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静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低频振荡
  • 2篇电力
  • 2篇电力系统
  • 2篇振荡
  • 2篇广域
  • 2篇广域测量
  • 1篇单端
  • 1篇预测控制
  • 1篇振荡模态
  • 1篇时滞
  • 1篇时滞补偿
  • 1篇输电
  • 1篇输电线
  • 1篇输电线路
  • 1篇阻尼
  • 1篇阻尼控制
  • 1篇线性振荡
  • 1篇模态
  • 1篇模态分析
  • 1篇继电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4篇王宇静
  • 3篇于继来

传媒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单端测量数据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故障测距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该文对各种测距算法的理论和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比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种测距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每种测距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
王宇静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继电保护分布参数
文献传递
电力系统振荡模态的矩阵束辨识法被引量:52
2007年
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AMS)提供的数据进行电力系统振荡模态的在线辨识,对于及时监测系统的阻尼情况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如何利用测量数据构造矩阵束并进行电力系统振荡模态辨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不同测点提供的系统响应数据快速检测出不同振荡模态的振荡频率、阻尼系数、振荡幅值和相对相位等有关信息。利用辨识出的模态信息,可以在线监测大规模电力系统阻尼薄弱区域并及时发现故障发生区域。EPRI-36节点仿真算例和某省网实际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矩阵束方法能够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振荡模态,并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是一种适于在线应用的振荡模态信息辨识方法。
王宇静于继来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模态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Carleman线性化原理研究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稳定性问题,通过分析得到了二阶及二阶以上电力系统动态方程解析解的表达式。通过Carleman线性化分析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模态,可以用于研究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及大干扰下系统的稳定性,揭示了非线性模态相关性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将线性模态参与因子的概念扩展到非线性模态中,定量地衡量各振荡模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作用。通过36节点系统的仿真计算与Prony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Carleman线性化方法分析电力系统非线性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小干扰稳定和传统的线性化分析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理解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分析大干扰和强非线性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王宇静于继来
关键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非线性振荡
考虑广域测量时滞的电网广义预测阻尼控制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大型电力系统模型的复杂性和时变性使得离线计算结果可靠度不高的问题,利用广域测量条件下数据实时同步高速采集的优点,将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应用于电网阻尼控制系统,提出一种适用于广域测量条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案,以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控制。该方案引入预估补偿器以克服远方反馈信号的时滞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线辨识参数不断修正广义预测控制器模型和预估器参数进行优化控制,达到改善互联电网阻尼、抑制低频振荡的目的。基于EPRI36节点系统和国内某实际电网的仿真试验结果证实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王宇静于继来
关键词:广义预测控制时滞补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