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027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临床转归研究
- 贾楠张晓君卢宁田国红王莹
- 异位性皮炎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易复发的皮肤病,合并眼部并发症者则更少见,国内仅有1例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文献报道。我院曾收治1例异位性皮炎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现报告如下。
- 李学伟卢宁王莹
-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异位性皮炎眼部并发症皮肤病
- 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视神经病血管危险因素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视神经病血管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及神经内科临床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AIR组)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NAION组)的连续病例,采集所有患者详尽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头颅MRI资料。将两组结果进行卡方比较。结果共收集AIR病例91例,NAION病例143例。AIR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4±15.8)岁;NAION组平均年龄为(51.4±8.9)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P=0.013)。两组间性别、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等各项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23,2.727,0.217及0.012,所有P〉0.05)。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5.17mmol/L)在NAION组为46.2%(66/143),较AIR组26.4%(24/91)高(χ2=9.193,P=0.002)。缺血性心脏病比例在AIR组为13.2%(12/91),高于NAION组的4.9%(7/143;χ2=5.125,P=0.024)。34.5%(30/87)的AIR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而NAION组无1例(χ2=44.37,P=0.000)。在完成头颅MRI扫描的57例AIR和127例NAION患者中,脑梗死在AIR组为47.4%(27/57),明显高于NAION组的0.8%(1/127;χ2=66.210,P=0.000),脑白质病变在NAION组为66.9%(85/127),高于AIR组的36.8%(21/57)(χ2=66.460,P=0.000)。结论NAION发病年龄较早。颈动脉病变及脑梗死等大中血管病在AIR患者中多见,而脑白质病变等小血管损害在NAION患者中常见,有可能与高脂血症导致的小动脉硬化有关。
- 田国红贾楠王莹卢宁王虔张晓君
-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病变
- 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急性大脑半球缺血事件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 2011年
- 目的比较急性视网膜缺血事件(acute retinal ischemic event,ARIE)与急性大脑半球缺血事件(acutehemisphere ischemic event,AHIE)危险因素异同,为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单中心临床病例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ARIE连续病例(ARIE组)和同期AHIE住院的连续病例(AHIE组)。采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及危险因素情况,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ARIE病例124,AHIE病例126例。ARIE组与AHIE组比较发现,ARIE组平均年龄53±16岁,较AHIE组平均年龄67±12岁低(P<0.01);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史在ARIE与AHI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P<0.01)、糖尿病(P=0.01 6)、心脏瓣膜病(P=0.048)、卒中史(P=0.001)、心房颤动(P=0.007)在ARIE组比AHIE组少见,而重度颈动脉狭窄(≥70%)或闭塞在ARIE组较AHIE组常见[ARIE对于AHIE:优势比(odds ratio,OR),2.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0~4.682,P=0.025]。结论 ARIE发病年龄相对较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卒中史、心房颤动在AHIE多见,而重度颈动脉狭窄多见于ARIE。
- 王虔贾楠卢宁田国红王莹冀鸿涛张晓君
- 关键词:视网膜颈动脉疾病
- 眼内窥镜的手术配合
- 眼科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是眼科手术学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该设备安全使用和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本文对该手术的护理及配合进行了总结。1术前准备1.1患者准备术前准备同内眼手术。患者入室取仰卧位,头...
- 喻立红王莹
- 文献传递
- 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三例被引量:9
- 2010年
- 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是因其发病时围绕视网膜血管周围出现广泛黄白色渗出,酷似树枝上的结冰而得名。由日本学者Ito等于1976年首先报道。该病较为少见,国内外文献共报道77例心引,其中日本46例,约占60%。患者发病年龄多为3~50岁,并呈现两个高峰,
- 郝磊卢宁王莹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炎霜样树枝状血管周围发病年龄ITO
- 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急性视网膜缺血事件与急性大脑半球缺血事件危险因素异同,为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单中心临床病例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连续病例(ARIE组)和同期急性缺...
- 王虔贾楠卢宁田国红王莹冀鸿涛张晓君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病例分析预防干预
-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随诊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自然病程和视力预后。方法系列病例报告。对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28例(28只眼)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定期随诊。观察项目包括视力、眼底彩色照相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情况。其中随诊时间不足3个月的患者排除。结果28例(28只眼)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均符合入选条件,随诊时间在3个月以上,平均随诊时间14个月。28例(28只眼)中,有16例(16只眼,57.1%)同时伴有黄斑裂孔周围脉络膜视网膜损伤。在随诊中,9例(9只眼)黄斑裂孔变大;1例(1只眼)黄斑裂孔变小;3例(3只眼)黄斑裂孔自行闭合,闭合时间分别在随诊4.5、3.5及1.0个月后,闭合率10.7%(3/28),患者视力均提高,最终视力为0.5—0.7;2例(2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4.2%(2/48),经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结论外伤性黄斑裂孔的大部分患者在随诊期间视力稳定甚至有所提高。在发病后的4—5个月内,部分患者的黄斑裂孔可自行闭合,并恢复较好的视力,而发生视网膜脱离者较少。
- 李学伟卢宁张兰王文伟王莹严伟熊颖
- 关键词:眼损伤视网膜穿孔视敏度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