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03 被引量:81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电气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绝缘
  • 22篇油纸
  • 21篇纸绝缘
  • 19篇油纸绝缘
  • 17篇变压
  • 17篇变压器
  • 14篇电网
  • 13篇调度
  • 12篇回复电压
  • 10篇配电
  • 10篇配电网
  • 9篇风电
  • 8篇振动
  • 8篇扭转振动
  • 8篇频域介电谱
  • 8篇桩土
  • 7篇能源
  • 6篇优化调度
  • 6篇介电
  • 5篇多目标优化

机构

  • 82篇三峡大学
  • 22篇福州大学
  • 8篇国网湖北省电...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国网浙江省电...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2篇国网浙江杭州...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福建省电力试...
  • 1篇宜昌供电公司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 1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上海远观物联...
  • 1篇湖北省电力勘...

作者

  • 101篇张涛
  • 18篇张涛
  • 15篇王凌云
  • 10篇冉华军
  • 9篇胡昌斌
  • 6篇杨文雁
  • 6篇蔡金锭
  • 6篇李振兴
  • 4篇徐雪琴
  • 4篇陈从平
  • 3篇江修波
  • 3篇李峰
  • 3篇李浩平
  • 3篇黄彦婕
  • 3篇黄悦华
  • 3篇孙晓伟
  • 3篇李振华
  • 3篇张晓林
  • 2篇陶然
  • 2篇董小刚

