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肉毒
  • 4篇肉毒毒素
  • 3篇痉挛
  • 3篇A型肉毒毒素
  • 2篇肉毒毒素注射
  • 2篇注射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护理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痉挛
  • 2篇超声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毒素类
  • 1篇多普勒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机构

  • 6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6篇王汉
  • 4篇陈华先
  • 4篇丁旭东
  • 2篇梁俊华
  • 2篇洪艳
  • 2篇黄瓅
  • 2篇汪伟
  • 2篇宋金辉
  • 2篇张贵斌
  • 2篇刘芬
  • 1篇王普清
  • 1篇吴冬云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超声水囊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组则在观察组干预基础上辅以踝足矫形器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发现对照组CSI、FMA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观察组CSI、FMA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发现对照组、观察组CSI评分较治疗1个月时增加,治疗组CSI评分则较治疗1个月时继续降低(P〈0.05);各组患者FMA、FIM评分均较治疗1个月时增加,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观察组CSI、FMA及FIM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BBS评分在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持续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BBS评分在上述时间点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超声水囊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肉痉挛、提高其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旭东陈华先汪伟王汉黄瓅
关键词:彩色超声多普勒A型肉毒毒素下肢痉挛踝足矫形器脑卒中
双重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肌肉痉挛
2013年
目的:观察神经损伤诊断治疗系统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05例脑中卒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神经损伤诊断治疗系统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月后FMA、BBS和FIM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3、6个月的CSI、FMA、BBS及FIM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损伤诊断治疗系统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肌肉痉挛效果显著,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丁旭东陈华先汪伟王汉
关键词:超声引导A型肉毒毒素临床疗效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900例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0例患者中有7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67%;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普外科等科室的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意识障碍、应用机械通气、住院时间≥10d、有侵入性操作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9)、意识障碍(OR=2.798)、机械通气(OR=2.074)、住院时间(OR=1.719)、侵入性操作(OR=4.218)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OR=1.842)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年龄、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等均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规范化管理、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提高人员预防控制意识,特别是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手段。
梁俊华刘芬王汉王普清
关键词: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护理
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高达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患者经抢救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后,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减轻肢体功能障碍,这也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梁俊华刘芬王汉
关键词:针灸穴位按摩神经功能
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红外偏振光治疗组(A组)运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肉毒素治疗组(B组)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联合治疗组(C组)同时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患部和肉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调查每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疗前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情况,并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严重程度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恢复状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与C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1),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SF-MPQ及SF-36评分分别与A组、B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相应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疼痛点皮下注射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作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宋金辉丁旭东洪艳陈华先王汉吴冬云张贵斌
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采用彩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脑梗死偏瘫后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8例。2组均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分点注射BTX-A,治疗组24h后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6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MAS)、步长、步速评估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6周后MAS评分、步长、步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彩超引导下多位点注射BTX-A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肌肉痉挛有明显疗效。
陈华先丁旭东张贵斌黄瓅宋金辉洪艳王汉
关键词:肌痉挛肌电生物反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