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苗

作品数:150 被引量:564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2篇腹膜
  • 64篇腹膜透析
  • 24篇间皮
  • 24篇腹膜间皮
  • 23篇间皮细胞
  • 23篇腹膜透析液
  • 21篇腹膜间皮细胞
  • 20篇细胞
  • 18篇血液
  • 15篇血液透析
  • 15篇肾病
  • 15篇透析患者
  • 12篇肾脏
  • 11篇肾功能
  • 9篇葛根素
  • 8篇多器官功能
  • 8篇多器官功能障...
  • 8篇肾功能衰竭
  • 8篇功能衰竭
  • 7篇蛋白

机构

  • 11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0篇南京医科大学
  • 23篇南京大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49篇张苗
  • 66篇蒋春明
  • 51篇孙琤
  • 21篇王恒进
  • 17篇张庆燕
  • 16篇朱微
  • 12篇王笑云
  • 11篇钱敏
  • 10篇毛慧娟
  • 10篇曹东维
  • 10篇应旭旻
  • 9篇万骋
  • 9篇蒋春明
  • 8篇冯媛
  • 7篇邵秋媛
  • 7篇蒋春明
  • 7篇何劲松
  • 6篇刘敏
  • 6篇陶娜娜
  • 6篇夏阳阳

传媒

  • 17篇东南大学学报...
  • 16篇江苏医药
  • 8篇医学研究生学...
  • 8篇中国血液净化
  • 7篇临床内科杂志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4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临床荟萃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现代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2011中华...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15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对腹膜透析液诱导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解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取择期手术患者的网膜间皮细胞体外培养,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同步后分5组观察,对照组加入等量的RPMI1640与完全培养基,PDS组加入等量的腹膜透析液(PDS)与完全培养基,A、B、C组均为加入等量的含葛根素的PDS与完全培养基,葛根素终浓度分别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细胞培养48 h后,用比色的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浓度并比较。结果显示腹膜间皮细胞在PDS干预下,上清液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OD水平和G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添加葛根素再干预的A、B、C组MDA水平都显著低于PDS组,SOD水平和GSH水平都显著高于PDS组。实验表明葛根素具有抑制葡萄糖PDS对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
张苗蒋春明陶娜娜孙
关键词:葛根素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
腹膜透析的双联系统对腹膜炎发生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钱敏张苗孙琤蒋春明蔡淑琴童薇
关键词:PD发病率腹膜透析双联系统腹膜炎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丹参酮ⅡA对腹腔注射腹膜透析液(PDS)大鼠腹膜组织学变化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每日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0ml;PDS组,每日用4.25%的PDS腹腔注射20ml;丹参酮低、中、高浓度组,每日分别用含丹参酮ⅡA浓度为50、100、200mg·L-1的4.25%的PDS腹腔注射20ml。于实验第30天,取壁层腹膜行光镜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壁层腹膜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HE、Masson染色显示,在PDS干预下腹膜厚度显著增厚,胶原沉积显著增多。与PDS组比较,丹参酮各组有不同程度腹膜厚度减少,胶原沉积减少。腹膜间皮细胞在PDS干预下分泌TGF-β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丹参酮各组TGF-β1分泌与PDS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葡萄糖PDS导致的实验大鼠腹膜纤维化及TGF-β1表达增加的作用。
蒋春明陶娜娜孙琤张苗
关键词:腹膜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腹膜透析
CKDⅢ~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发病率及贫血严重程度。方法收集106例2型糖尿病肾病CKDⅢ~Ⅴ期患者(DN组)、100例非糖尿病肾痛CKDⅢ~Ⅴ期患者(非DN组)及75例肾功能正常2型糖尿痛患者(DM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DM组贫血发病率16%,DN组总的贫血发病率为66%,非DN组总的贫血发病率51%(66%vs.51%,P〈0.05)。在CKDⅢ期,DN组与非DN组贫血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KDⅣ、Ⅴ期,DN组比非DN组贫血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血红蛋白(Hb)高于DN组及非DN组。在CKDⅢ、Ⅳ期患者中,DN组Hb明显低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KDⅤ期中,DN组与非DN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组心血管发病率明显高于非DN组,相关分析显示Hb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呈正相关,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CKDⅢ~Ⅴ期患者贫血发病率高,发生早,贫血程度重,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纠正贫血,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郭正勇许洪涛张苗
关键词:贫血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
葛根素对腹膜透析液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TGF-β_1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葛根素对腹膜透析液干预下的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分对照组、PDS组、A组(葛根素终浓度为50μg/mL)、B组(葛根素终浓度为100μg/mL)、C组(葛根素终浓度为200μg/mL)五组观察。检测各组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并比较。结果:腹膜间皮细胞在PDS干预下,TGF-β1分泌显著增加,添加葛根素再干预的A、B、C组TGF-β1分泌与PDS组比较有显著下降。结论:葛根素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分泌致纤维化因子TGF-β1具有抑制作用。
钱敏张苗