传媒

  • 8篇三峡大学学报...
  • 6篇福州大学学报...
  • 6篇电力系统保护...
  • 5篇水电能源科学
  • 5篇高电压技术
  • 5篇电工电气
  • 4篇智慧电力
  • 3篇电机与控制学...
  • 3篇信息与控制
  • 3篇电工电能新技...
  • 3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中国电力
  • 2篇高压电器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网技术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电力科学与技...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16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0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散奇异Markovian跳变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可镇定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了离散奇异Markovian跳变系统的鲁棒随机稳定性和鲁棒随机可镇定问题.首先给出了以严格线性矩阵不等式表达的离散奇异Markovian跳变系统随机容许性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入广义二次随机稳定性和广义二次随机可...
冉华军张涛
关键词:线性矩阵不等式
文献传递
计及可用输电能力的风电并网系统中STATCOM的双层优化配置被引量:4
2022年
针对静止同步补偿器最佳安装位置与容量问题,建立了风电并网系统中计及可用输电能力、静态电压稳定性与投资成本的静止同步补偿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后向削减法对风电出力进行场景划分,上层为多目标优化配置层,下层为最优潮流计算层;通过对多目标灰狼算法添加混沌初始化,引入粒子群算法中的速度计算方式等提出基于网格法的多目标灰狼粒子群算法以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在IEEE 30节点上对建立模型进行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改进的有效性。
陶然张涛张涛冉华军王清川黄明娟
关键词:静止同步补偿器可用输电能力双层优化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油纸绝缘变压器拓展德拜等值电路参数求解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与拓展德拜等值电路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实测回复电压特征量参数等值电路模型,建立求解等值电路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利用混合蛙跳算法的全局信息交换和局部深度搜索特性对拓展德拜等值电路参数进行参数辨识。通过两台变压器的辨识结果表明,与粒子群算法相比,由混合蛙跳算法辨识的电路参数计算获得的回复电压值与测量值具有更高的重合度,并能够准确地反映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
张涛左倩
关键词:混合蛙跳算法
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受潮的电压响应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回复电压法能有效诊断变压器油纸绝缘的状态,但测量时间过长,由此提出通过单次加压建立的极化在不同去极化时间段内的电压响应特性进行绝缘诊断的方法,省去多次加压的过程,节省了测量时间;实验研究了不同受潮状态的变压器油纸绝缘介质在不同去极化时间段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充电2 000 s后首次放电0. 1 s的电压响应初始斜率随绝缘受潮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作为评估其受潮状态的特征量;同时通过频域分析仪测得介质的直流电导率,将其与根据首次放电初始斜率计算获得的极化电导率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特征量的有效性。文中提出的测量方法为应用电压响应法现场快速诊断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受潮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张涛张涛张斌李林多肖霞
关键词:油纸绝缘
喷射式混凝土冲磨试验机研制与冲磨试验分析
2010年
介绍了混凝土抗冲刷磨损试验中的旋转喷射式试验原理,并根据此原理研制了旋转喷射式混凝土抗冲耐磨试验机。通过与现有冲磨机的比较,该试验机的模拟冲刷过程更接近混凝土真实的受冲刷环境,并且可以实现不同冲刷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任意冲刷速度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机冲刷速度高,冲磨效果好,利用该机能够有效地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作出比较。
李浩平张涛李峰
关键词:混凝土
考虑虚拟电厂参与的售电公司双层优化调度模型被引量:32
2019年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技术的发展,使得售电公司规模化利用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参与市场交易成为可能。针对VPP参与的售电公司运营体系的特点,建立了配网-VPP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配网层制定VPP调度计划,优化售电公司运营收益;VPP层采用两阶段优化方法,协调内部各种资源的最优分配,使综合效益最大化,并通过将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二阶锥形式描述光伏及可控负荷用户违约的不确定性。2层优化之间通过参数传递更新运行状态并交替求解,最终得出整体最优方案。分别采用NSGA-II算法和yalmip/Gurobi对2层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表明,所提售电公司双层优化模型通过对VPP的合理调度,能够在保证VPP综合效益和所辖配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售电公司利润最大化。
张涛王成王凌云张东方章佳莹
绝缘油在水和酸共同作用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8
2019年
为探讨水分和温度对变压器油中酸扩散行为的影响,在分子模拟软件内建立了水分子、矿物油分子、甲酸分子的复合模型,水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3%,5%,甲酸的质量分数为3%.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甲酸分子在不同含水量油模型中的扩散系数、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复合模型的总动能;此外,选取了水体积分数为1%的复合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多,甲酸的扩散系数并没有逐渐增大,甲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数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模型具有的动能越大,酸分子的扩散逐渐增强.油模型中,含水量越多,水和酸在热运动下碰撞油分子的能量越大;温度越高,相互之间的碰撞越激烈.模拟结果说明水分增加或温度增高,均对油分子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张涛肖霞李亚莎钟婷婷李林多杨文雁
关键词:甲酸径向分布函数氢键
基于RC装置的风电场合闸暂态过电压防护的仿真研究
2016年
介绍了风电场电气设备遭受过电压时的特点及其危害,采用PSCAD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风电场模型,分析了风电场合闸过电压的过程,提出了阻容吸收器防护机端变压器过电压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阻容保护装置可以将过电压幅值和陡度限制在合理的电压范围内,能够有效防止风电场合闸过电压。
龚祖春孙留学张涛胡汉梅
关键词:风电场过电压电缆系统
油纸绝缘设备的回复电压曲线仿真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回复电压方法能有效地测量绝缘介质的极化特征量,无损诊断电力设备的绝缘状态。基于油纸绝缘介质的极化特性,利用等值电路模型建立了回复电压特征量与绝缘状态之间的关系,仿真并分析了电路参数的改变引起特征量和回复电压曲线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回复电压主时间常数特征量能诊断不同几何电容的电力设备的绝缘状态,是诊断绝缘状态的有效特征量。
张涛冉华军
关键词:回复电压绝缘状态
基于跨界融合和产教协同的储能技术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年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储能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储能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高校加快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建设,对推动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满足储能产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峡大学立足储能产业特点和需求,依托学校电气工程学科特色与优势,融合电气、材料、物理、化学和能源动力等五个优势学科力量,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增设储能技术方向,确立了“跨界融合、产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对其他高校储能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露露王凌云王凌云张涛张涛张涛
关键词:储能技术学科建设跨界融合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