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梦甫

作品数:175 被引量:1,208H指数:2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6篇建筑科学
  • 38篇天文地球
  • 6篇理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7篇剪力
  • 53篇剪力墙
  • 51篇抗震
  • 50篇混凝土
  • 36篇钢筋
  • 35篇抗震性
  • 35篇抗震性能
  • 35篇暗支撑
  • 33篇地震
  • 27篇钢筋混凝
  • 27篇钢筋混凝土
  • 25篇阻尼
  • 22篇静力
  • 19篇混凝
  • 16篇叠合
  • 16篇建筑结构
  • 15篇地震反应
  • 15篇墙结构
  • 14篇预制
  • 13篇弹塑性

机构

  • 175篇湖南大学
  • 12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2篇香港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湖南理工学院

作者

  • 175篇汪梦甫
  • 22篇汪帜辉
  • 16篇周锡元
  • 12篇沈蒲生
  • 9篇宋兴禹
  • 8篇罗丹
  • 7篇刘泽龙
  • 7篇王朝晖
  • 5篇胡张齐
  • 5篇王义俊
  • 4篇尹华伟
  • 3篇侯爱波
  • 3篇糜永红
  • 3篇刘泽龙
  • 3篇王海波
  • 3篇徐亚飞
  • 2篇李树光
  • 2篇区达光
  • 2篇曹秀娟
  • 2篇汪洋

传媒

  • 3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7篇湖南大学学报...
  • 25篇工程抗震与加...
  • 7篇工程抗震
  • 6篇计算力学学报
  • 5篇建筑结构
  • 5篇力学季刊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工程力学
  • 4篇华南地震
  • 3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建筑技术开发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上海力学
  • 2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力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7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更换的钢桁架‑高阻尼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梁
一种可更换的钢桁架‑高阻尼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梁,包括钢管高阻尼混凝土上、下弦杆,钢条桁架腹板,由格构钢筋连接的两片高阻尼轻骨料空心盖板,O型Q235B钢板连接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的预埋件。所述钢条桁架腹板由上下水平低屈...
汪梦甫汪帜辉刘泽龙
文献传递
静力弹塑性分析在钢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2005年
阐述了钢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SAP2000n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对一框架结构进行分析,表明Pushover方法是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孙文林汪梦甫
关键词:PUSHOVER分析方法能力谱需求谱
多层组合结构抗震验算的简化计算方法
2005年
对砖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抗震验算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考虑梁端约束弯矩影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比较,证明了该简化方法能更好的反映此类组合结构中砖墙和混凝土墙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情况,使此类组合结构的构件设计与计算更趋完善和合理.
汪洋汪梦甫
关键词:组合结构抗震验算
广州鹤洞大桥主塔避雷针抗风计算
该文简要介绍了广州市珠江鹤洞大桥斜拉桥主塔塔顶避雷针(钢结构杆件)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应用结构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对结构进行自由振动计算,结构的内力计算风载共振验算,截面应力计算,强度复核、结构变形计算等。对避雷针的设计和施...
李树光汪梦甫王海波
关键词:鹤洞大桥避雷针抗风计算
文献传递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00年
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及历史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发展了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改进了地震发生的双态泊松模型 ,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
汪梦甫尹华伟沈蒲生章在墉
关键词:等震线
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延性双肢剪力墙,其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机理复杂,故准确模拟其非线性受力过程是结构抗震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在已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进行合理建模,并系统分析了轴压比、配筋率、高宽比和连梁刚度等对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轴压比、配筋率对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的弹性和弹塑性性能影响显著;连梁刚度主要影响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开裂后的性能;而高宽比既影响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又决定着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的破坏形式。研究结果对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的地震弹塑性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汪梦甫宋兴禹
关键词: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抗震性能
高阻尼混凝土混合暗支撑双肢剪力墙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联肢剪力墙结构,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较系统地分析了该新型剪力墙结构的刚度及其退化过程以及承载力、延性、耗能、破坏机制和破坏特征等.通过同现有研究结果对比表明,高阻尼混凝土混合暗支撑联肢剪力墙具有明确的两道抗震防线和更好的耗能能力,比现有暗支撑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更好.
宋兴禹汪梦甫
关键词:剪力墙高阻尼混凝土暗支撑抗震性能
早龄期预制叠合剪力墙收缩变形研究和开裂风险预测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早龄期预制叠合剪力墙的收缩变形特性,制作了一片小尺寸预制叠合剪力墙试件并进行试验观测.通过对剪力墙内部自干燥和湿度扩散形成的湿度场计算,基于GL2000收缩模型,对预制叠合剪力墙收缩应变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比较了墙厚和外部环境湿度条件参数对预制叠合剪力墙收缩变形的影响,并对暴露在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的早龄期预制叠合剪力墙开裂风险进行了预测.
吴曦汪梦甫
关键词:叠合剪力墙自干燥
一种复杂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新方法被引量:3
2022年
众所周知,结构力学中一般采用零载法开展复杂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然而,零载法需进行较多的计算,分析过程仍显繁琐。为了简化复杂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本文将杆件替代法与零载法结合起来,建立了复杂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规则。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论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汪梦甫
关键词:几何组成分析
指数型阻尼模型复模态更新及阻尼矩阵识别被引量:2
2021年
提出了在模态测试的基础上识别得到指数型非粘滞阻尼系统中阻尼系数矩阵的方法.通过求解一个带约束最优化问题,得到满足系统特征方程的最优修正阻尼系数矩阵.考虑了实际模态测试中得到的模态参数的非完备性,可以利用有限的低阶模态,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系统的阻尼系数矩阵,但随着系统的非粘滞阻尼特性逐渐增强时,想要精确识别出阻尼系数矩阵所需要的模态数目会逐渐增加.同时,进一步考虑到模态测试中复模态的虚部受噪声影响较大,提出了阻尼矩阵识别过程中对复模态虚部进行更新的方法,使之满足指数型阻尼系统特征方程,且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复模态虚部,能较为精确地识别出阻尼系数矩阵.由于目前对松弛因子识别的研究较少,在模态更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依赖于复模态虚部的松弛因子识别公式,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指数型非粘滞阻尼模型的阻尼识别方法及复模态更新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及松弛因子识别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悬臂梁的振动测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并讨论了指数阻尼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汪梦甫肖诗颖
关键词:粘弹性阻尼系数参数识别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