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如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被引量:10
- 2008年
- 在探讨大众传媒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时,我们一般更多地关注于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和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和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传媒会产生或者应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众传媒时代应该改变其受大众传媒排挤的现状而要有所为,要为多元、失范的大众文化空间输出必要的价值观和信念,并能够最终引领大众传媒。这才是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定位。
- 易如
-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论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学说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带给我们更多的解放和自由,反而加深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依赖和精神上的空虚。日益恶化的资源环境凸现出生存状态的危机。如果抛开以往对共产主义的简单认识,而从总体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学说的实质和内涵,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学说将为我们审视今天的成就、确立未来的方向提供基本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 易如
-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 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选择社会发展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主题,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在社会发展道路上所做出的艰辛探索进行梳理,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调整的结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目标实现设计了现实有效的实践机制;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机制问题。邓小平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及时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调整,使中国适应并融入了世界发展大潮。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浪潮则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道路中要解决的关键。
- 易如刘阳居阅时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制度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010年
-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社会上涌动的种种社会思潮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的特征,即八十年代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对传统的批判和反思;九十年代实用和功利下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联姻以及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对改革的新反思。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思潮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一度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要获得更大的社会心理认同,实现大众化,就必须突破原有的话语传播模式,加强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与碰撞。
- 易如
- 关键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大众化传播
- 浅谈TED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 2013年
- TED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前沿性的创新观念、突破性的演讲方式和多元化的内容主题,受到大众的追捧。然而,面对网络背景下开放式教育运动的强大声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框架使得其实效性和影响力日见式微。作为思想传播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TED能够给我们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很多借鉴和启示。
- 易如邵桂花
- 关键词:TED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传播
- 论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体现被引量:1
- 2010年
- 网络教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将淡出历史的舞台。教师作为公共知识的传播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态度的培养者、知识价值的赋予者,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地发挥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作用,应该是未来网络教育发展的方向。
- 易如程华
-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师角色教学过程设计
- 《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被引量:1
- 2005年
- 《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有:(1)指出男尊女卑观念的深层根源在于妇女经济不独立,断言社会经济生态的变迁及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必将带来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善;(2)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强调妇女解放最终要靠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上述思想促成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主体地位的转移和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政治方向的转型。
- 刘阳易如
- 关键词: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知识论负载
- 2010年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定,它作为一个价值命题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然而近几年来,这一判定遭到了来自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质疑。其实,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质疑,并不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非科学性造成的,而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背负的科学知识论负载造成的。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还需要我们反思对科学的认识。
- 易如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从符号到大众化——传播的视角
-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个符号,探讨它在中国如何被表达和传播,以及这种表达和传播如何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通过概念符号间所指和能指的比较,对马克思主义误解和歧异从语义学角度进行澄清,明确“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
- 易如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大众化
- 文献传递
- 大众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
- 2011年
- 尽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却普遍存在着脱离"马克思主义"和"大众"而谈论大众化的困境,这使得所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中的努力陷于口号化、标签化,不是始终无法动摇大众认知结构,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怎么都行的随意所指的符号。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就要在于通过重建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根本动摇大众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固有认知模式。
- 易如
-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