 15篇董丽娜
  • 13篇刘萍
  • 12篇郝玉霞
  • 11篇冯璟
  • 10篇李红霞
  • 10篇张瑾
  • 10篇栗凤霞
  • 9篇杨云锋
  • 8篇刘俊
  • 7篇王大骏
  • 7篇冯秋玲
  • 7篇李星五
  • 7篇王晓玲
  • 5篇双少敏
  • 5篇赵志忠
  • 5篇马瑞军
  • 5篇杨颖
  • 5篇韩轶
  • 4篇郭晓峰

传媒

  • 27篇中国药物与临...
  • 9篇山西医药杂志
  • 7篇中华内科杂志
  • 6篇胃肠病学和肝...
  • 6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内...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2例,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溃疡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较好。
刘颖王俊平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
急性胰腺炎410例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的若干问题。方法 对 1993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4 10例作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 ;并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提出意见。结果 腹痛为急性胰腺炎的必有症状 ,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可与急性胃炎相区别。症状、血清酶学及影像检查三者结合可对急性胰腺炎作出正确诊断。腹部 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每个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须给予严密监测 ,以防止其病情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凡腹痛严重伴有 1个以上的脏器功能障碍表现者 ,即应考虑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及时治疗。结论 急性胰腺炎为常见病 ,近年来有增多趋势。重症胰腺炎预后凶险 ,须提高警惕早期诊断 ,并予以有效治疗。
王大骏郭晓峰李星五赵江王俊平吕俊旭朱娜李红霞张瑾李霞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腹痛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
水通道蛋白与肠道水代谢的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王俊平侯晓华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质腹泻水代谢
血管活性肠肽VIP对人结砀上皮细胞系HT-29细胞AQP8表达的调节研究
目的检测在体外培养的人结肠上皮细胞系 HT-29细胞水通道蛋白-8(AQP8)的表达情况,并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明确 VIP 参与肠道水转运的作用是否与 AQP8 的表达异常有关,探讨肠道水代谢...
冯璟王俊平
文献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一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提出了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失衡以及IBS"可朔性"等发病机制的概念,而参与其中的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
赵志忠王俊平
关键词: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结肠黏膜紊乱综合征排便习惯
洛哌丁胺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腹泻模型大鼠在给予洛哌丁胺处理后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探讨洛哌丁胺治疗腹泻分子作用机制以及AQP4与结肠水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酶标抗体技术检测各组之间大鼠升、降结肠黏膜细胞AQP4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大鼠升、降结肠均有AQP4蛋白表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升降结肠AQP4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洛哌丁胺治疗组(P<0.01)。模型对照组升结肠AQP4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降结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派丁胺可上调腹泻大鼠结肠黏膜AQP4蛋白表达,促进肠腔内水分的吸收。
李立胜王俊平
关键词:腹泻水通道蛋白4结肠
急性肝损伤鼠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与肝组织CYP1A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大鼠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C-MBT)的特点,及其与肝组织细胞色素 P4501A2(CYP1A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腹腔注射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健康 Wistar 大鼠32...
王俊平杨颖李红霞张瑾冯秋玲
文献传递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人体肠道拥有丰富的微生态系统,内含100多万亿以上的微生物,种类多达1 000余种,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78%左右.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的“新器官”,在机体免疫反应、新陈代谢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临床疾病相关.正常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以及生物屏障共同构成,可有效防止肠内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穿过肠黏膜进入人体.
岳意茹王俊平刘萍董丽娜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失衡相互作用肠道免疫机体免疫反应机械屏障临床疾病
KPNA2和BAX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2019年
目的:研究核转运蛋白(Karyopherin α2 ,KPNA2)和凋亡基因BAX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肝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KPNA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KPNA2蛋白在肝癌中高表达,BAX蛋白在肝癌中低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KPNA2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来促进肝癌发生发展。
杨云锋杨云锋王俊平
关键词:肝细胞癌BA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结肠灌洗液菌群特点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腹泻型IBS患者肠道清洁后的结肠灌洗液(以下简称肠液)的优势菌群特点。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的39例腹泻型IBS患者,另纳入同期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自述偶有腹部不适或腹痛的排除IBS诊断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结肠黏膜组织和肠液标本,提取组织及肠液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普氏杆菌、拟杆菌门、梭菌属、双歧杆菌属、害肺戴阿里斯特杆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普拉梭菌、厚壁菌门、乳杆菌属和沙门菌10种优势菌。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腹泻型IBS组患者肠液和降结肠黏膜中的普氏杆菌菌群数分别为3.096±1.462和4.278±0.290,分别少于对照患者的4.842±1.032和5.341±0.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93、12.657,P均<0.01);拟杆菌门菌群数分别为3.259±0.607和3.698±0.554,分别少于对照患者的4.085±0.504和4.339±0.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38、6.528,P均<0.01);梭菌属菌群数分别为5.254±0.522和4.471±0.690,分别少于对照患者的5.949±0.505和4.950±0.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6,P<0.01;t=3.262,P=0.002)。腹泻型IBS组患者肠液中普拉梭菌菌群数为2.238±1.845,少于对照组的3.222±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9,P=0.011)。结肠黏膜组织与肠液中的厚壁菌门(r=0.678,P=0.012)、乳杆菌属(r=0.358,P=0.034)、双歧杆菌属(r=0.418,P=0.042)、普拉梭菌(r=0.568,P=0.022)均呈正相关,沙门菌(r=-0.638,P=0.012)、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r=-0.343,P=0.025)均呈负相关。结论腹泻型IBS患者肠液菌群失调,普氏杆菌、拟杆菌、梭菌属和普拉梭菌菌群数均明显减少。
董丽娜王慕张芳王俊平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肠液肠道菌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