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梅

作品数:48 被引量:222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造影
  • 9篇腺病
  • 9篇腺病毒
  • 9篇护理
  • 8篇动脉
  • 8篇腺病毒载体
  • 8篇卵巢
  • 8篇病毒载体
  • 7篇血管
  • 7篇血管造影
  • 6篇重组腺病毒
  • 6篇小鼠
  • 5篇多囊
  • 5篇多囊卵巢
  • 5篇多囊卵巢综合
  • 5篇重组腺病毒载...
  • 4篇多囊卵巢综合...
  • 4篇多排螺旋CT
  • 4篇血管成像
  • 4篇综合征

机构

  • 45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江苏省计划生...

作者

  • 46篇李梅
  • 17篇刘嘉茵
  • 15篇刁飞扬
  • 13篇崔毓桂
  • 8篇康桂荣
  • 7篇马翔
  • 7篇薛凯
  • 6篇庞长珠
  • 4篇凌静
  • 4篇张廉良
  • 4篇陈静
  • 3篇吴飞云
  • 3篇江帆
  • 3篇朱宁玉
  • 3篇冒韵东
  • 3篇赵考考
  • 3篇陈大红
  • 3篇石银龙
  • 2篇刘玉君
  • 2篇侯振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医药
  • 3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医疗设备信息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的安全护理
目的 本文站在护理人员的角度,分析磁共振安全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提高护理人员同患者的沟通效率和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1,2]。方法 分别分析磁共振安全护理的静磁场安全,射频能量安全,梯度切换安全和特殊病人安全存在的原因...
李梅
关键词:磁共振
CTA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头颈部血管病变血管成像的阳性病例。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造影剂量1.5ml/kg,注射速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16s~18s,在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重建。重建方法为MIP、VR、MPR等。结果:3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一侧椎动脉狭窄3例,双侧椎动脉狭窄2例,颈内动脉畸形2例,海绵窦瘘1例,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5例。血管成像对于病变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陈家荣俞同福李梅
关键词:头颈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成像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CT增强检查时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 对我科2016年1-3月份行CT增强检查中19例外渗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对比剂外渗原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引起病人外渗的原因错综复杂,但...
陈静李梅
关键词:碘对比剂外渗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
2011年
冠状动脉疾患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并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双源CT即双源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DS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创伤小、分辨率高等特点,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随访手段[2]。细致、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减少或控制干扰因素有重要意义。
李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护理配合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身心健康
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26例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CT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差,通过显示病灶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李梅康桂荣庞长珠
关键词:造影剂不良反应CT增强扫描
小鼠HSP27基因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09年
目的:为深入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HSP27)的生理与病理功能,应用P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带荧光蛋白的小鼠HSP27重组腺病毒,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通过PCR、序列测定、酶切鉴定;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重组,在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然后体外感染小鼠精原母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SP27蛋白表达。结果:测序和酶切鉴定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正确;经293细胞包装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收获高滴度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小鼠精原母细胞,并且可正确表达HSP27。结论:应用PAdEasy系统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小鼠HSP27带荧光蛋白腺病毒载体,并在小鼠精母细胞系进行体外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SP27的功能奠定基础。
刘金娟马翔刁飞扬李梅薛凯崔毓桂刘嘉茵
关键词:腺病毒HSP27同源重组PCOS
思维导图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指导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患者按时间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口头宣教形式进行检查指导,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检查指导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指导的效果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对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患者进行检查指导,方法简便、有效、实用,可有效促进患者掌握检查相关内容,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同时提高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刘玉君郑秀颖胡敏李梅
关键词:思维导图CT小肠造影健康教育
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的环节质量控制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2015年7—12月CT增强扫描患者21 564例为对照组,分析碘对比剂外渗率和发生原因。2016年1月成立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率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将2016年1—6月CT增强扫描患者26 511例设为观察组,对检查前评估、血管选择与置管、高压注射、外渗处理等环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后,碘对比剂外渗率由0.450%下降到0.245%。结论实施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率和外渗程度,并缩短外渗后水肿消退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刘玉君李梅陈静何晓燕黄晓萍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
添加不同LH活性药物对卵巢慢反应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3年
目标比较早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发生慢反应时,补充重组黄体生成素(recombinant luteinizing hormone,rLH)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s,hMG)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并采用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卵巢功能正常、促排卵发生慢反应的患者2336例,根据添加不同的LH活性药物,分为hMG组(1558例)和rLH组(7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促排卵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新鲜胚胎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添加两种LH活性药物对卵巢慢反应患者累积活产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类型和病因、体质量指数和卵巢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MG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使用时间[(12.22±2.29)d]和总剂量[(2088.98±628.24)U]较rLH组[(11.89±2.37)d,P=0.001;(1866.90±602.65)U,P<0.001]显著升高。hMG组LH的使用时间[(7.40±3.52)d]和总剂量[(537.30±484.49)U]较rLH组[(5.67±3.78)d、(498.10±472.04)U,均P<0.001]显著升高。hMG组的LH水平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日[(0.78±0.77)U/L]和刺激第6天[(0.81±0.49)U/L]均高于rLH组[(0.67±0.32)U/L,P<0.001;(0.71±0.33)U/L,P=0.002],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两组之间的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hCG注射日hMG组的雌二醇水平[(8377.14±7000.63)pmol/L]和孕酮水平[(3.84±2.18)nmol/L]显著高于rLH组[(7644.91±5145.64)pmol/L,P=0.009;(3.14±1.80)ng/L,P<0.001]。两组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LH组的累积妊娠率[89.46%(6
王琳王菁高彦李梅倪丽莉刘嘉茵刁飞扬
关键词: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16层螺旋CTA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A成像造影剂跟踪及造影剂测试及常规计算时间延迟技术在颈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颈动脉16层螺旋CTA血管成像患者的影像资料。造影剂量按1.5mL/kg,注射速率为3mL/sec。扫描延迟时间按2种方法进行:①Bolus tracking即造影剂跟踪扫描30例;②常规计算时间组26例,两组图像分别由高年资医师阅片,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准直器宽度1.25mm,重建层厚1.5mm,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底处。数据重建在3D Working Station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显示(VR)等。结果第一组30例和第二组26例经MIP及VR等成像,第一组所有颈总动脉及其颈内外分支均能清晰显示,并可见病变的部位及程度,第二组26例中,7例图像模糊,其中4例不能达诊断要求,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A在颈动脉病变成像中扫描延迟时间应用Bolus tracking为佳,常规计算延迟时间质量较差。
石银龙张玲石磊李梅
关键词:颈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