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龙

作品数:148 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5篇心肌
  • 49篇动脉
  • 47篇心肌梗死
  • 47篇梗死
  • 46篇冠状
  • 46篇冠状动脉
  • 36篇急性心肌梗死
  • 27篇细胞
  • 23篇干细胞
  • 21篇介入
  • 19篇外周
  • 19篇外周血
  • 18篇心肌病
  • 18篇外周血干细胞
  • 18篇肌病
  • 18篇肥厚
  • 17篇消融
  • 15篇消融术
  • 14篇疗效
  • 13篇老年

机构

  • 145篇辽宁省人民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大洼县疾病预...
  • 3篇辽宁省肿瘤医...
  • 3篇沈阳医学院奉...
  • 3篇沈阳市中心血...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鞍山市中心医...
  • 2篇沈阳市法库县...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45篇袁龙
  • 96篇李占全
  • 61篇张明
  • 46篇张薇薇
  • 35篇刘莹
  • 27篇崔丽杰
  • 24篇石蕴琦
  • 24篇关汝明
  • 23篇徐桂萍
  • 23篇赵红岩
  • 16篇侯平
  • 14篇侯爱洁
  • 11篇赵颖军
  • 10篇刘莉
  • 9篇曲海波
  • 7篇李彤
  • 6篇邓重信
  • 6篇乔兴科
  • 6篇高阳
  • 5篇苗志林

传媒

  • 15篇中国实用医药
  • 10篇介入放射学杂...
  • 7篇中国介入心脏...
  • 7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实用心脑肺血...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2004年中...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29篇2004
  • 8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瓣下狭窄(隔膜型)伴主动脉瓣脱垂误诊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41岁。因中度活动出现胸闷、气短,加重1周入院。查体:T36.3℃、HR64次/min,BP118/82mmHg。一般状态较差,慢性病容。叩诊心界略向左扩大,第5肋间位于左锁骨中线上,听诊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6级,向腋下及心底部传导,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3/6级,向颈部传导。
赵颖军李占全袁龙李强乔兴科石蕴琦
关键词:主动脉瓣下狭窄化学消融术主动脉瓣脱垂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LMCA)病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完成的49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结果:49例无保护LMCA病变全部成功置入支架,共置入61枚药物洗脱支架,直接支架置入术10例(20.4%),39例(79.6%)行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远端分叉部位病变双支架置入12例(24.5%)。住院期间死亡2例(4.1%),无其他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44例(89.8%)完成门诊及电话随访,平均随访(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完成冠脉造影随访16例(32.7%),随访期间3例死亡(6.1%),1例死于脑卒中,2例心原性猝死,分别为术后7个月及12个月。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1%(3/49)。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的LMCA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有较理想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刘莉李占全袁龙关汝明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左主干主要心脏事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老年 (≥ 7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法  10例老年AMI患者予以G CSF 30 0 μg~ 6 0 0 μg d皮下注射 ,连续 5d ,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PBSC ,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行外周血WBC计数检查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量分别为 6 .75× 10 9 L、2 8.16× 10 9 L、34.93× 10 9 L、34.4 0× 10 9 L、38.93× 10 9 L、2 1.85× 10 9 L ;CD34+ 量分别为 6 .2 5× 10 6 、5 1.10× 10 6 、92 .6 0× 10 6 、10 9.6 5× 10 6 、134.6 9× 10 6 、4 5 .0 9× 10 6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CD34+ 量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均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6天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数量变化呈正相关 (r=0 .94 0 ) .结论 老年AMI患者行G CSF动员安全可行 ,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变化曲线高峰均出现在第 6天 ,且WBC与CD34+
张明李占全金元哲袁龙张薇薇崔丽杰赵红岩
关键词:G-CSF干细胞CD34+细胞
Firebird2^(TM)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复杂冠脉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Firebird2^(TM)雷帕霉素洗脱钴基合金支架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符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患者,体内植入支架均为Firebird2^(TM)药物支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30 d及6、12、24、36、48、60个月心绞痛发生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时间及发生率、出院后发生的任何介入治疗。结果 Firebird2^(TM)雷帕霉素洗脱钴基合金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100%,5年累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6.3%,与支架相关MACE发生率2.7%,血栓发生率0.9%。结论 Firebird2^(TM)雷帕霉素洗脱钴基合金支架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疗效可靠、安全。
王永新李占全苗志林袁龙关汝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
右心室心肌病21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右室心肌病的诊断除依靠超声心动图、心室造影及心肌活检等外,心电图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方法,并可对病情及预后作出评估。方法入选病例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5.27(15~55)岁,病史平均6.51(0....
刘培良袁龙李伟光黄峥苗磊董庆峰张明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利用红细胞滤过指数(EFI)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ED)是近来心血管疾病广为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核孔膜滤过法测定2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EFI,并与39 例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AMI患者的ED变化。
袁龙
文献传递
腹壁成形术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
1992年
报道3例腹部减肥,腹壁成形术后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均经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痊愈。讨论了ARDS的诊断标准,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介绍了治疗方法。
刘金超高景恒杜学义袁龙
关键词:腹壁成形术呼吸窘迫综合征
酒精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对QT离散度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酒精消融室间隔(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术前、术后及远期QTd、QTcd及心功能变化,探讨其是否影响HOCM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辽东地区经超声诊断并符合酒精消融术标准的HOCM患者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7±12)岁;NYHA分级3.1±0.9.利用Sigwart法行酒精消融室间隔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术前,术后1周、6月、12月作12导联体表静息心电图.术中及术后连续心电监护48~72 h,分别测定QTd,并根据Bazett公式校正为QTcd.结果术前平均左室压力阶差(LVOTG)为(72.4±24.6)mmHg,术中球囊加压后为(30.6±18.5)mmHg,术后为(24.3±17.6)mmH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术中心电监测,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术后所有病人主观症状减轻,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6月后出现新发室早,无室速及室颤.27例患者中,5例由于通信地址迁移随访失败.QTd(QTcd)术前,术后1周、6月、12月分别为71±33(73±35)ms,74±18(72±17)ms,68±31(81±38)ms,69±29(74±32)m,比较不同时期QTd与QTcd,无统计学意义(P>0.05),QT(QTc)术前、术后1周分别为433±22(439±32)ms,475±23(470±23)ms,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术后1周心功能分级分别为3.1±0.9、1.6±0.7,随访6月、12月分别为1.5±0.8、1.7±0.6,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2例6个月后心功能恢复正常.HT、JTc、JTd、JTcd术前与术后各时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TSMA改善HOCM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QTd、QTcd无显著性变化,可能对恶性心律失常及预后没有影响.
修国权李占全张明袁龙金元哲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功能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术疗效观察(附3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应用封堵伞行室间隔穿孔封堵,同时或择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远期疗效。方法对3例患者按常规方法行室间隔封堵术.并行择期冠脉介入治疗。心功能的评定采用临床观察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的方法,追踪12-22个月。结果心功能由术前的Ⅵ级恢复为Ⅰ~Ⅱ级并维持至今。术后无心绞痛发生,无心力衰竭再入院。结论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择期介入封堵室间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封堵术成功数日后进行较术前及同期进行更为合理、安全。
赵颖军李占全袁龙关汝明刘莹孟锦乔兴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成功补救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球囊不能排空撤出一例
2003年
曲海波李占全高阳袁龙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球囊导管并发症胸闷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