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延国

作品数:13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后路
  • 4篇腰椎
  • 4篇疗效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椎板
  • 3篇疗效分析
  • 3篇脊柱
  • 2篇腰椎后
  • 2篇腰椎后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随访
  • 2篇切除治疗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内固定
  • 2篇截骨
  • 2篇颈椎
  • 2篇脊髓
  • 2篇脊柱侧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
  • 1篇威海卫人民医...

作者

  • 13篇王延国
  • 12篇刘新宇
  • 12篇郑燕平
  • 11篇贾龙
  • 9篇黎君彦
  • 4篇田亚丽
  • 4篇张凯
  • 3篇宫良泰
  • 2篇李建民
  • 1篇吴晓娟
  • 1篇周超
  • 1篇张立平

传媒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第一届中国S...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第三届中西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1
  • 1篇2010
  • 10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椎截骨后急性脊柱短缩安全范围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制作新西兰兔脊柱短缩动物模型,明确单脊椎切除后脊髓的形态学及功能改变,研究脊柱短缩的安全范围。 方法:采用4~5月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共120只,体重2.5~3.0kg。按照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行腰3...
刘新宇郑燕平李建民王延国张凯贾龙宫良泰
关键词: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腰椎椎管狭窄并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LSS)并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LSS并Lenke-SilvaⅡ~Ⅳ级DS患者26例,均采用经Wiltse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冠状面偏移(C_(7)PL-CSVL)、矢状面偏移(C_(7)PL-SVA)、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的变化。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2±1.7)个月,侧凸矫正率为58%。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C_(7)PL-CSVL、C_(7)PL-SVA、腰椎侧凸Cobb角、LL、PT和SS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96%,JOA评分改善优良率为92%。结论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LSS并Lenke-SilvaⅡ~Ⅳ级DS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周超郑燕平殷军夏海鹏王延国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脊柱侧凸减压术脊柱融合术
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腰椎全椎板截骨回植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994年2月~2001年12月行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2例,随访时间56个月~122个月,平均83个月。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ODI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手术时间40~230min,平均97min。术中失血量75~254ml,平均96ml。JOA评分:术前14.2±3.9分,末次随访时24.3±2.8分;ODI指数:术前64.6±10.3%,末次随访时18.5±5.4%;VAS:术前7.4±0.7分,末次随访时1.8±0.5分,JOA好转优良率(80.2%)。手术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平片示椎板骨性融合良好,过屈位无后方椎间隙加宽,无脊柱不稳现象;CT检查示12例单侧椎板未愈合,椎管减压满意,未见愈合过程中有骨痂向椎管内生长。患者自觉手术满意率为94.4%。3例患者因症状复发行2次手术,术中观察到椎板下粘连轻微,容易将椎板和硬脊膜分离,术后2例症状消失,1例腰痛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结论腰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可明显减少术后腰椎的失稳和手术部位粘连,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良好术式。
郑燕平李伟刘新宇贾龙王延国黎君彦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椎板截骨回植远期疗效
脊椎截骨后脊柱短缩安全范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单脊椎切除对脊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并确定脊柱短缩的安全范围。方法采用120只4巧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单椎板切除(A)组、双椎板切除(B)组及三椎板切除(C)组,每组40只,行k全脊椎切除术。再根据压缩L1椎体总体高度的25%、50%、75%及100%将每组分成4个亚组,每亚组10只。测量不同脊柱短缩程度下硬膜囊长度、迂曲最大处硬膜囊直径、硬膜囊-神经根交角、硬膜囊矢状位迂曲角、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变化情况及Tarlov评分。术后72h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脊髓皱缩最严重部位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压缩高度≤总体高度50%时,各组硬膜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但术中脊髓功能监护及术后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仅A组可见脊髓出现少量出血灶。压缩高度为总体高度75%时,A组硬膜囊形变及Tarlov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氏0.05),且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理切片可见髓内出血灶增多、白质水肿,而B组及C组仅出现少量髓内出血灶。完全压缩时,B组及C组硬膜囊形变及术后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见A组出现大片出血、神经元皱缩,而B组及C组可见髓内较多出血灶。结论脊柱短缩的高度及椎板切除范围对脊髓形态及功能有较大影响。单椎板切除组压缩安全范围仅为总体高度的50%,而双椎板及三椎板切除组可安全压缩至75%。同样压缩高度下,增加椎板切除范围可有效改善脊髓迂曲、避免术中脊髓皱缩造成的脊髓损伤。
刘新宇郑燕平李建民王延国张凯贾龙宫良泰
关键词:截骨术脊柱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
经后路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提供国人枢椎的解剖学测量数据,探讨国人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采用96例成人枢椎干燥骨标本,测量枢椎椎板的厚度、高度、长度、棘突根部高度、进针点至椎板外缘、进针点侧块中点及侧块外缘、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等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国人枢椎具备行经后路椎板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张凯宫良泰刘新宇张立平王延国
关键词:枢椎椎板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上颈椎畸形
2009年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王延国郑燕平刘新宇贾龙黎君彦田亚丽
关键词:颅底凹陷症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后路半脊椎切除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2年以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单一后路半脊椎切除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2年以上随访结果。 方法:本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11~18岁,平均16.4岁。其中完全分节侧方半脊椎畸形33例,完全分节后方半脊椎畸形...
郑燕平刘新宇贾龙王延国黎君彦田亚丽
关键词: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本组84例,男53例,女31例。平均年龄42.6岁。术前诊断为:齿状突骨折28例(陈旧性骨折10例,新鲜骨折18例),hangman骨折8例,C2/3骨折脱位27例,寰枢...
郑燕平刘新宇贾龙王延国黎君彦
文献传递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的X线片及三维CT评价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 探讨X线片和三维CT(3D-CT)在判定单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16~74岁,平均47.2岁.峡部裂性滑脱21例,退变性滑脱15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3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1例.单纯骨粒植骨26例,骨粒加椎间融合器17例.单节段内固定24例,双节段内固定19例.均为单节段椎间融合,其中L3,4,6例,L4,5,17例,L5 S1 20例.应用改良Brantigan评分判定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3D-CT扫描所示椎间融合程度;动力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性.结果 随访12~85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3D-CT所示椎间融合率分别为64%(28/43例)和40%(17/43例).3D-CT的Brantigan评分小于正侧位X线片(P<0.05).根据诊断、固定节段及融合方式不同分组,各组3D-CT评分均低于正侧位X线片(P<0.05).动力位X线片示椎间不稳定者仅3例(7%).结论 腰椎3D-CT能更准确地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前进行3D-CT检查非常必要.拆除内固定前摄动力位X线片对判定椎体间融合的临床意义不大.
郑燕平刘新宇贾龙王延国黎君彦
关键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路椎间融合术后THREE节段内固定THREE
颈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与自体髂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4月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单纯PEEK 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病变节段与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22例,双节段39例;B组67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其中单节段27例,双节段40例。观察手术前后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8.1±1.4min,术中出血量为42.4±2.0ml,B组分别为72.0±5.3min、82.7±3.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3例(39.3%)出现一过性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破裂,2例cage塌陷、移位;B组49例(73.1%)出现一过性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破裂,5例髂骨供区痛,2例钉板松动。每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B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2.30±6.61)%和(83.80±4.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椎间融合率分别为95.2%和9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每组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均较好,但前者手术方法简单、近期并发症少。
贾龙郑燕平刘新宇王延国黎君彦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CAG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