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贤湖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2篇肾小管
  • 2篇肾小管坏死
  • 2篇细胞
  • 2篇小管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坏死
  • 2篇急性肾小管
  • 2篇急性肾小管坏...
  • 2篇病理分析
  • 1篇大细胞
  • 1篇大细胞淋巴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水
  • 1篇血肿
  • 1篇胰腺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下

机构

  • 9篇江西医学院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江西省肺科医...

作者

  • 9篇王贤湖
  • 6篇庄文华
  • 2篇俞薇薇
  • 2篇朱静
  • 1篇周苏廉
  • 1篇陈美华
  • 1篇杨文萍
  • 1篇彭德金
  • 1篇胡群芳
  • 1篇衷筱琴
  • 1篇段晓帆
  • 1篇蔡勇
  • 1篇邹音
  • 1篇熊小亮
  • 1篇万红平

传媒

  • 6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细胞染色体及细胞学联合检测胸水的价值
1998年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胞染色体及细胞学三项实验联合检测60例胸水,其中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水35例,癌性胸水22例,其他胸水3例(乳麋性、风湿性、化脓性各1例)。检测结果:PCR 诊断结核性胸水9例,其中真阳性7例,假阳性2例,其余51例阴性。细胞染色体诊断癌性胸水20例(占癌性胸水20/22),细胞学诊断癌性胸水14例(占癌性胸水14/22)。结果表明:三项实验联合检测胸水不仅快速、方便,而且同时得出结核性和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提高了胸水病因诊断率。结果还表明,PCR 对结核性胸水的诊断率不太理想,且有假阳性出现,通过联合检测可避免误诊。
王贤湖俞薇薇庄文华朱静陈美华胡群芳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胸腔积液染色体细胞学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01年
俞薇薇蔡勇王贤湖衷筱琴
关键词: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腹膜假粘液瘤二例报告
1999年
熊小亮万红平王贤湖
关键词:腹膜假粘液瘤粘液性阑尾切除术囊腺瘤疾病诊断与治疗纤维组织
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动态观察
1990年
夹闭大白鼠双侧肾蒂1h,再灌流后5min,3h,12h,24h,48h及72h分别处死动物,观察形态、超微结构和肾功能变化。再灌流后,12h出现典型ATN;24h肾小管坏死广泛、梗阻明显,部分区见小管基底膜断裂:48h肾小管坏死仍然严重,并出现小管上皮细胞核分裂像;72h坏死明显减轻,而再生现象突出。超微结构和肾功能改变,与上述变化基本一致。双肾完全缺血1h引起的缺血和再灌流损伤是可逆性的。实验表明,如能及早防治髓质淤血,肾形态和功能可望恢复。
庄文华王贤湖周苏廉邓爱华
关键词: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学超微结构
蜂窝织性胃炎伴硬脑膜下血肿尸检二例
1989年
报告了二例蜂窝织性胃炎伴发硬脑膜下血肿。由于无特殊临床表现,可能导致误诊为出血性胰腺炎、肠系膜动脉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详细地描述了该病的病变,并对其发生机理,预后以及硬脑膜下出血作了讨论。
庄文华王贤湖
关键词:硬脑膜下血肿化脓性炎症发病机理尸检
再灌流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理研究
1998年
本试验夹闭大白鼠双侧肾蒂1h,再灌流后5min、3h、12h、24h、48h及72h分别处死,观察病理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再灌流后12h出现典型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8h坏死仍然明显,并出现上皮再生,72h坏死显著减轻,而上皮再生非常明显。实验表明,如能及时防治髓质出血,肾小管坏死可以完全修复。
王贤湖庄文华李咸旺
关键词:肾小管坏死再灌注损伤肾缺血
胰寄生虫病七例临床病理观察
1992年
报告胰寄生虫病7例,其中胰钩虫病、胰蛔虫病各2例,临床均误诊为胰腺肿瘤;胰日本血吸虫病2例、胰华枝睾吸虫病1例,临床均漏诊。病理变化除胰华枝睾吸虫为胰管上皮增生外,其余6例胰寄生虫病均以形成虫卵性肉芽肿为特征。对不同虫卵的肉芽肿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胰脏各种虫卵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贤湖庄文华朱静段晓帆
关键词:胰腺寄生虫学病理学病例报告
骶尾部肿瘤212例病理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报道骶尾部肿瘤212例病理情况,其中良性肿瘤168例:畸胎瘤占114例,且有1例合并脑脊膜膨出;表皮囊肿和脂肪瘤各11例;纤维瘤7例;错构瘤5例;神经纤维瘤和纤维脂肪瘤各4例;纤维血管瘤、骨巨细胞瘤各2例;滑膜瘤、神经鞘瘤、血管瘤、单纯囊肿、中肾管囊肿和乳头状瘤各1例。恶性肿瘤44例:脊索瘤12例;恶性畸胎瘤11例;内胚窜癌9例;胚胎性癌6例;神经母细胞瘤、滑膜肉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浆细胞瘤、鳞状细胞癌各1例。作者就骶尾部肿瘤发病年龄分布情况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
王贤湖庄文华杨文萍邹音
关键词:骶尾部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破裂误诊一例
1990年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破裂临床往往容易漏诊。本文报告一例,在肾脏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并经血清免疫荧光检查始确定诊断,对肾脏标本进一步作了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3岁,南昌市郊农民。1984年12月27日开始畏寒发热,体温38℃~39℃,咽喉痒。注射板兰根6支不见效。第4天开始腹痛,以上腹为主,伴恶心呕吐,系咖啡色胃内容物。晚上腹痛加剧呈针刺样,且右下腹有压痛。化验:Hb11.5g;WBC8900,
彭德金蒋佩青王贤湖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肾破裂并发症误诊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