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爱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齿科材料的粘接与力学性能
- 2011年
- 采用插层原位复合方法即将有机改性的层状无机物加入到聚合物单体溶液中振动搅拌制法,合成了高聚物复合材料。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首先进行了功能设计与分子设计并阐明了结构的构型,然后探讨界面反应性、机械性及生物相容性和安全问题,提高了材料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该材料经临床应用粘接效果良好,但材料色泽较深,需要改进。
- 汤爱明齐根苗陈继兰
- 关键词:界面相容性粘接力学性能
- 化学、生物与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牙科粘结材料被引量:2
- 2009年
- 介绍一种牙科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口腔中的应用,以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氮化硅为原料,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和讨论了该胶的原料配比等对它性能的影响。利用粒子界面特性,在进行界面聚合时,用Si3N4作无机填料(经特殊处理)与有机树脂起化学结合,制备了含Si3N4的聚合物材料,在口腔临床修复中,效果良好,这种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具有高压缩强度、耐磨、高硬度、热膨胀系数小的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它将改变医学方面的概念,对促进人类健康长寿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 汤爱明齐根苗陈继兰
- 关键词:牙科粘结
- 牙质粘接剂与含Pheny1-P磷化预处理剂结合的功效被引量:1
- 2002年
- α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磷酰氯或α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磷酸酯 (Pheny1-P)是在苯环位置具有取代基团的新功能单体。对于粘接剂的组成 ,在能使用情况下 ,证明对于牙齿粘接是良好的。牛牙与这些含磷的甲基丙烯酸酯之间已经评价 ,对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取决于取代基团 。
- 汤爱明陈和生陈继兰
- 关键词:磷酸酯粘接口腔材料
- 高强度和高特性能杂化牙质层的研究
- 2004年
- 研究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磷酸phenyl-P/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丙酮底剂和用1,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5-10)调湿剂在湿粘接时对调湿牙质表面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预示,藉此将得到高粘接强度和高特性的杂化牙质层。
- 汤爱明齐根苗吴玲莉陈纯陈继兰
- HIV/AIDS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附13例报道)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病在AIDS中的发病机制 ,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方法 对13例HIV/AIDS患者进行系统体检 ,重点观察口腔病损情况 ,并行真菌培养。结果 全身症状主要为间断咳嗽、长期腹泻、低热、消瘦。 3例发生严重的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1例伴消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 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易引起真菌、细菌、病毒等机会性感染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常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先兆症状 ,也易合并其它病损 (二重感染 ) ,对其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 ,可防止感染向口咽、食道。
- 吴小燕王望梅汤爱明桂希恩李辉■
- 关键词:HIV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 PETA与生物玻璃复合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这种材料是由具有PETA(四丙烯酸香戊四醇酯)液相树脂和生物玻璃复合而成。该材料含有硅氧烷—磷酸钙生物玻璃。本文论述了它们的复合及性能。
- 汤爱明吴琳莉陈纯陈继兰
- 关键词:生物玻璃
- 86例急性冠周炎抗厌氧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8
- 1998年
- 应用替硝唑片口服治疗46例急性冠周炎患者,以甲硝唑片为对照组,检测了两组治疗前后盲袋内厌氧菌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替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对主要厌氧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1.8%和61.5%(P<0.01),对主要厌氧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4.6%和68.4%(P<0.01)。替硝唑组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0.4%)也优于甲硝唑组(有效率为37.5%)。因此,替硝唑应成为急性冠周炎患者全身给药时的首选药物。
- 汤爱明铁朝荣
- 关键词:急性冠周炎药物疗法替硝唑甲硝唑
- 前牙缺失早期加载种植修复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CDIC一段式种植体用于前牙缺失的早期修复效果。方法 70例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 :种植术后 1周即行上部结构修复 ,对照组 :按常规术后 6个月行牙冠修复 ,修复材料为釉质瓷及金属烤瓷 ,观察指标包括种植体动度、X线改变和修复体性能。结果 随访 0 .5~ 2年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成功率及牙槽嵴吸收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CDIC种植体植入后 ,在无牙合创伤情况下 ,可直接进行早期、永久性牙冠修复 ,从而缩短修复周期 。
- 汤爱明齐根苗铁朝荣
- 关键词:前牙缺失
- HIV/AIDS与白色念珠菌病(附8例报道)
- 目的:不明原因:顽固性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是HIV感染者出现最早、且最常见的症状,它也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指征之一,研究白念病在AIDS中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方法:对8例HIV/AIDS患者进行...
- 吴小燕王望梅汤爱明桂希恩
- 文献传递