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礼凤

作品数:64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星状细胞
  • 10篇肝星状细胞
  • 9篇纤维化
  • 9篇肝纤维化
  • 8篇血清
  • 8篇鼠肝
  • 8篇四逆
  • 8篇四逆散
  • 8篇加味
  • 8篇加味四逆散
  • 8篇大鼠肝
  • 7篇增殖
  • 7篇中医
  • 7篇慢性
  • 6篇肝组织
  • 6篇HSC-T6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慢性乙型

机构

  • 60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西安市第四医...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1篇王礼凤
  • 32篇郑旭锐
  • 18篇李长秦
  • 16篇曹宁
  • 16篇惠毅
  • 15篇孙守才
  • 11篇王永刚
  • 10篇宋健
  • 9篇郑刚
  • 9篇齐婧
  • 8篇尤金枝
  • 8篇钟伟
  • 8篇尚俊平
  • 8篇闫曙光
  • 7篇于远望
  • 6篇杨景锋
  • 4篇周永学
  • 4篇袁晓栋
  • 4篇马娟娟
  • 4篇宋逍

传媒

  • 6篇陕西中医学院...
  • 4篇陕西中医
  • 4篇现代中医药
  • 4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河南中医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江西中医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7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损甘露消毒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1和TIMP-1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增损甘露消毒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和酒精喂饲等复合方法成功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设增损甘露消毒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各组均给予灌胃治疗,连续用药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MMP-1和TIMP-1的含量,并对大鼠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IMP-1的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增损甘露消毒丹中剂量组、增损甘露消毒丹大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大鼠肝脏组织中MMP-1的表达明显增强,而TIMP-1的表达减弱,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损甘露消毒丹可以增强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从而促进肝内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李长秦孙守才袁晓栋马娟娟王礼凤郑旭锐
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灌胃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煎剂7天,分别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各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4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各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疏肝药、活血药、健脾药各药物血清均对增殖的肝星状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秋水仙碱对照组亦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组对HSC-T6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P<0.05);在10%~40%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与3个拆方药物血清相比较,其抑制率明显高于拆方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中,对增殖细胞的抑制率疏肝药优于活血药优于健脾药,但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与秋水仙碱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均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②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拆方中单一方的疗效,说明综合运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会取得比单一疏肝或健脾或活血更好的效果。
李长秦孙守才王礼凤郑旭锐李琦项影环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拆方瘦素肝星状细胞
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思考
本文介绍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核苷类似物与抗病毒中药的情况,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在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抗病毒研究时,应该走从临床到实验室的路线,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总结出慢性乙型肝炎的证侯类型,...
王礼凤韩翠宁刘养凤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中药辨证论治核苷类似物
姜黄素对瘦素刺激HSC增殖及JAK2-STAT3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灌胃姜黄素煎剂7 d,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100 pg·L^(-1)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应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姜黄素散对100 pg·L^(-1)瘦素刺激HSC-T6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药物血清有抑制HSC-T6的作用(P<0.05或P<0.01));姜黄素作用6 h后,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开始出现降低,且JAK2降低较为明显,24 h后STAT3降低最为明显。结论:姜黄素药物血清具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而JAK2-STAT3通路被阻断,JAK2-STAT3蛋白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郑旭锐韦永红宋健曹宁王礼凤应小平惠毅张二娜
关键词:姜黄素肝星状细胞
案例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被引量:8
2010年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经济学、金融学、法律学等各类学科中。《温病学》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在中医临床各科热性病的诊断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临床辨治思维、加强《温病学》理论对于热性病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锻炼临床应诊能力,提高教学.学习效果,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于《温病学》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案例式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宋健董正华郑旭锐王礼凤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改革温病学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传染病学》线上教学方法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大高校无法进行线下集中教学,为了保证学生停课不停学,各学校及时开通了网络线上教学,为了保证《传染病学》线上教学质量,学校及时对该课程的线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立足于课程特点,适时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利用网络授课平台,积极开展线上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完整讲授传染病学基本理论知识点外,积极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加强线上学习效果;积极做好多种应急预案,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在疫情特殊时期《传染病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保证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郑旭锐惠毅部环宇王礼凤曹宁席奇刘永刚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HSC-T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姜黄素给正常大鼠灌胃7d,制备含药血清;应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姜黄素散对100ng/mL瘦素刺激HSC-T6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作用6h后,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开始出现降低,且JAK2降低较为明显,24h后STAT3降低最为明显。结论:姜黄素能够降低肝星状细胞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此方式阻断JAK2-STAT3信号转导。
郑旭锐樊英华韦永红宋健曹宁王礼凤应小平惠毅
关键词:药理学STAT3转录因子动物实验
双参通冠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SST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G高剂量组和SSTG低剂量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SSTG高剂量组8 g/kg、SSTG低剂量组4 g/kg,2次/d,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血清NO、ET的水平和心肌组织TNF-α、IL-6、IL-8的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TNF-α、IL-6、IL-8、E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STG低剂量组和SSTG高剂量组TNF-α、IL-6、IL-8、ET水平均降低,NO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STG低剂量组比较,SSTG高剂量组TNF-α、IL-6、IL-8、ET、NO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 双参通冠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反应和改善血管内皮物质释放有关。
钟伟王永刚于远望郑刚王礼凤尚俊平齐婧尤金枝
关键词:双参通冠方心肌缺血再灌注炎症因子血管内皮
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加味四逆散低浓度组(含生药量0.78g/ml)、加味四逆散中浓度组(含生药量1.56g/ml)、加味四逆散高浓度组(含生药量3.12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12、24、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HSC-T6。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①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作用于大鼠HSC-T6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加味四逆散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味四逆散高浓度组[48h:(0.399±0.041)%]与鳖甲软肝片组[48h:(0.429±0.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0.05)。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浓度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与HSC作用12、24、48h后,细胞凋亡增加。与鳖甲软肝片组[12h:(8-31±0.30)%,24h:(16.25±0.25)%,48h:(27.12±0.39)%]比较,加昧四逆散中浓度组[12h:(17.83土0.25)%,24h:(26.06±0.26)%,48h:(39.30±2.25)%]、加味四逆散高浓度组[12h:(27.15±0.29)%,24h:(38.96±0.51)%,48h:(49.34±0.77)%]细胞凋亡均增加(P〈0.05)。@TUNEL检测,与鳖甲软肝片组[(30.0±3.92)%]比较,加味四逆散各浓度[低浓度组(25.1±1.48)%、中浓度组(39.30±2.25)%、高浓度组(39.30±2.25)%]药物血清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可抑制体外HSC-T6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以高剂量作用48h最明显。
李长秦季金文郑旭锐王礼凤孙守才宋健王小平肖新春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HSC-T6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新加达原饮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外HBV DNA的含量。结果:TC50=14.22mg/mL,TC0=8.13mg/mL,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 DNA的分泌(P<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王礼凤李长秦冯海杲郑旭锐曹宁
关键词:HEPG2HBVDNA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