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菲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5篇双歧杆菌
  • 5篇杆菌
  • 2篇体外
  • 2篇细胞培养
  • 2篇分化
  • 2篇DC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树突状细胞分...
  • 1篇提呈
  • 1篇体外细胞
  • 1篇体外细胞培养
  • 1篇体外研究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程茜
  • 8篇熊菲
  • 4篇陈淑惠
  • 4篇刘明方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双歧杆菌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其数量、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tculturesuper-natan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体外实验中①用热灭活双歧杆菌单独诱导单核细胞,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单核细胞形态是否发生改变,能否诱导成为DC;②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结果:体内实验发现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体外单用热灭活的双歧杆菌,不能诱导单核细胞为DC,但能促进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的形态向成熟化发展。结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成熟,但在体内复杂的环境中双歧杆菌并不是单独作用的。DC的分化发育过程可能影响因素众多,体内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DC的分化、发育。
熊菲程茜刘明方陈淑惠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双歧杆菌
影响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多项研究已经显示DC在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免疫排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 ,发现很多因素如细胞因子、微生物都会影响DC的分化、成熟 ,尤其肠道微生物如何调控DC对研究免疫反应的启动及免疫耐受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熊菲程茜
关键词:DC分化发育
树突状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5年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获得大量高纯度且表型、功能典型的DC是各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提。目前已在多种组织中建立了数种有效的DC分离纯化、培养扩增的方法,但仍存在方法的最优化问题,实验技术方法的改进为今后DC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熊菲程茜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培养扩增技术方法DC
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ll,DC)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 t cu lturesupernatan 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均为0.5 m l/(只.d),连续7 d,取小肠空、回肠段,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结果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胞核外形亦不规则,多数呈偏心位,且DC有不规则突起,与周围细胞有紧密的接触。计数发现,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双歧杆菌能增加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DC的数量,活菌作用最明显。提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对DC的作用可能就是双歧杆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环节;且保持活菌状态对机体免疫有重要作用。
熊菲程茜刘明方陈淑惠
关键词:双歧杆菌树突状细胞小鼠肠道
双歧杆菌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12、IFN-γ分泌。结果经双歧杆菌死菌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P<0.01),分泌IL-12、IFN-γ的水平提高(P<0.05),呈剂量依赖型。结论双歧杆菌能影响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熊菲程茜刘明方陈淑惠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双歧杆菌单核细胞
重庆地区婴幼儿早期喂养、前囟闭合、出牙时间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地段婴幼儿的早期喂养、前囟闭合及乳牙萌出时间等情况,指导正确的儿童保健工作。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管辖地段内的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前囟闭合时间、出牙时间等情况的随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组婴幼儿剖宫产占55.58%,母乳喂养率不高,出牙时间平均为8~9月,前囟闭合时间平均为15月,萌牙晚、前囟关闭延迟者均无异常病因发现。结论: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正确的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在生长发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熊菲程茜
关键词:婴幼儿生长发育
双歧杆菌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GM-CSF、IL-4联合诱导生成未...
熊菲程茜
文献传递
双歧杆菌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熊菲程茜刘明方陈淑惠
关键词:双歧杆菌细胞来源免疫效应细胞机体免疫系统体外细胞培养分泌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