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远

作品数:39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遗址
  • 11篇考古
  • 10篇良渚文化
  • 5篇遗址发掘
  • 5篇遗址发掘简报
  • 5篇水利
  • 5篇水利系统
  • 5篇良渚遗址
  • 4篇新石器
  • 4篇新石器时代
  • 4篇石器
  • 4篇石器时代
  • 2篇地貌
  • 2篇崧泽文化
  • 2篇文明
  • 2篇美人
  • 2篇墓葬
  • 2篇考古遗址
  • 2篇环境考古
  • 2篇古城遗址

机构

  • 35篇浙江省文物考...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河海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清城睿现...

作者

  • 37篇王宁远
  • 17篇刘斌
  • 10篇陈明辉
  • 3篇戴雪荣
  • 3篇师育新
  • 3篇赵晔
  • 3篇李永嘉
  • 3篇范畴
  • 2篇王金涛
  • 2篇徐士进
  • 2篇田正标
  • 2篇徐军
  • 2篇李青会
  • 2篇孙国平
  • 2篇陈孔利
  • 2篇郭留通
  • 1篇于宗仁
  • 1篇吴卫华
  • 1篇崔强
  • 1篇方忠华

传媒

  • 6篇东南文化
  • 6篇考古
  • 3篇南方文物
  • 2篇东方博物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文物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华夏考古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中国报道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杭州
  • 1篇东方收藏
  • 1篇遗产与保护研...
  • 1篇杭州文博
  • 1篇自然与文化遗...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的价值认定与保护利用被引量:8
2019年
良渚古城遗址八十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充分揭示了遗址的重要价值,证明它是良渚文明的都邑性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规模庞大的世界级城址,遗址的价值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在各方的配合和努力下,良渚古城遗址的文物保护也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而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以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正式启动,良渚博物院展陈完成更新换代,良渚国家考古公园建设也已大体成型,良渚古城遗址已进入全面展示和利用的新时代。
刘斌王宁远陈明辉
关键词:考古学考古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遗
良渚古城的公众考古实践
本文对良渚古城遗址在大遗址保护及公众考古实践中采取的方式及所获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从揭示良渚古城重要历史地位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出发,介绍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在遗址保护宣传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各部门在公众考古过程...
沈晓文陈明辉刘斌王宁远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
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以杭州小古城遗址为例
2023年
对考古现场进行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地记录考古遗址和遗迹在不同时段的重要信息及其空间关系,对后续的遗址展示、绘图、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遗址部分发掘探方为研究对象,运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制作三维模型,并生成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成果,可满足考古绘图、三维展示、空间分析等需求。
张涛王宁远张依欣范畴
关键词:考古遗址三维重建
杭州市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考古调查被引量:24
2015年
良渚文化遗址群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西部山地的雨水裹挟泥沙向东排泄,在此形成冲积平原,海拔2—5米,地势西高东低。东天目山余脉在余杭彭公分成两支向东延伸,北支为高耸绵延的大遮山丘陵,南支为断续散布的大雄山、大观山丘陵,它们以夹抱之势分列遗址群的北侧和南缘,遗址群东部则是平坦开阔的水网平原。
王宁远刘斌
关键词:水利系统新石器时代
杭州市良渚古城外郭的探查与美人地和扁担山的发掘被引量:10
2015年
对良渚古城外围进行重点探查时,发现古城外围存在若干围绕城墙分布的土垄。对美人地、里山、扁担山等地点进行发掘后,确认土垄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人工堆筑物,其上为居住址。它们的使用年代和城墙两侧的废弃堆积年代一致。推测这些与良渚一般聚落分布特点不同的居住址,应是良渚古城的外郭。
王宁远刘斌闫凯凯陈明辉
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被引量:40
2014年
2006年以来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初步明确了古城内外的遗址布局、水系环境以及城墙的分布情况:古城的修建均有统一的规划,城墙充分利用自然地势整体、同时夯筑而成;城内分布有宫殿区、建筑基址和王、贵族墓地;城外的居住基址具有外廓城的性质;大型营建工程普遍运用草包泥堆筑工艺;西北部山系存在一个工程浩大的水利系统,既能削减山体的季节性洪峰,又可利用为运输通道。目前,考古部门已建立了遗址信息系统,并逐步完善了对古城内外布局和水利系统的认识。
刘斌王宁远郑云飞陈旭高周文林闫凯凯陈明辉祁自力芦希彦陈全和徐有秀范畴
关键词:良渚文化
综合分析方法对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的原位无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玉器作为良渚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因子,是物质与技术的结晶。分析仪器的发展使得对文物进行原位无损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报道了综合分析方法对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制作工艺及材质的研究结果,涉及数码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RF)及近红外光谱(NIR)等多种分析手段。
张文元崔强李青会柴勃隆王宁远赵晔于宗仁苏伯民
关键词:良渚文化出土玉器原位
余杭石马(土斗)东晋窑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08年
德清窑是分布于浙江东苕溪中上游流域、自东汉至唐代、兼烧青釉器和黑釉器的瓷窑群的总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的石马(土斗)窑址属德清窑系列,产品包括青釉与黑釉两种,其中以青釉占大多数,黑釉比例较低。本文为自20世纪50年代"德清窑"概念提出以来的首篇考古发掘报告。
刘斌王宁远郭留通卢希颜陈孔利陈庆胜岳友军郑建明
关键词:窑址青釉黑釉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钟家港南段2016年的发掘
2023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2007年发现并确认,2019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钟家港古河道位于古城内东部、莫角山台地东侧,呈西北-东南走向,北起雉山南麓,南与现良渚港相连,是古城内南北向主干河道。经勘探确认古河道长约1000、宽18~80、深约3米。古河道两岸分布较多良渚文化人工台地。2015~2018年,为配合申遗工作,对良文化时期古地貌进行标识和局部恢复,了解古河道及两岸台地的情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钟家港古河道进行分段发掘。
闫凯凯(执笔/拍摄)赵晔王永磊(执笔/拍摄)刘斌王宁远张念哲(绘图)廖文艳(绘图)韩燕民(绘图)吴新儿(绘图)范畴刘晓伟(拍摄)李永嘉
浙江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玦科技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玉玦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广泛出现的一类重要玉器。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玉玦,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征,为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和传播提供了重要实物。为获取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玉玦的基础材料学信息(如主要矿物组成、硬度等),以及探索玉料随时间演变规律和可能的原料来源,本文以浙江省境内3个代表性新石器时代遗址——田螺山、仙坛庙和江家山遗址出土的玉玦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无损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从河姆渡文化至崧泽文化晚期,所分析玉玦的主要组成矿物为萤石、迪开石、石英、白云母、透闪石和蛇纹石等,以萤石、玉髓和迪开石为主,且时代早于透闪石和蛇纹石。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相关遗址出土玉玦的原料随时间变化特征、原料来源,以及玉玦的材料学特征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内在联系。
董俊卿孙国平王宁远楼航李青会顾冬红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