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永胜

作品数:49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动脉
  • 22篇术后
  • 14篇心脏
  • 12篇主动脉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主动脉夹层
  • 10篇夹层
  • 9篇肾损
  • 9篇手术
  • 9篇急性肾损
  • 9篇监护
  • 8篇肾损伤
  • 8篇急性肾损伤
  • 7篇重症
  • 6篇动脉旁路
  • 6篇重症监护
  • 6篇肺损伤
  • 5篇动脉旁路移植
  • 5篇动脉旁路移植...

机构

  • 26篇江苏省人民医...
  • 2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作者

  • 49篇牛永胜
  • 41篇穆心苇
  • 35篇章淬
  • 24篇施乾坤
  • 10篇陶和
  • 10篇王翔
  • 6篇陈永铭
  • 6篇李静
  • 5篇洪亮
  • 4篇肖继来
  • 4篇张少华
  • 4篇李秀华
  • 4篇黄福华
  • 3篇郑向明
  • 3篇王春亭
  • 3篇赵谊
  • 3篇李秀华
  • 3篇邹广美
  • 3篇陈鑫
  • 3篇宋晓春

传媒

  • 6篇临床麻醉学杂...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医药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明确体外循环是否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AKI诊断标准:选择2010年9月-2013年1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209例,分为AKI组55例和非AKI组154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AKI组中的性别(女性)、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基础血肌酐水平、心脏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数目、体外循环、主动脉球囊反博的循环支持、术后的低心排血量、乳酸水平均比非AKI组高(P<0.05).多因素分析中,AKI组与非AKI组相比,基础血肌酐水平、心脏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术后的低心排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的多种因素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基础血肌酐水平、心脏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术后的低心排血量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利于肾脏保护.
牛永胜章淬薛寅莹洪亮穆心苇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术后入ICU监护治疗的AAD手术患者110例,男74例,女36例,年龄≥18岁。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POD的评估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收集患者围术期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32例(29.1%)患者发生POD。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酗酒史、术前ALT、术后当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入ICU 6 h内MAP、入ICU 6 h内局部脑氧饱和度(SctO_(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每增大1岁,OR=1.240,95%CI 1.062~1.267,P=0.036)、酗酒史(OR=1.106,95%CI 0.927~1.270,P=0.042)、入ICU 6 h内MAP(<65 mmHg,OR=1.326,95%CI 0.863~1.974,P=0.016)和入ICU 6 h内SctO_(2)(≤50%,OR=1.182,95%CI 1.021~1.356,P=0.02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POD组比较,POD组ICU内AKI、MODS发生率明显升高,ICU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大出血发生率、术后5 d内再次手术率、ICU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增大、酗酒史、术后早期低血压和低SctO_(2)是AAD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
牛永胜李莉魏海燕黄福华章淬
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脑氧饱和度
高龄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处理被引量:1
2005年
牛永胜穆心苇章淬施乾坤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分流术重症监护
白细胞介素-18早期诊断冠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 (IL-18)与冠脉搭桥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别留取术前及术后2、4、6、8、12、24 h等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测定标本中血清肌酐(Scr)、血液及尿液中IL-18水平.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尿液及血液的IL-18对AK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80例患者共有13例发生AKI,发病率为16.25%,AKI组Scr升高峰值出现在24 ~ 48 h内.血、尿IL-18峰值均出现在术后4h,ROC曲线显示术后2h血及尿IL-18的AUC均>0.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2h血、尿IL-18是冠脉搭桥手术后AKI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结论 冠脉搭桥手术后血液及尿液IL-18可作为冠脉搭桥术后AKI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牛永胜章淬薛寅莹洪亮穆心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冠脉搭桥术急性肾损伤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 ,由股动脉途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 ,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测定连续心输出量 (C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有创动脉收缩压 (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 (MAP)、心指数 (CI)及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结果 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 ,SABP、MABP、CCO、CI及SvO2 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PCWP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下的心功能。
李秀华张辉章淬穆心苇陈鑫牛永胜
关键词:疗效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ICU临床路径的变异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ICU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管理的变异情况及如何持续改进。方法连续观察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择期冠脉搭桥术后在ICU监护治疗的患者100例。在临床路径表单标记每日目标完成情况,对于偏离路径的情况在变异记录单上记录并说明原因。结果按变异原因分析。发生医护相关性变异(45%)、患者相关性变异(28%)、系统相关性变异(5%);按变异种类分析,发生负性变异(20%)、正性变异(30%)、可控性变异(15%)。结论通过对冠状动脉搭桥病人术后ICU 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的记录与分析,有利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并为科学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穆心苇施乾坤牛永胜章淬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重症监护
老年患者心脏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脏术后住重症医学科期间谵妄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4年3月至5月期间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谵妄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117例心脏术后老年患者中,27例(23.08%)术后发生谵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机械通气时间、停留重症监护室(ICU)时间、输血、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与谵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P=0.022),低LVEF值(P=0.041),停留ICU时间(P=0.031)和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研究认为,低LVEF值、长时间机械通气、停留ICU时间是心脏术后老年患者出现谵妄的危险因素。
张晔章淬牛永胜穆心苇
关键词:心脏手术重症监护谵妄
心血管手术后ICU管理临床路径的研究及应用
穆心苇施乾坤牛永胜章淬孟智玲
该项目通过建立和实施该院心血管术后“临床路径”,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医疗模式,可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实现全方位医疗服务的标准化,有效纠正不合理、不规范的临床行为,从而保证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并在有...
关键词:
关键词:医院管理重症监护心血管手术
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vasoplegic syndrome,V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间共观察到22例心血管手术后V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V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2例均在术后2~6h内发生VS,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微泵输注,剂量从0.05μg/(kg·min)起,最大用至0.4μg/(kg·min)。治疗目标是维持MAP≥70mmHg,SVRI≥140.0kPa·s/(L·m2),NE应用时间10~48h。本组患者无肾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无死亡。结论:正确诊断VS和评判治疗效果必须要有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脏手术后VS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是值得推荐的一线药物。
穆心苇施乾坤章淬牛永胜陶和李秀华王翔赵谊
关键词:心脏手术血管麻痹综合征去甲肾上腺素
氯硝西泮、硫喷妥钠在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2003年
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是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1],可引起突发性高血压和心率增快,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术前低血容量者可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甚至发生严重意外.本文旨在比较氯硝西泮与硫喷妥钠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力学的影响,观察并评价氯硝西泮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牛永胜王春亭何维薇郑向明
关键词:氯硝西泮硫喷妥钠血流动力学临床对照研究全身麻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