关键词:葛根素腹膜间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BAY 41-2272防治大鼠Thy-1肾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比较BAY41-2272和己酮可可碱(PTX)这两种增强环磷酸鸟苷(cGMP)活性的物质对大鼠Thy-1诱导的进展性肾病模型的疗效,探讨肾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成功诱导Thy-1肾炎后,将大鼠分为四组:即肾纤维化组(RF组)、BAY 41-2272治疗组、PTX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5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蛋白排泄量,肾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球/小管间质基质堆积程度和ED1/PCNA阳性细胞数,检测肾小球和皮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纤粘蛋白(fi- bronectin)、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等蛋白能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肾小球/小管间质细胞的基础、刺激后cGMP水平。RT-PCR方法检测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α1/β1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mRNA水平。结果:观察结束时,BAY41-2272显著降低大鼠尿蛋白排泄和血肌酐水平,显著减轻肾小球/小管间质基质堆积程度,降低巨噬细胞浸润数目和TGF-β1、fibronectin表达水平,而PTX治疗仅产生轻微的变化。肾纤维化组大鼠的小管间质sGC mRNA、NO刺激的cG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肾小球的则较对照组降低;BAY41-2272治疗后肾小球/小管间质sGC mRNA、刺激后cGMP水平可显著提高,而PTX治疗的只有轻度提高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Y41-2272治疗可显著改善肾组织NO-cGMP信号通路转导和cGMP的活性,可有效的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而PTX疗效则相对很弱。采用BAY41-2272提高cGMP活性的方案可能为肾纤维化提供新颖、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
冯媛刘敏吴义超张苗
关键词:BAY己酮可可碱环磷酸鸟苷肾小球硬化
二羧酸转运蛋白对人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的影响
2009年
背景: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参与能量代谢,对细胞衰老可能有影响,但其促进细胞衰老的机制不清。目的:通过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的测定探讨二羧酸转运蛋白(hNaDC3)促进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05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完成。材料:WI-38细胞为ATCC公司产品;pLNCX2反转录病毒载体、正义载体PLNCX2-hNaDC3和反义载体PLNCX2-AshNaDC3为Clontech公司产品。方法:在已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基础上,使用含有hNaDC3基因的反转录病毒液将hNaDC3基因导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38)中,并获得表达,通过细胞周期、P16的检测以观察其对细胞衰老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WI-38细胞hNaDC3整合和表达。②hNaDC3转导致WI-38细胞形态和传代数的改变。③细胞周期变化。④细胞周期蛋白P16的表达。结果:Nor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I-38/hNaDC3细胞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hNaDC3的表达,WI-38/AshNaDC3细胞有hNaDC3 mRNA整合而无蛋白表达。与对照细胞相比,hNaDC3基因导入后,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形态呈衰老细胞样变化,细胞传代数减少8~12代,生长速率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周期蛋白P16的表达增高。结论:hNaDC3可能通过增高P16表达促进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衰老。
曹东维张苗
关键词:细胞衰老成纤维细胞P16细胞周期
Bevacizumab抑制人肝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
2012年
目的探讨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株HepG2及荷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Bevacizumab处理HepG2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Bevacizumab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设不加药物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荷肝癌细胞株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evacizumab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Bevacizumab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evacizumab可延缓移植瘤的生长,MVD值明显降低(P=0.000)。结论 Bevacizumab可直接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Bevacizumab主要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万骋崔斐张苗罗荣城
关键词:BEVACIZUMAB肝细胞癌HEPG2细胞株裸鼠
红细胞生成素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变化
2000年
该研究经较严密的设计,采用敏感及特异的检测方法——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EPO水平。选择原发病不引起贫血,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例作研究,并对中毒性ARF作了专门研究。结果显示,ARF能引起血清EPO下降,随后产生明显的贫血。从而提示,ARF本身的贫血与EPO下降有关,并为EPO治疗ARF贫血提供理论依据。
张苗胡万进郜锋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急性肾功能衰竭贫血
黄芪注射液拮抗腹膜透析液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液中添加含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DS),观察细胞caspase-3活性变化,应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方法以及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各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以对照组caspase-3活性为1,PDS组细胞caspase-3相对活性为3.26±0.91,显著高于黄芪一组(1.87±0.43)和黄芪二组(1.67±0.32),P<0.05。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结果显示,PDS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6.8±14.2)%和(25.7±1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4.86)%和(7.96±4.28)%,P<0.05;黄芪一组和黄芪二组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PDS组(P<0.05)。TUNEL研究结果显示,PDS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黄芪一组和黄芪二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PD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发生。
张苗蒋春明孙琤
关键词:腹膜透析间皮细胞细胞凋亡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