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英芬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细胞
  • 2篇膜炎
  • 2篇结膜
  • 2篇结膜炎
  • 2篇近视
  • 2篇角膜
  • 2篇角膜塑形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结膜炎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脂联素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肉芽肿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机构

  • 8篇泰安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泰安市儿童医...

作者

  • 10篇潘英芬
  • 2篇鹿麓
  • 2篇于青云
  • 1篇刘婷婷
  • 1篇孙梅
  • 1篇李一壮
  • 1篇王军
  • 1篇刘斐
  • 1篇孙梅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睑板腺囊肿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儿童睑板腺囊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选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睑板腺囊肿患儿,基于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睑板腺功能评分、复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0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前,两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病变部位再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睑板腺囊肿再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7、7.314,P<0.05)。结论儿童睑板腺囊肿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法,使临床症状有效减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改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排出能力,尽量降低睑板腺囊肿再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潘英芬
关键词:儿童睑板腺囊肿中西医结合疗法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2001年
潘英芬王军李一壮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发症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Phaco+IOL+GS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haco+IOL+GSL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Phaco+IOL+TBL)两种手术治疗的136例(141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67例(69眼)采用Phaco+IOL+GSL手术(治疗组),69例(72眼)采用Phaco+IOL+TBL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治疗组眼压分别为(13.32±1.63)mmHg、(14.43±1.84)mmHg、(14.65±1.80)mmHg、(14.73±1.88)mmHg,视力分别为(0.423±0.091)、(0.472-t-0.088)、(0.615±0.109)、(0.682±0.127),前房深度分别为(2.75±0.59)mm、(2.97±0.56)mm、(3.25±0.58)mm、(3.41±0.64)mm。对照组眼压分别为(17.35±2.13)mmHg、(16.87±2.15)mmHg、(16.31.4-2.00)mmHg、(15.68±2.02)mmHg,视力分别为(0.321±0.069)、(0.362±0.062)、(0.354±0.069)、(0.381±0.088),前房深度分别为(2.21±0.48)mm、(2.35±0.40)mm、(2.41±0.47)mm、(2.43±0.56)mm。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眼压显著降低、视力显著上升,前房深度显著加深(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haco+IOL+GSL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潘英芬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晶体植入眼外科手术青光眼白内障
角膜塑形术降低近视度和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术降低近视度和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戴角膜塑形镜的68例(136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组,55例(110眼)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裸眼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由0.40±0.13升至O.76±0.15),等效球镜和角膜曲率则显著降低[分别由(-3.52±1.25)D降至(-2.63±1.06)D;(43.21±1.28)D降至(42.30±1.25)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等效球镜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由(-3.55±1.27)D升至(-4.65±1.29)D],眼轴亦显著延长[由(24.30±0.53)mm升至(25.16±0.55)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角膜感染发生。结论角膜塑形术可有效降低近视度,减缓眼轴的增长,而且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潘英芬
关键词:近视角膜塑形术屈光度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和IL-6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DM)患者90例,其中无视网膜病变者41例(DM组),背景期DR患者22例(DR1组),增殖期DR患者27例(DR2组)。另选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NC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脂联素、TNF-α和IL-6。结果 NC、DM、DR1、DR2组血清TNF-α和IL-6依次升高,血清脂联素依次降低,两两比较,P均<0.05。血清脂联素与血清TNF-α和IL-6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512、-0.523,P均<0.05)。结论 TNF-α和IL-6与2型DR病情进展有关,血清脂联素通过抗炎效应发挥抗DR作用。
潘英芬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番茄红素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番茄红素(LYC)减轻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建立AC小鼠模型。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AC组)、LYC低组(5 mg/kg)、LYC中组(10 mg/kg)、LYC高组(20 mg/kg),LYC高+AMPK抑制剂(CC)组(0.2 mg/kg)。观察小鼠眼周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Th17、Treg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Ig)E、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膜组织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AC组小鼠眼部出现结膜充血、红肿、溢泪等现象,结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较多,Th17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IL)-17、IL-6、IgE、TSLP、磷酸化AMPK(p-AMPK)、核NF-κB p65水平升高,Treg细胞比例、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SIRT1水平降低(P<0.05)。与AC组比较,LYC中、高组小鼠眼部结膜充血、水肿、溢泪等明显减轻,结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脾脏中Th17/Treg细胞比例趋向平衡,IL-17、IL-6、IgE、TSLP、核NF-κB p65水平降低,IL-10、TGF-β、p-AMPK、SIRT1水平升高(P<0.05)。CC可抵消LYC对AC小鼠的上述保护作用。结论LYC可减轻AC小鼠的过敏和炎症反应,维护机体免疫平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MPK/SIRT1通路活化,抑制NF-κB通路活化有关。
潘英芬金延强刘艳雪倪丽丽刘斐
关键词:番茄红素过敏性结膜炎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潘英芬孙梅于青云鹿麓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炎性肉芽肿颅神经麻痹HUNT非特异性
奥洛他定联合氟米龙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奥洛他定联合氟米龙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奥洛他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奥洛他定联合氟米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前后临床体征评分和泪液炎症细胞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表(RQL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眼部瘙痒、烧灼痛、异物感、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缓解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眼睑水肿、角膜上皮化、分泌物、结膜乳头滤泡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泪液CRP、IL-4、IL-6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日常活动、行为问题、情感、睡眠、非鼻眼症状、鼻部症状、眼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洛他定联合氟米龙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加快症状缓解,减轻临床体征,还可改善泪液分泌功能,提高患儿生命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倪丽丽潘英芬刘婷婷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奥洛他定氟米龙炎症细胞因子
新型泪道冲洗器冲洗探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泪道冲洗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与传统泪道冲洗器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并发症及治疗时机。方法选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并对针头适当加工改造,作为婴幼儿泪道加压冲洗之专用器械即新型泪道冲洗器。应用新型泪道冲洗器对1000例(1056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行泪道冲洗,一次冲洗不通即行泪道探通后加压冲洗作为改良组。应用传统泪道冲洗针治疗300例(320眼)此类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综合改良方法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1056眼,一次性治愈率98.1%,与传统方法320眼一次性治愈率79%比较,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并发症明显减少;冲洗、探通的治疗时机不受年龄限制。结论新型泪道冲洗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具有取位合理、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缩短病程的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孙梅于青云潘英芬鹿麓
关键词:先天性泪道阻塞婴幼儿
角膜塑形镜矫治对近视儿童角膜形态及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年
研究角膜塑形镜矫治对近视儿童角膜形态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摘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角膜塑形镜矫治的儿童近视患者30例,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角膜形态与视觉质量进行测定。结果:矫治1周、1月后,患者的等效屈光度、平均曲率、角膜顶点厚度、对比敏感度、四阶球差以及三阶慧差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更优,P<0.05;矫治1周、1个月后,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OSI与矫治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而在泪膜质量、100%对比视力以及主观觉质量与矫治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正治疗可对近视儿童的角膜形态进行有效改善,提高近视儿童的视觉质量,值得推广。
潘英芬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儿童角膜形态视觉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