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旭

作品数:55 被引量:46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1篇教育
  • 25篇研究生教育
  • 6篇学位
  • 6篇高校
  • 5篇学科
  • 5篇学科建设
  • 5篇硕士
  • 4篇专业学位
  • 4篇教育质量
  • 3篇大学排名
  • 3篇学术
  • 3篇学位研究生
  • 3篇研究生教育质...
  • 3篇全日制
  • 3篇专业学位研究...
  • 3篇工程硕士
  • 3篇高等教育
  • 2篇大学建设
  • 2篇学科建构
  • 2篇学位研究生教...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城市管理...

作者

  • 52篇裴旭
  • 31篇张淑林
  • 10篇李金龙
  • 10篇陈伟
  • 8篇万明
  • 4篇李璐
  • 3篇燕京晶
  • 2篇曹晔华
  • 2篇石仿
  • 2篇万洪英
  • 2篇朱玉春
  • 2篇陈伟
  • 1篇李金龙
  • 1篇崔峡
  • 1篇余芹
  • 1篇朱克映
  • 1篇古继宝
  • 1篇朱超南
  • 1篇万红英
  • 1篇张少华

传媒

  • 16篇学位与研究生...
  • 9篇中国高教研究
  • 8篇研究生教育研...
  • 5篇教育与现代化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教育改革与管...
  • 1篇理论建设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2009(上...
  • 1篇第四届全国工...
  • 1篇中国学位与研...
  • 1篇全国第九届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理念定位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以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充分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平台,相继组建了“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和“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生创新中心”。这两个中心在工作实践中,秉承共享共用、交叉融合、前沿创新的实践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在依托高科技创新平台——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学科交叉,为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裴旭张淑林余芹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型人才
我国优秀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群体特征研究——以人文社科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群体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人文社科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无疑是优秀人才,研究该群体特征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5~2011年度人文社科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依托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从获得者、导师、培养单位等角度进行研究,以揭示我国优秀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群体特征。
万明张淑林裴旭
关键词:人文社科文化建设
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被引量:5
2013年
从"长周期"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基础研究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科学定位,并结合中国科大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对"长周期"、"贯通式"基础研究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进行探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能够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重构和创新人才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张淑林曹晔华古继宝裴旭
关键词:长周期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社会认可度调适和对策探析
自2009年教育部扩大招收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来,围绕其招生、培养、就业的社会认可度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通过梳理新浪教育频道、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络媒体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社会认可度现状的调研结果,进...
曹晔华裴旭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社会认可度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机会平等性测度及表现被引量:3
2019年
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541个研究生招生专业进行分析,发现学位类型、学习方式和学科门类三个维度下的不平等现象以不同形态影响着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机会平等的实现进程。总体而言,入学机会不平等主要源于学术学位、全日制和自然科学招生专业,其中,轻度不平等高校倾向招收推免生,而不平等度较高院校则较为歧视同等学力考生,其原因可归结为基于考生出身的制度性偏倚或歧视。故此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首先对学术学位、全日制和自然科学中的不平等招生专业进行“定点清除”,然后排查其他维度下的不平等专业并对其不合规、不合理条件予以修正,最后秉承机会平等的人才观和制度观设计“不偏不倚式”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张学谦李金龙裴旭万明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偏倚
关于大学排名有关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8
2003年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述,然后对大学排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我国大学排名活动的若干建议。
陈伟裴旭
关键词:排名历史演变社会投资办学特色
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特征与发展趋势浅析
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主要有中介机构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和高校合作型模式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质量保障模式,归纳出其发展的一些共同特征与基本趋...
陈伟裴旭朱玉春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杰出学术人才培育评价
2018年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在于不断涌现杰出学术人才,杰出学术人才培育评价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培育质量评价。以培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文社科)的教师与校友数量等中国特色评价指标为基础,构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杰出学术人才培育评价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此评价体系构建整体有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区域布局上持续分化,在院校发展上实力悬殊,马太效应尤其明显。基于评价结果,我们认为未来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要重视"三个平衡,三个充分"建设:学科布局平衡,学科发展充分;学术生态平衡,质量保障充分;发展结构平衡,动态调整充分。
崔育宝李金龙裴旭赵强强
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改进非全日制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
2001年
裴旭
关键词:在职人员研究生教育学历教育
我校工程硕士教育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初探
文章结合中国科技大学的实际,分析了影响当前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制约性因素,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层面提出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理念.
张淑林裴旭
关键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