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冰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奈替米星
  • 2篇药物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厌氧菌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动力...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杂交技术
  • 1篇体液
  • 1篇注射液
  • 1篇细菌学研究
  • 1篇硫酸奈替米星
  • 1篇硫酸奈替米星...
  • 1篇螺杆菌
  • 1篇酶链反应
  • 1篇酶链反应检测

机构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汪冰
  • 4篇冯萍
  • 4篇吕晓菊
  • 4篇张慧琳
  • 3篇卢毅
  • 3篇朱淑媛
  • 2篇俞汝佳
  • 2篇周志强
  • 2篇范昕建
  • 1篇赵雪梅
  • 1篇邹天然
  • 1篇哈培蓉
  • 1篇穆国尧
  • 1篇曾维华
  • 1篇邱墩功

传媒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应用与幽门螺杆菌(HP)染色体DNA高保守区序列互补的引物对,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对28种非HP菌及16株HP进行检测,特异性100%,敏感性达到能检出1pg染色体DNA(相当于100个菌细胞)水平。对36例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胃活检组织进行检测,HP阳性率;47.2%(17/36),而对照方法中细菌培养HP阳性率33.3%(12/36),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41.6%(15/36)。结果提示PCR方法在临床标本HP的检测中,不仅快速,而且灵敏,特异。检测结果还表明: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变活跃有关,PCR方法不仅可用于HP感染的病原诊学断,而且可考核抗生素治疗HP感染的疗效。
吕晓菊汪冰冯萍范昕建张慧琳曾维华朱淑媛余汝佳邹天然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幽门螺杆菌
奈替米星体液浓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通过对国产硫酸奈替米星注射后人体血尿中药物浓度测定,建立了奈替米星体液浓度测定的微生物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375~0.0751μg,最低检测浓度为0.25~0.5μg/ml,回收率为88.8%±3.63%~98%±14.40%,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为2.22%~5.34%;并对10例健康受试者用药后血标本100余份进行了微生物法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发现:微生物法测定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HPLC法(P<0.01),而HPLC法由于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和特殊的色谱条件,测定的血药浓度较低,回收率仅71.98%~76.96%。不过,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较好。本研究结果提示:微生物法测定奈替米星体液浓度简便、易操作、结果准确可信,适用于体液药物浓度测定。
汪冰张慧琳吕晓菊朱淑媛俞汝佳冯萍卢毅
关键词:奈替米星
国产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微生物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静脉滴注和肌注100mg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进行药动学研究,测定了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尿药浓度,并经计算机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单剂静滴和肌注后的药动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静滴药动学方程式为:C=10.8122e-3.6714t+4.8831e-0.2205t;肌注药动学方程式为:C=9.6868e-1.4918t+5.4754e-0.2086t-10.9770e-3.7259t。T1/2α分别为0.7478和0.4121h,T1/2β分别为3.2308和2.8740h,峰浓度分别为13.11和7.60μg/ml,肌注后达峰时间为0.48h,总清除率分别为3.22和3.26(L/h),24h肾排出率分别为59.06%和68.57%。给药后6h内血药浓度及24h内尿药浓度>1μg/ml,尿药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本研究结果与进口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药动学过程基本一致。根据其药动学特征,建议一般给药方案为100mg每日2次,可达到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汪冰张慧琳冯萍吕晓菊卢毅俞汝佳朱淑媛周志强
关键词:奈替米星药物动力学
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厌氧菌的细菌学研究——第4报 分子杂交技术在感染根管内厌氧菌鉴定上的应用初探
1993年
本研究利用脆弱类杆菌、产黑素类杆菌和核梭杆菌经碱裂解法抽提全染色体 DNA,并以缺口移位法标记上^(32)P 以制备探针,对37株感染根管内厌氧菌进行了斑点杂交,根据X线片上显影结果判断杂交率以鉴定细菌。结果与常规鉴定基本吻合,显示出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交叉反应现象只表现出弱阳性杂交信号,可以与特异性杂交相区别,对此可通过改进杂交和冲洗条件或使用寡核苷酸探针而加以完善。
赵雪梅邓惠蛛范昕建汪冰
关键词:分子杂交厌氧菌根尖周炎根管
国产奈替米星临床与实验室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采用国产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随机对照治疗各种类型急性细菌性感染204例,奈替米星77例与阿米卡星76例作随机对照,开放试验51例。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3%、96.1%;67.1%、93.4%;86.3%、94.1%(P>0.1,P>0.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7%;88.0%;9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3.9%、3.9%(P>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纸片敏试敏感率相似,奈替米星对葡萄球菌的MIC比阿米卡星略低,对链球菌两者相似或奈替米星略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两者相似或阿米卡星略低,头孢噻肟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抗菌活性比较强,庆大霉素较弱。8名健康自愿受试者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100mg奈替米星,血峰浓度分别为13.12及7.6mg/L,半衰期(T1/2β)分别为3.2及2.8h,分布容积分别为15.47及11.58hmg/L,8h后血药浓度分别为0.88和0.85mg/L。尿药浓度分别为13.64及14.79mg/L。血药浓度均超过绝大多数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故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张慧琳汪冰吕晓菊吕晓菊哈培蓉邱墩功周志强哈培蓉冯萍
关键词:奈替米星药物代谢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