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红石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免疫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症
  • 3篇免疫性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免疫性血小板...
  • 3篇骨髓
  • 2篇诊断试剂
  • 2篇诊断试剂盒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球蛋白
  • 2篇肿瘤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基序
  • 2篇基因
  • 2篇碱基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军医...
  • 1篇昆山市第四人...

作者

  • 9篇沈红石
  • 5篇任传路
  • 5篇李征洋
  • 4篇吴天勤
  • 3篇陈海飞
  • 3篇钱琤
  • 2篇邓安梅
  • 2篇刘厚奇
  • 2篇朱倩
  • 1篇王静
  • 1篇李洁
  • 1篇任永亚
  • 1篇余自强
  • 1篇向正华
  • 1篇侯健
  • 1篇唐杰庆
  • 1篇王静
  • 1篇金玲娟
  • 1篇张志华
  • 1篇潘航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骨髓瘤细胞系KM3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易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骨髓瘤细胞系KM3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IgH)的易位。 方法 用PCR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各IgH转换区 (switchregion ,S区 )探针 ,即σμ/σδ、Sμ、Sγ、Sα、Sε的 3′端和 5′端探针 ,应用Southernblot方法检测杂交结果。结果 胎盘基因组DNA中有一 10 .0kb的HindⅢ片段可同时与 5′Sμ探针和 3′Sμ探针杂交 ,而骨髓瘤细胞系KM3基因组DNA中除有一相同的 10 .0kb的HindⅢ片段外 ,还有 1个 5 .6kb的HindⅢ片段 ,仅与 3′Sμ探针杂交。 结论 骨髓瘤细胞系KM3存在 1个由IgH基因易位引起的异常重组片段 。
沈红石侯健刘厚奇向正华
关键词:细胞系骨髓瘤免疫球蛋白KM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lncRNA标志物及试剂盒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lncRNA标志物及试剂盒和应用。该lncRNA标志物为LOC100506314,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lncRNA标记物的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和S...
钱琤吴天勤任传路邓安梅严文颖沈红石李征洋
文献传递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9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n=28)、真菌感染组(n=28)、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n=28)、支原体或病毒感染(n=14),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8)。检测各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组的变化不明显。各感染组患者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单纯真菌感染相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总体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念珠菌感染患者PCT值高于曲霉菌感染(P<0.05)。结论 PCT和hs-CRP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张志华潘航沈红石任传路
关键词:真菌感染
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GATA4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多柔比星(别名阿霉素)对肝癌细胞GATA4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多柔比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中GATA4的表达。以300 nmol/L多柔比星加入高表达GATA4的小鼠Hepa1-6肝癌细胞培养液中。碘化丙啶染色,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用药后不同时间点(0、6、12、18、24、30 h)凋亡细胞比例,MTT法观察细胞生长,半定量RT-PCR比较不同时间点GATA4、bax、bcl-XL、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ATA4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中均有GATA4的高表达。分别与0 h或6 h相比,多柔比星处理后12、18、243、0 h的肝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且肝癌细胞增殖显著减少(MTT法)。0、6、12、18、24和30 h GATA4 mRNA和GATA4蛋白质的表达呈递减趋势,Bcl-XLmRNA、PCNA蛋白质和bcl-2 mRNA/bax mRNA比值在6 h后也相继递减。结论:GATA4和p53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不相关。多柔比星可抑制GATA4的表达,而Bcl-XLmRNAb、cl-2 mRNA、bcl-2/bax和PCNA表达的减少,以及凋亡细胞的增多则相对滞后。多柔比星可能通过抑制GATA4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任传路沈红石王静刘厚奇
关键词:多柔比星肝肿瘤细胞凋亡GATA4
以弥漫性骨髓受累起病的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李洁沈红石李征洋朱倩朱晶晶陈海飞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继发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确诊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解放军第一〇〇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22例ITP患者中,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感染组(n=47);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年内继发与未继发感染者例数比为1:1.4的比例,抽取诊断后1年内未继发感染的67例ITP患者纳入非感染组(n=67)。将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临床经验,将相关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影响因素对ITP患者1年内继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①2组ITP患者年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9、X^2=11.400;P〈0.001)。②感染组ITP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为(1.5±0.2)×10^9/L,低于非感染组的(1.6±0.1)×10^9/L,而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19.6±5.1)mg/L和(286.6±15.7)U/L,均高于非感染组的(4.0±2.1)mg/L和(232.3±11.8)U/L,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0.369、2.792和2.828,P〈O.05)。③感染组接受脾切除、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分别为7例和4例,高于非感染组的1例和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3、5.909,P〈O.05)。④2组ITP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7,P=0.016)。⑤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4,95%CI:1.025~1.125),LDH水平(OR=1.021,95%CI:1.006~1.035),脾切除(OR=12.423,95%CI:1.252~123.245)是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LC(OR=0.051,95%CI:0.011~O.243)是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
金玲娟朱倩陈海飞吴天勤沈红石秦龙梅李征洋任永亚钱琤余自强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发病年龄淋巴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类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易位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其发生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最近,国外学者发现,大多数的骨髓瘤细胞中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的易位。通过IgH易位,原癌基因部分或全部拼接到IgH位点上而表达失控,最终促使肿瘤的发生。与IgH交互易位的伙伴染色体并不固定,易位所累及的基因近半数已被克隆,还有更多的基因及其功能有待阐明。本文将MM IgH易位及相关的分子遗传学作简要综述。
沈红石袁振刚侯健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基因易位
T-bet、GATA-3、FoxP3及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A患者27例(AA组)、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 mR-NA的表达,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组的血浆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GATA-3与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0.01);AA组外周血中CD+3、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CD+3CD+4、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AA组血浆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AA患者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下调,调节性T细胞的减少及由此引起免疫抑制效应不足可能是AA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沈红石陈海飞任传路李征洋唐杰庆王静吴天勤
关键词:T-BET基因FOXP3基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miRNA标志物及试剂盒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miRNA标志物及试剂盒和应用。该miRNA标记物为hsa‑miR‑302e,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miRNA标记物的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钱琤吴天勤任传路邓安梅严文颖沈红石李征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